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 第五六一章 金兵十三部

第五六一章 金兵十三部

  兵合一处。

  唐天坐在山间,期待地盯着江面。

  终于盼来了他要等的人,上官清儿的船队。

  上官清儿、玲儿、珍儿上岸后,不约而同地看着唐天身边的胖妞。

  一向活泼直爽的珍儿,居然破天慌地没有刨根问底,只是默默地站在唐天身边,小手悄悄地拉着唐天的胳膊。

  唐天看着大家并不热情的表现,知道结果的必然性,不过,他现在没有办法,总不能撵走四姑娘,毕竟他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他只能硬着头皮,带着四姑娘随大家继续行军。

  北行之路,艰苦异常,天气也越来越冷,唐天一路担心大病刚好的上官清儿,给上官清儿送了羊皮垫子。

  上官清儿大病之后,脸色算是恢复正常,性格却发生了很大变化,沉默寡言,人也变了许多。

  她坐在唐天送来的羊皮垫子上,只是默默地坐着,不言不语。

  唐天同样安安静静地坐着,感受着安静时光。

  这时外面传来杨再兴的声音。

  杨再兴一直负责前军探路,只有晚上才有时间汇报军情。

  “唐大哥,一连几天了,前面连个人影儿都没有,而且这鬼天气,越来越凉,我担心大家会受不了。”

  杨再兴看着唐天和上官清儿,带着情绪,一屁股坐下,身后太子老王、翟家父子也跟着进来。

  杨再兴的担心不无道理,这种冰天雪地的环境,怕是很多江南兵无法承受,毕竟部队中还有很多是十八里水寨的江南兵。

  另一方面,杨再兴也是非常不满,北上以来,无仗可打,北上目的就是准备同金人大打出手,给金人整个釜底抽薪,在金人背狠狠打一下子。

  把金人彻底打痛打疼,可是到现在,每天与各种大树、傻狍子打交道,连个人毛都不见。

  唐天不想解释,也没有解释,他知道,杨再兴能理解,只是发发脾气,仅此而已。他将目光转向跟着杨再兴进来的老王。

  老王在两军合兵之后,听说杨再兴功夫了得,特别是枪法,更是出神入化,犹如跟屁虫,一直跟着杨再兴,缠着杨再兴教他功夫。

  老王一身风尘,身上的凉气,让他显得更加兴奋英气,更不像是一个太子。

  杨再兴压拫没把老王当成太子,但是唐天不能如此,急忙问道:“太子殿下,一路北行,天寒地冻,是否还愿意同行。”

  老王笑呵呵地看着唐天,道:“这是什么话,唐大哥,只要你到哪,我就跟着到哪,必须的,这点冷不算什么,小菜,小菜。”

  “好,既然大家心意已决,明日告慰三军,继续北上。”

  唐天听到太子老王的决心,然后,满意地看着一起进来的翟家父子,并没有理会气鼓鼓的杨再兴。

  翟家老爷子年纪最大,不过,他的身体倒是硬朗,跟小伙子有得一拼,这让唐天放心不少。

  ……。

  次日,三军整备,浩浩荡荡出发。

  “唐大哥,为何不再隐蔽行军。”

  老王骑在马上,看着明火明枪,浩浩荡荡的部队,又看看一脸平静的唐天,好奇地问道。

  唐天难得这几日不用动脑子。

  因为此时,他并不担心与金人作战,反而担心金人知道得太晚了。

  一支几万人的庞大队伍,如同天兵天降出现在金人腹地,金人再傻也不会视而不见,只要金人发现,他的目标就达到了。

  消灭这样几万人的军队,至少会有两倍兵力,甚至三倍的兵力实施围缴。

  还需要配置数倍的兵力实施后勤防护,这样一来,最少牵动兵力近十万人。

  对于金人大兵南下攻宋,后方兵力必定空虚,抽出十万兵力应该太难了。

  杨再兴心领神会,一脸兴奋,看着浩浩荡荡的部队,两眼冒光,像换个人似的,仿佛大战在即。

  可是,事情并没有像杨再兴希望的方向发展,接连行军,并没有碰到所谓的金人。

  唐天依旧大张旗鼓日间行军,声势浩大,夜晚来看看上官清儿、珍儿、玲儿等人。

  “怎么没见四姑娘。”

  上官清儿一脸轻松,看着唐天问道。

  这是上官清儿第一次问四姑娘,说得云淡风轻。

  唐天看着旁边一直默默不语的珍儿、玲儿,道:“她被杨将军带走了,说是寻找敌情了。”

  “四姑娘不会打仗,这个杨将军也真是的。”

  上官清儿脸色未变,声音带着责怪重了几分。

  “杨将军就是这个脾气,他断定金人一定会来,所以就去后军查敌了。”

  “是你断定金人一定会来吧。”

  “哦。”

  唐天算是默认。

  他所做的一切,逃不出上官清儿的眼。

  一侧的玲儿、珍儿眼里跳着笑意,珍儿坐在唐天身边,拉着唐天的胳膊,道:“唐天哥哥,这北极怎么越来越冷。”

  “哈哈,你都说是北极了,能不冷吗?”

  “冻死人了,你说他们不怕冻吗?”

  “金国腹地,金人以此起家,都是冰天雪地里长大了,当然不怕了……”

  ……“是吗?”

  唐天跟着珍儿、玲儿、上官清儿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仿佛又回到了村子,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一连数天未见金人身影,唐天每天看着不咸不淡的军情,倒是有一条军情很意外。

  军情上报,沿路发现有动物跟着队伍,四姑娘在后军发现动物足迹,严格上来讲是鹿的足迹。

  军情官只是原抄了四姑娘的话上报,并非注明原由。

  梅。

  东北大森林里存在梅花梅这不奇怪,是东北三宝之一。

  至于鹿的生活心性,唐天后世也未养过,感觉上梅花鹿这种动物,应该是好奇心强,跟着队伍前行。

  唐天没有去过东北最北的地方,不了解这些游牧民族的生活,只能走一步看一路。

  杨再兴的军情探子四路出击,都已经放到四十里以外了。

  上官清儿看着唐天脸上的笑意,问道:“怎么了?”

  “没事,军探在四十里外了。”

  “哦。”

  上官清儿只是默默地答了一句,然后便不在言语。

  唐天打定主意,加快行军速度。

  此时,金国皇宫,北方发现不明来厉的军队,让一众大臣乱成一团。

  大臣主要分成两派,一派力挺四太子完颜宗弼,主张南下伐宋,先南后北,解决南宋的最后兵力后,再回兵解决区区诱兵。

  另一派主张自然相反,主张先北后南,解决后方来犯之敌,至于南下伐宋,不过是蚂蚁啃象,非一时之工,且临近冬季,百姓厌战情绪日涨…。

  众人各陈利益,金太宗完颜晟稳坐高堂,观沉利弊。

  金太宗是太祖之弟,随太祖征战已久,也是猛人一个,力排众议,主张继续南下用兵,一举拿下大宋。

  当然身后不乏有坐拥山河,以燕云之地立足,适机索要钱财物品,不用劳师动命,攻打大宋,一旦宋人觉醒,定不能全然而退。

  金太宗完颜晟也自知,以金人之全力,想吞下大宋何谈容易,西北又有辽族后部侍机而动,而且现在南下四太子完颜宗粥又兵陷黄天荡。

  大宋将才济济,韩世忠、岳飞更是用兵如神,直有大抵黄龙之势。

  现在身后出现不明敌军,他不得不考虑其中厉害。

  太宗不得不怀疑南宋派人远袭身后,是为了营救钦微二帝。

  现在二帝正被秘密押送至五国城,看着这股若隐若现的敌人,难不成真是为了大宋二帝而来。

  金太宗不自觉地看了眼台下众臣,二帝被秘押五国城知人不多,难道这其中有大宋探子。

  想到此处,太宗眨下眼睛,当前局势朝中十三大部分成两派,大敌当前,定要想出万全之策,即不能伤了南下用兵的一众将心,亦不能伤了保境安民的要基。

  急忙道:“众将听令,既然大家众持所词,不如这样,支持南下攻宋各部,抽派各派兵马,前往南宋继续用兵,所得钱财各部六成留用,余者四成,如数上缴,用作保境退敌各部军用,余部将士,沿路围击入境之敌。”

  各部首领听到分到四成军粮械物,比起南下作战发大财当然也是收获不菲,个个兴奋不已,太宗完颜晟拔粮给钱,余下六部首领奉命合围入境之敌。

  六部军马奉命合围,除留守京都会宁兵马,其余各部抽调兵马东进合击来犯之敌。

  金国十三大部之中以黑水靺鞨七部最为强大,兵力以勇猛闻名于世,其它六部本是由散之部,至于其它二十几个小部落根本不能纳入到主力。

  南下攻宋都是黑水靺鞨部的七部主力。

  其它六部虽非金国主力,但是战力同样不可小视,部队集结,快速得力,不出二天,几万人骑兵整兵东进,而且军备粮草一应俱全。

  此时,唐天正带着大队兵马在靠近海岸的地方,悠哉前行。

  而他的目光却看着后方,毕竟一连几天的军情中,都提到了一个让他惊讶的消息,原本不太注意的动特足迹。看書喇

  这些天,接连在军情中出现。

  唐天不得不找出这其中的原因。

  喜欢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请大家收藏:()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