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景阳关

  而也直到此刻,萧家军心中的将领,方才知道了李常的打算。

  因为那些运来的树木,已被工匠日夜赶工,变成了一个个组件。

  而这些零散的组件,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形状各异。

  但对于萧家军中那些征战多年的将令而言,这些组件能拼凑出个什么东西,他们可是再清楚不过——投石器。

  一架又一架的投石器。

  也至此张李两位将军采石的原因也才被他们知晓。

  他们很清楚,以目前的石料存量,以及组件的数量。看書喇

  不出三日,密密麻麻的投石器,将在景阳关外拔地而起。

  密如雨点的天外流星,将不曾间断的砸向景阳关。

  那狭长的景阳关,将被砸得满目疮痍,成为一片废墟。

  ……

  而他们也猜到了,为何李常要选择这样毁坏关口的打法的原因。

  因为时间太紧,而景阳关太难下。

  ……

  景阳关,百姓称其为天门关。

  其天门二字,来自于景阳关左右的悬崖绝壁,远远观之,如同两扇大门,将合未合,就好似传说中仙界那宏伟壮观的大门一般。

  而景阳关便坐落在这两崖中间,依地势而建,关头朝北,关尾在南,关内狭长,不善人居住,却可容下万千将士驻守。

  而景阳关,仅此南北二门,却是大夏诸城,众多关口中,名列前茅的雄关,也是无数战争中,最难攻克的关口之一。

  ……

  这景阳关的历史,比大夏王朝的历史还要悠久,没人说得清此关建于何时,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当初萧家先祖助夏氏夺天下之时,这景阳关便早已存在,他们也在这景阳关下,打了两场惊天动地的恶战。

  一场攻关头。

  那一役,打了两月,六万将士倒在了景阳关下,血水染红了关外一十八溪,食腐猛禽盘旋天际,双翅连片,不见日月,那尸骸遍地,更不得半分落脚之地。

  若非上天,连降暴雨一十八日,引得山崖崩塌,将这六万将士通通掩埋,只怕就凭当时关内所剩的千余残兵,以及关外萧家的三千名精疲力尽的将士,根本无法处理这么多的尸体。

  而百年前,萧家在景阳关的第二战,则是距离第一战的半年之后。

  那时候,萧家已助夏氏皇族,打下整个凌州全境,他们从关尾南面发起的进攻。

  那一战景阳关内守军二千,决死不降,再最后一名将士倒在墙头之上时,萧家先祖所领将士已是伤亡万人有余。

  ……

  而大夏百年历史中,叛乱谋反的不少,但敢强攻这景阳关,还真没几个,谁都不想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景阳关上,折了翅膀。

  除了三十来年前,萧鸿的爷爷萧奉山,便再找不出硬磕景阳关第二人。

  其余人无一例外,就算景阳关是那兵家必争之地,也宁愿舍近求远,绝不碰这钉子。

  就是当初作乱的襄南王,也是打下整个凌州,唯独剩下景阳关围而不攻,只断其粮草,方才拿下景阳。

  毕竟关内无地可种粮,更无百姓居住,所有补给皆得由外城供给。

  ……

  但需知若想跳过景阳关,抵达坊宁,可得绕好大一个圈子,兵马钱粮耗损巨大不说,光是那一座又一座的城池,就足以让人望而生寒,期间耗时更不知需要多少。

  所以这次攻打景阳关,将是大夏立国以来的第二次,萧家军史上的第四次。

  至于此战结果如何,无人知晓,就连下达十五日指令的萧鸿,其实打心里也知道,这多少有些强人所难了。

  但对于现在的萧鸿而言,他没有多余的时间,让他在凌州的地图上,走一个大圈,只有尽快拿下景阳关,他才等于手中握有一把利剑,这把剑可以跃过凌州诸城直插大夏腹地。

  也只有这样,夏誉才会将更多的兵力,用来防守时刻会从景阳关出发的萧家军将士。

  这样一来,寒州的诸多城池,才算真正减轻了压力。

  ……

  在萧鸿和李常看来,新安就如同萧家军的一颗毒牙,而攻下景阳关,将会是第二颗。

  这两颗牙不除得话,萧家军便等于在凌州扎了根,夏誉将彻夜难眠。

  因为新安可以让萧鸿,随意攻打任何一座凌州城池。

  而景阳则可以让萧鸿跃过诸多凌州城池,直达中州。

  --

  作者有话说: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夙志
  2.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3.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4.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5.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6.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7.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8.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9.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10.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11.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12.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13.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14.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15.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
  16. [历史军事] 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
  17. [历史军事] 被诬陷流放?开局攻灭高丽自立
  18. [历史军事] 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
  19. [历史军事] 系统助我重振大明
  20. [历史军事]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21. [历史军事] 娶贾元春海外建国
  22. [历史军事] 明朝海盗王
  23. [历史军事] 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
  24. [历史军事] 从唐开始的克苏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