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赵牧赠书

  朝堂内。

  百官常常把他视作关陇集团,山东士族,江南豪族之外的第四支势力。

  更把视作皇上,太子之后,第三个最富有权势的男人。

  他选择低调,怎奈百官不允许啊。

  今远离朝堂,萧瑀已拉拢百官弹劾,若他抢先于太子,吴王,魏王劝说皇帝,必然再度处于风口浪尖,容易引起各方羡慕嫉妒恨。br>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

  既然不去改朝换代,他唯有低调做人。

  闻声,长孙无忌苦哈哈的说:贤侄,皇后劝说无果。太子,吴王,魏王尚未劝说陛下,即使前去劝谏,恐怕收效甚微。

  是啊,诸位皇子逐渐年长,各自有不同的心思。李道宗直言不讳的点名。

  东征凯旋,诸位皇子争抢着博取皇上好感。

  今皇上执意推行的事儿,前去劝说出力不讨好,几名皇子唯恐避之不及,又怎能主动去触霉头呢。

  瞧瞧。

  瞧瞧。

  诸位殿下多聪明啊。分封不光有利于诸将,更有利诸王,何况太子明哲保身,我等何必急不可耐。赵牧啧啧的说。

  啪。

  话音刚落,魏征猛地拍案而起。

  整个人面色铁青,冷酷,喝道:中书令,老夫以前以为是朝廷肱股之臣,大唐的万里长城,不怀疑你有什么不臣之心,今日听你这么说,莫非中书令像外面传言的,是你怂恿陛下推行分封世袭的制度,计划成为大唐的掘墓人吗?

  毕竟以受益者来推断,朝廷推行分封,世袭,赵牧是最大受益者之一。

  靠。

  怎么还成为他的不对了。

  赵牧神情不悦,瞥了眼怒气冲冲的魏征,直言喝道:我说魏伯父,你能不能不要听风便是雨,分封,世袭这等大事,关乎涉及太子,吴王,蜀王的利益。

  他们尚未劝说,小侄直接进宫劝说陛下不等于越俎代庖吗?

  小侄久居别苑,有意远离朝堂,萧阁老已经拉拢百官弹劾,过于插手朝廷事务,萧阁老还不提刀来砍小侄。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若经他人苦,未必有他善,伯父该设身处地考虑考虑小侄的难处。

  这...

  听到赵牧诉苦,魏征神情汗颜。

  近来萧瑀蠢蠢欲动,是拉拢众多官吏计划弹劾赵牧,目前折子已呈给皇上了,幸好皇宫内没有什么动静。赵牧远离朝廷选择明哲保身,也是情有可原。

  玄成,慎言,赵牧有自己的难处。房玄龄善意的提醒。

  依照赵牧的才干和能力,生逢乱世有机会争天下。

  这些年,赵牧凭借赫赫军功,出众的能力,为大唐打下大片疆域,震慑四方宵小之徒。若赵牧心存不轨之心,完全有能力取代皇帝,但赵牧选择闲暇度日,已经做最大让步。

  朝廷百官再逼迫赵牧,使赵牧狗急跳墙,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他能理解赵牧的意图。

  不过,不论赵牧做什么,当前必须回京一趟劝说劝说陛下。

  房玄龄捋着花白的胡须,目不转睛望向赵牧,严肃的说:贤侄,老夫晓得你的难处,但此事关乎江山社稷,你能眼睁睁瞧着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打下的江山分崩离析吗?

  是啊,难道你忍心我等苦心经营数十载的成果,顷刻间化为乌有吗?杜如晦附和。

  闻声,赵牧做了最后的抵抗,坚持说:何不让太子,吴王,魏王先去劝说陛下呢?

  这个。

  房玄龄,杜如晦面面相觑。

  听赵牧所言,分明不打算回京啊。

  这时,长孙无忌直言说:贤侄,皇后娘娘未能劝说陛下,几名殿下恐难劝说陛下,纵观满朝文武,唯独你能劝说陛下。

  对啊,这次陛下吃了秤砣铁了心,根本没有改变主意的念头。李绩说。

  赵牧面色苦恼,来回揉着鬓角思考。

  少顷,他似乎做出决定,郑重其事说:这样吧,诸位伯父带本书回京,但凡陛下阅览过书籍坚持推行分封世袭,小侄再回京劝说陛下,诸位意下如何?

  说着赵牧掏出本书递给房玄龄。

  永乐大帝?

  房玄龄捧着书籍,神情微微惊讶,好奇,他们苦口婆心的劝说,到头来没有半点效果,一本书能改变皇上的主意吗?贤侄,你确定吗?

  不过,赵牧计谋百出,算无遗策,通常比他更高明,而总能弄出离奇古怪的东西,以前常常向陛下推荐洪武大帝,现在又蹦出个永乐大帝,全是没有听说过的人。

  难道后世那么多大帝吗?

  伯父放心,多半能成。赵牧胸有成竹的说:若陛下没能改变主意,小侄再去劝说。

  呼。

  发觉赵牧自信满满,魏征,李绩,李道宗等长呼口气。

  行吧。

  房玄龄收起书籍重重点头,瞥向杜如晦,魏征,李绩,李道宗,长孙无忌说:我等快速回京面圣。

  闻之,几人没有犹豫,纷纷起身告辞。

  一出府门,钻进马车内,魏征望向房玄龄,神色好奇的询问:玄龄,赵牧赠予什么书籍,竟有信心改变陛下的主意?

  书房时,他仅仅注意到赵牧送出的书挺厚,即使皇帝挑灯熬夜阅览也恐怕需要两三日,却不相信能劝说皇帝。

  是啊,有这么神奇吗?长孙无忌狐疑的说。

  房玄龄面色同样疑惑,神色凝重的望了眼几人,低声询问:永乐大帝,你们听说吗?

  永乐...大帝...

  车厢内,大唐最聪明,最狡诈的几人面面相觑...面孔布满疑惑....

  别苑。

  赵牧送走几人折身归来,刚走进庭院,突然有人在后面轻轻拍着他肩膀,转身望去高阳笑盈盈扑进他怀中。未等他说话,高阳公主仰首询问:几位大人前来,是朝廷发生要务吗?

  小事。

  赵牧轻笑着说。

  劝谏之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李世民改变主意全在一念之间,他赠予李世民永乐大帝传,希望李世民参洪武大帝传一起阅读,到时候,李世民肯定有自己的心得,或许临时开窍呢。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