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突生变故

  十日。

  夺城。

  诸将听闻赵牧的决心,丝毫不觉得吃惊。

  毕竟,赵牧计划做的事儿,从来没有不成功的。

  未至扶余城,这城池已成为案板上的鱼肉,任由唐军宰割。

  当日。

  黑骑,狼骑,神武军抵达扶余城外,于城池北面三十里处安营扎寨。

  安置好三军将士,赵牧,薛仁贵,契苾何力带百余名黑骑悄悄前往扶余城附近,侦查城外地形,了解城内布防,为接下来的战争做准备。

  王爷,扶余城乃平壤北面的重镇,城高墙厚,守军森严,外围强攻难度挺大。距离城池五里的地方,契苾何力做于马背桥望着远方的城池,神色凝重的说。

  目前,他们尚不清楚城内多少守军,却能肯定盖苏文,高惠真决不允许扶余城沦陷,即使沦陷,二人肯定派重兵收复,契苾何力说:我等侥幸攻陷城池,盖苏文必然派兵前来讨伐。目前,黑骑,狼骑,神武军不足四万,绝非与高句丽决一死战的时候。

  是有点玄,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薛仁贵轻轻点头,赞同契苾何力的部分说法,也有自己的想法,抱拳朝着赵牧说:王爷,扶余城沦陷,的确面临守城与阻挡高句丽兵勇的困境。不过,若能侦查出城池守军数量,布防情况,末将愿带领神武军一战。

  连战连捷,他依然觉得没杀够。

  不急。

  赵牧否决薛仁贵的提议,攻打扶余城薛仁贵领兵最为合适。当下尚未了解城内状况,不能以身犯险,以免成为第二个张亮。

  回吧。

  赵牧调转马头,边走边下令:仁贵,快速查清楚扶余城的城防,打探平壤城内状况,盖苏文的动向,一切了然于胸时,再排兵布阵攻城。

  喏。

  薛仁贵抱拳领命。

  这边赵牧私下谋划时,乌骨城内,李靖,李道宗收到李世民的诏令,命他们快速平定乌骨城,攻克泊灼城,大军齐聚于扶余城。

  李世民本没有催促李靖,李道宗的念头。

  他与李靖,房玄龄,杜如晦皆以为金山一役,赵牧率军大获全胜,肯定一鼓作气攻克南苏州,木底州,苍岩州等城池,弥补双方攻城数量的差距,千算万算却没算到赵牧放弃大好建功立业的机会,率军扑向扶余城。

  扶余城。

  高句丽京都北面的门户之一。

  似李靖所言,若赵牧攻克扶余城,必震慑高句丽兵勇,四方将领心生忌惮,多半领兵乞降,献出城池呢。

  届时,赵牧斩获一举追上诸将。

  横竖都是军功,他宁愿李绩,李道宗等建功立业,也不能输给赵牧,不然皇帝威严至于何处。

  李绩,李道宗面面相觑,惊讶之外依然是惊讶。

  二人早于赵牧领兵出征,几番激战下来竟落后于赵牧了。

  他们清楚皇帝何意,皇帝不能输给赵,诸位老将也不能输给赵牧。

  李绩详细打量地图,内心纠结的说:兵贵神速,王爷,你我不能再慢于江都王了。

  李道宗轻轻点头,东征赵牧已经灭国,功勋盖世啊。

  任由赵牧攻克扶余城,他老脸往哪放啊。

  大帅,我等该怎么做?张士贵询问。

  李绩犹豫时,李道宗毫不犹豫说:我等已夺取乌骨城,以此为跳板,派五千精锐奔袭平壤,今高句丽精锐集中于扶余城,大行城,辱夷城等,平壤内部空虚,值得冒险一战。

  他的计划与赵牧说给李世民的计划雷霆,铤而走险一战,大捷,必能稳稳盖过赵牧一头。

  这....

  李绩,张士诚等将领神色惊诧。

  此法妙哉,怎奈皇帝御驾亲征,行军作战不能出半点岔子,以免影响皇帝君威。

  道宗,这事儿该向陛下汇报。李绩谨慎的说。

  若他领军征战,肯定毫不犹豫采纳李道宗的提议,怎奈皇帝统筹三军。

  是该向陛下禀告。李道宗点点头,信心满满的说:我相信陛下肯定答应。

  李绩内心赞同,即刻道:张士贵把王爷策略写成折子,快马呈给陛下。看書溂

  安市城。

  李世民,李靖等移驾至此已有数日。

  赵牧匪夷所思的举动,超出李世民的预料。

  不过,来自长安的急报更超出李世民预料。夷男之子拔灼竟然趁着唐军东征,北疆疏于防范时,聚集部落兵勇起兵反唐。与萧嗣业,赵孝祖激战于燕然山。

  目前,萧嗣业,赵孝祖等将领震慑拔灼,但拔灼已向西突厥求援。

  北疆突变,超出李世民预料。

  幸好赵牧提前派萧嗣业,赵孝祖,庞同善率军神武军北上,不然拔灼突然叛乱后果不堪设想。

  今太子监国,朝堂多为文臣,惊慌之中派信使把奏折送到东北。

  这拔灼。

  李世民怒火中烧,当年赵牧灭薛延陀部,把夷男的儿子擒回长安,赵牧提议斩草除根的,是他宽恕拔灼等人。

  怎料妇人之仁,拔灼趁着唐军东征,率领部落兵勇起义,背后向他捅刀子。

  陛下,萧嗣业,赵孝祖,庞同善三将征战,定能灭薛延陀残部,但西突厥不得不防。李靖低声说。

  北疆动乱。

  超出大家预料,严重影响唐军东征。

  但凡盖苏文等获悉拔灼领兵肆虐于大唐北疆,必然坚定决心死战到底,何况,这也影响唐军战斗意志。

  陛下,执失思力领兵驻扎于夏州,阿史那思摩任胜州都督,何不传令抵御拔灼呢。神武军三将绝非等闲之辈,有二人配合,加之北疆诸将,肯定平息拔灼叛乱,不影响东征大局。房玄龄进言。

  没错,宵小之徒,不足为惧。杜如晦说:目前,只需派遣名有威望的将领坐镇北疆,保证北疆万无一失。

  李世民紧攥着拳头,龙颜冷厉,愤怒。

  他妇人之仁,到头来养虎为患。

  来回踱步思考着李靖,房杜二人的建议。

  若战。

  要速战速决。

  犹豫中,李君羡走进来,躬身行礼道:陛下,英国公,江夏王联名上书,阐述奇袭平壤的计划,请求陛下过目,早作决定。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