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危险人物

  扶余隆不甘心。

  他堂堂太子,本该是王位继承人,今逃出王都,声望受到前所未有打击,怕没机会继承王位。

  一步错,步步错。

  扶余隆希望想方设法弥补过错。

  良策?

  祢植面色惆怅。

  绝对军事力量面前,他没有任何好办法。

  发觉扶余隆死死盯着自己,若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扶余隆恐怕不让自己离去,祢植思量片刻抱拳说:殿下,今精锐覆灭,若确保王都无碍,唯有联络各城守军聚集于一处,趁唐军尚未攻陷王都前,飞速前去驰援王都,兴许还有一线生机。

  若王都沦陷,百济名存实亡,再难扭转乾坤。

  国灭,各处池将领保不齐心生异志,何况兵勇气势受损,怕不敢与唐军作战。末将建议殿下速速前往各地,争取说服几处守将领军出征。

  游说?

  扶余隆面色苦闷,他贵为太子,游说各城将领,王室尊严何在?

  下诏不行吗?

  殿下,各地将领惊惧于赵牧神威,不敢冒然出兵,特别唐军两次大战重创百济兵勇,各地将领怕已成为惊弓之鸟,不敢与赵牧为敌。再者说,下诏传令容易惨遭唐军截获,唯有殿下前去劝说最稳妥。

  再者要快。

  若王都沦陷,即使劝说成功,失去京畿重地,诸将怕也不敢与赵牧为敌。祢植苦口婆心的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闻声,扶余隆徐徐望向扶余义慈。

  目前,仍然有一线机会,他希望前去试试。

  若你有想法,不妨这么做。扶余义慈叮咛,他年迈没有进取之心,只盼保住残躯,安享晚年,不愿再折腾了。

  喏。

  扶余隆领命。

  不论成功与否,他必须拼死一搏。

  南面。

  泗沘城。

  苏定方等了解城防情况,为寻找出泗沘城薄弱环节,各部派遣兵勇试探攻城。

  两日间,诸将综合各自收到的消息,基本摸清楚泗沘城内的布防。

  三日。

  城外步骑列阵,锦旗猎猎,铁桶似的把泗沘城围得严严实实。

  各将领兵气势汹汹向泗沘城发起攻击。

  城楼上。

  扶余泰自立为王后,肩负起守城的重任。

  然而,登上城楼瞧见外面乌压压的唐军,扶余泰面色不由得紧张,身躯紧绷。

  外面的唐军足有十万之众,兵勇高举兵戈咆哮,呐喊,喝令城内守军出城投降,城墙走道内守城的兵勇噤若寒蝉,不敢冒出头。

  未战。

  百济军气势先衰。

  王上,不能战。紧张气氛之下,有官吏向扶余泰进言:死挡唐军,唐军破城恐怕屠城。

  这绝非他无的放矢,实乃赵牧这么做过。李世民东征时,也坑杀三千靺鞨兵。

  死守城池的话,惹恼赵牧或他麾下三军将士,破城之日,泗沘城恐沦为坟茔。

  有官吏发觉城外的唐军靠强弩压阵,众多震天雷投掷于城门下,架起云梯前赴后继攻城,内心火急火燎,焦急的劝说:王上,死守城池,等于螳臂挡车。

  父王,识时务者为俊杰,开门投诚吧。扶余文思劝说。

  本来朝廷文武百官计划与扶余泰共进退,与城池共存亡,然而,听见震天雷的爆炸声,目睹城外浩浩荡荡的唐军把泗沘城围得滴水不漏时,顷刻间所有官吏像泄气的皮球,陆续萌生惧意。

  有人提出投诚,百官纷纷附和。

  扶余泰半眯眼眸,神色冷凝,他也知晓城外的这支攻城唐军,绝非普通的唐军,乃赵牧训练的神武军。

  神武军好战,最令人忌惮的莫过于对死战的兵勇杀无赦,此时,城内文臣武将担心扶余泰坚守到底,神武军破城时,直接在城内大开杀戒。

  唐军前赴后继,扶余泰没有主意,微微半眯眼眸,摆手说:你们想走,自己走吧,本王誓与城内百姓共存亡。

  王上。

  父王。

  百官听闻扶余泰的话失声叫道。

  走吧,走吧。

  扶余泰有自己的小心思,唐军猛攻城池,城内谁出城谁找死。

  给百官胆子,他们怕也不敢出城。

  西门。

  扶余泰率军御敌。

  身边的官吏陆陆续续离去,不管王室或是百官,皆清楚大势已去。

  拒不降唐,恐遭祸端。

  两军激战时,扶余泰之子,扶余文思担心自己死于非命,带着左右悄悄爬出城。

  怎料刚落地,即刻沦为唐军俘虏。

  报。

  百济王子投诚。

  洪亮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几名铁骑押着扶余文思等人来到赵牧,苏定方面前。

  苏定方瞥了眼神色紧张的扶余文思,厉声询问:怎么回事?

  苏将军,这货翻墙而出,声称前来投诚,目前真假难辨,何不直接宰了。郑仁泰提着滴血的长刀指向扶余文思。

  噗通一声。

  扶余文思偿还跪地,急声说:将军,将军,我诚心降唐,请您明察啊。

  他怕啊。

  怕眼前几名将领不分青红皂白,提刀砍了他。

  这时,苏定方望向赵牧,依神武军规定,自发归降者不杀,不过激战正酣,斩杀百济王子更能提高三军士气。

  郡王,杀不杀?苏定方询问。

  赵牧瞥了眼城头,已有许多官吏陆续沿着城墙逃出城,轻笑着说:你觉得呢?

  不能杀。

  苏定方斩钉截铁的说。

  他计划洗劫泗沘城,但眼下城内官吏陆续逃出来,留下扶余文思性命,更能动摇泗沘城守军士气。

  没错,不能杀。赵牧说。

  人家艰难的逃出城,焉能杀之,何况该留下扶余文思做表率呢。

  苏定方抱拳领命,向郑仁泰说:郑将军,即刻传令三军,高呼扶余文思投降,相投者不杀。

  喏。

  郑仁泰领兵,扶余文思深呼口气。

  这时,苏定方向身边护卫道:随本将沿着扶余文思出逃之地登城,竖起神武军军旗插在城楼上。

  喏。

  护卫高声咆哮,策马追随苏定方而去。

  旁边,扶余文思悄悄望向身边坐于马背,气定神闲的赵牧,此人年纪不大,绝对没超过而立之年,竟然统帅三军,荣升为郡王,绝对是个危险人物。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