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战果几何

  军营内。

  赵牧等将领讨论的热火朝天。

  赵国公府,长孙无忌收到消息,神情微微蹙眉,有点搞不懂赵牧何意。

  管家,你说蜀王也去军营了?

  老爷,千真万确。管家躬身回道:陈王等也去了。

  长孙无忌不管陈王等人,他关心蜀王啊。

  皇帝东征前,特别为蜀王寻找王傅,赵牧竟推荐苏定方,这等于让蜀王与神武军搭上关系。

  前几日,赵牧送太子一份功劳,今儿邀请蜀王等前去军营学习兵法,相较于政务,他更担心蜀王和神武军将领亲近。

  毕竟,神武军中,包含赵牧在内皆为年轻将领,等他们年迈时,足以左右朝廷局势。

  他百思不得其解,赵牧何意,于诸皇子内搞平衡吗?

  思量片刻,突然起身说:备车,去皇宫,本官该带殿下去神武军营。

  太子监国,必须让太子去神武军内刷刷存在感。

  .......

  军营内,诸将对战事议论纷纷。

  讨论中,郑仁泰突然说:大将军,前隋三征高句丽皆兵败而归,陛下领军征战,能否大获全胜,一战灭国。

  皇帝东征前,号称一年内灭高句丽。

  然而,依照他们近半时辰讨论,所有迹象表明皇帝没法速胜,冬季时,面临诸多危险呢。

  郑仁泰担心皇帝重蹈杨广覆辙,蜀王,陈王,程名振,庞同泰,梁建方等等皆担心战事不利,唐军惨败。

  此战胜败,对大唐至关重要。蜀王低声说。

  绝不惨败。

  赵牧神情平静,却带着几分冷酷。

  有赵牧这句话,诸将稍稍松口气。

  蜀王询问:那能否灭国?

  赵牧尚未回答,一名兵勇跑进帅帐,单膝跪地道:禀大将军,太子殿下,赵国公前来,于辕门外等待。

  太子。

  赵国公。

  赵牧神情不悦,他与诸将讨论兵法呢,长孙无忌这老乌龟把太子带来作甚,难道怕他造反不成。

  走,去迎接太子。赵牧朗声说。

  随之赵牧带领一众将军,学子前往辕门处。此时李承乾面色不悦,他堂堂太子,大唐未来继承人,欲前往军营竟然惨遭辕门校尉阻挠,声称没有军中将领邀请,外人不得入内。

  长孙无忌也内心不满,他清楚神武军军纪森严,也清楚周亚夫辕门阻挡文帝入军营的事迹,但蜀王进得去,为何太子进不去呢。

  气恼中,赵牧带诸将和学子抵达辕门,见到李承乾,长孙无忌,赵牧抱拳说:殿下,长安发生何事,竟突然来军营。

  闻声,李承乾忍着怒气说:听闻先生于军营内讲述兵法,高明也来听听,怎料辕门校尉拒绝高明进去。

  哈哈哈...

  挺好啊。

  赵牧朗笑说,李承乾神色疑惑,不懂赵牧何意,甚至有点生气,怎料赵牧继续说:殿下常年居住于皇宫内,而军营内军事要地,莫说没法进神武军军营,没有各卫将领命令,殿下也没法进入各卫军营。

  若殿下能随意进出各卫军营,陛下恐怕要下大力气整顿各卫军纪了,必然杀掉一批玩忽职守的将领。

  殿下,中书令所言不假,军法严酷,兵勇不敢擅自做主。长孙无忌劝说。

  李承乾闻声,走到辕门校尉身旁,摘下随身携带的美玉递给对方:大唐需要军纪严明的劲旅,你做的不错,这枚玉佩赏赐给你了。

  观之,长孙无忌非常欣慰。

  赵牧,姚懿等相视点点头。

  这时,李承乾走上来,望向赵牧说:先生,高明闲来无事,也想听听先生和诸位将军分析东北战事。

  去军帐。

  赵牧毫不客气的说。

  一行人回到帅帐,兵勇添了座位,长孙无忌,李承乾与诸将各自落座,赵牧朗声说:刚才说哪了?

  先生,你说父皇东征绝对不会惨败。蜀王出列说。

  赵牧轻轻点头,淡淡的说:本王知道,前隋三次东征失败,诸位心理负担很重,担心陛下重蹈覆辙,放心,大可不必,杨广修建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若非好大喜功,也算有为君主。相比之下,陛下比杨广更优秀,更出色。

  听到赵牧把李世民和杨广作比较,长孙无忌狠狠瞪了眼赵牧。

  杨广,昏君。

  满朝文武百官恐怕唯独赵牧敢这么做。

  笑问说:贤侄,说说你的东征结果的看法。

  大将军,你详细说说吧。郑仁泰焦急说,单单一句绝不会惨败,不足以说服诸将啊。

  赵牧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朗声说:隋炀帝首战高句丽铩羽而归,皆因他指挥出现失误以及判断的战略错误,导致百万大军葬身辽东。

  再战,纵然做了充分准备,分水陆两路进军,可惜隋军准备对高句丽发动猛烈攻势时,负责督运粮草的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反叛,并围东都洛阳。

  使得隋炀帝赶忙下令征伐高句丽大军撤兵,以解心腹之患,回救洛阳。

  三征战高句丽,隋末农民起义已呈燎原之势,隋炀帝却依旧强征士兵,出征高句丽。前期取得了平壤之战的胜利,后期再次出现粮草物资供应不足问题,兵士逃亡情况严重。后来隋高句丽国王害怕自己国家被灭亡,因此就派出使者去求和,想让隋炀帝放自己一马,炀帝虚荣心得到满足,因此就下令撤兵,放弃了这次战争。

  反观陛下,一来比隋炀帝更善战,二来东征高句丽前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三来本将坐镇决不允许杨玄感之类的事情发生,严重影响陛下东征。

  即使诸将担心冬季时,俨然的气候影响三军气势,但陛下欲抽身时,照样能够率兵全身而退,而非像隋炀帝那般兵勇丢盔弃甲,扔下大量粮草落荒而逃。

  所以本王说,再糟糕也绝不会发生惨败。

  诸将听闻赵牧的分析,纷纷稍稍松口气。唐军不会发生惨败,皇帝领兵全身而退,这么一来绝不会动摇大唐根基。

  众人窃窃私语中,李承乾询问:先生,你以为父皇最终战果几何,能否大获全胜?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2.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3.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4. [历史军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5. [历史军事] 火烧乌巢?我转身烧了曹操大本营
  6. [历史军事]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7. [历史军事] 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
  8. [历史军事] 穿越枭雄
  9. [历史军事] 大明,从澳洲开始
  10. [历史军事] 夙志
  11.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12.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13.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14.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15.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16.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17.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18.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19.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20.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21.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22.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23.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24.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