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宵小之徒

  东征有序进行。

  赵牧收到书信得知李世民抵达洛阳,花费两日募兵,即领兵启程。

  确定东征顺利,赵牧静下心思,把兵部军务全权交由曹继叔处理,派信使密切关注东北战场的情况,计划军营内推演战场变化。

  长安城。

  皇帝离去,太子监国,表面风平浪静,私下暗流涌动。

  最活跃的莫过于高句丽潜伏于长安的密探,得知唐军东征,私下纵火,抢劫,杀人,破坏长安秩序。

  长孙无忌总领朝政,收到刑部侍郎的上书,边命刑部查案,边与赵牧谋面,建议赵牧派兵加强巡逻,以免百姓惨死。

  赵牧收到消息,即刻安排梁建方联合程处默,靠着梅花内卫的情况,神武军的战力,秘密清剿城内的高句丽密探,诛杀之人皆送往高句丽密探潜藏的窝点。

  几日内,长安渐渐恢复平静。

  除高句丽外,朝廷不满赵牧的臣子也私下内对赵牧阳奉阴违,不过,赵牧总领三军,政务之事皆由长孙无忌处理,对方阳奉阴违,却收效甚微。

  然而,对长安,对大唐危害最大的,莫过于四方馆内的西域各国使臣。

  他们常年住于长安,眼瞧着李唐越来越强大,特别是侯君集灭高昌国,郭孝恪任凉州都督,迁安西都护,大唐长臂伸进西域内,对西域各国构成严重挑战。

  以前李世民坐镇长安,总领军政,治下清明,加之诸将镇守四方,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今李世民带朝廷一众骁悍将领东征,凭着他们刺探的高句丽,对李唐军力,唐军没有两年恐难打下高句丽,即使侥幸取胜,多半也是残胜。

  良机稍纵即逝,四方馆内某些人蠢蠢欲动。

  一封封书信雪花似的飞出长安,送往西域各邦国。

  于此私下大肆重金贿赂朝堂官吏,希望搅乱朝堂局势,使朝廷内发生内讧。

  对于四方馆内的情况,多半出于梅花内卫监察之中,重金贿赂朝臣,翌日,梅花内卫联合刑部的折子双方送进府门内,收受贿赂的官吏陆续上缴金银,要么前往东宫向李承乾请罪,要么辞官还乡。

  幸好涉事官吏地位低下,对朝廷无伤大雅。

  不过,四方馆内西域使臣的举动,陆续激起皇亲贵胄的怒意,时常有亲王带家丁护院前往四方馆外叫嚣。

  各方举动,赵牧尽收眼底。

  他关于东北战况,没把长安宵小之徒放在眼里。

  这日,韩王,右领军大将军登门拜访,请求赵牧处理四方馆事务。

  毕竟,赵牧总领三军。

  即使赵牧不总领三军,凭借赫赫军功,依然震慑西域各邦。

  李元嘉见到赵牧时,赵牧正推着长郡主赵灵儿散步,李元嘉见状急声说:先生,近来长安不太平,您不该任由四方馆内的使臣胡闹。

  近来画技怎样,改日比一比?赵牧没有回答,询问起李元嘉的画技。

  以前他提醒过李元嘉画技,对方非常感兴趣,有阵子没有去书院了,听说潜心磨练画技呢。

  先生,相较于画技,军政更重要。李元嘉急声说。

  然而,赵牧面不改色,坐于长廊上说:你不相信我,该相信神武军吧。

  我等相信先生了。李元嘉坐于赵牧旁边说:不过,皇兄东征,西域断然不能出事。眼下四方馆内的使臣计划搞清事情,必须先发制人阻挠,思来想去,唯独先生能处理。

  我哪有那么厉害。赵牧面色轻笑。

  这时,李元嘉正欲说话,赵孝祖阔步走来,向赵牧,李元嘉行礼后,朗声说:似将军所有,四方馆内果然有使臣计划趁着陛下东征,试图让塞外的胡人进长安。

  计划借机刺杀百官,搞乱长安。

  什么?

  李元嘉闻声,猛地站起来叫道:先生,不管何人,当迅速阻挠。

  不急,不急。

  赵牧示意李元嘉坐下,向赵孝祖说:切勿打草惊蛇,继续监视,特别秘密监视来自西域的胡商,详细检查他们运送的货物,把他们的身份,住处统统登记造册,好方便日后行事。

  喏。

  赵孝祖领命,抿了抿嘴说:将军,近来末将还发现各坊内出现大量地下城主,也与对方有来往。

  啥玩意?

  地下城主,赵牧听着挺意外。

  先生,地下黑暗势力,自称地下皇帝,一群不上席面的歹徒。李元嘉向赵牧说。

  对。

  赵孝祖点头。

  这不就黑道吗?

  赵牧拍着脑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长安乃天子脚下,有些灰色势力挺正常的,不过,与外邦使臣来往,这就犯忌讳了。

  一群傻帽。赵牧冷笑两声:成年人了,总该为自己做的事儿负责。

  闻声,赵孝祖抱拳请命:将军,末将请求把对方一锅端了,免得他们里应外合。

  食君之禄分君之忧。

  皇帝外出征战,长安宵小竟勾结外邦,不论何人留不得。

  对啊,该清理干净。李元嘉附和。

  留着吧,不是时候。赵牧微微摆手,长安一百零八坊,总有朝廷势力触及不到地方,以前皇帝容忍对方存在,他定然不大杀四方。至于勾结外邦的人,却绝不能饶恕。

  赵孝祖,李元嘉不懂赵牧何意。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何况外邦使臣计划长安作乱呢。

  先生,三思。李元嘉急切的说。

  赵牧拍了拍李元嘉肩膀,胸有成竹的说:我自有主张。

  这点小事处理不好,他早该辞去中书令,兵部尚书职务了。

  行吧。

  李元嘉苦笑,他当然相信赵牧,记忆中,没有赵牧办不成的事儿。弯身抱起长郡主,朗声说:郡王,灵儿该叫我声舅爷吧。

  咋的,也让我叫你声阿叔吗?赵牧郎笑着询问。

  李元嘉蹬鼻子上脸说:先生敢叫,我就敢答应,毕竟,长乐见我也叫我皇叔呢。

  赵牧瞪了眼李元嘉,转身向赵孝祖说:密切关注四方馆,留意进出城的胡商,对了,通报程处默来一趟。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