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东征策略

  冬日。

  赵牧闭门谢客。

  陪伴岚萱三女之余,潜心撰写东征作战计划。

  高句丽,东北之虎狼。

  他非常清楚李世民为何执意灭高句丽。

  高句丽。

  东北一霸。

  相较于奚族,契丹,东突厥,疆域辽阔,民风彪悍。

  贞观年,大唐共计两三百万户百姓,高句丽偏安东北,占据沃土良田,约有近百万户百姓,上百座城池。

  何况农业、牧业、钢铁铠甲兵器齐全,既有重甲步兵,也重装骑兵。

  纵然没法南下河北道,直接对大唐构成威胁。若与北面游牧民族联合,将从东北两端对大唐构成夹击之势。

  此举绝非李世民凭空揣测,皆因以前高句丽扶持契丹,派使臣前往薛延陀部。

  种种迹象表明,高句丽心怀不轨,所图甚大。

  何况,大唐灭突厥,迫使草原各族臣服,却未能斩草除根,靠着挑拨分化和武力镇压能迫使对方屈服。

  若某个部落内天降猛男,重新凝聚各部落力量,必将重新对大唐造成威胁。

  是故,李世民执意征战高句丽,剪除隐患。

  今日不铲除高句丽,必然成为后世子孙的隐患。

  其二,玄李世民靠着武门之变,嗜兄杀弟,逼迫父亲禅位,他心似明镜,自己得位不正,所以,欲开疆扩土,向朝臣,向百姓证明自身能力。

  今突厥已灭,剪除奚族,契丹,薛延陀远走他乡,唯独降服高句丽这头来自东北的猛虎,达成前隋两代皇帝没法实现的丰功伟绩。

  赵牧支持李世民征讨高句丽。

  他没有李世民那么多小心思,仅仅觉得高句丽乃大唐的威胁。

  然而,东征高句丽决不能轻敌大意。

  即使他于长安暴打盖苏文,逼迫高句丽王子,公主,于边境两度重创高句丽兵勇,但不得不说未能破坏高句丽根基,高句丽依然非常强悍。

  高句丽兵勇擅长守城,前隋三征高句丽兵勇,皆因苦战攻城,使隋军陷进逐个拔城的艰苦战斗中。三军将士的精气神,战斗力,遭到前所未有的消磨。

  今高句丽耗费举国之力修筑千里防线,各类地堡,要塞密布。唐军东征,面临与杨广相同的处境。

  若不能速战速决,必将再度陷进苦战中。

  何况高句丽兵勇不仅擅长守城,还非常擅长野战,靠着重甲步兵,重甲骑兵,与境内的靺鞨人,渤海人,具有源源不断的兵员。

  除非彻底杀光对方,才能避免旷日持久的战斗。

  然而,赵牧清楚李世民作战思路,他计划以大国仁义,王者之师风范攻城掠地,希望高句丽兵勇降唐。

  历史上,李世民这么想,也这么做了。

  导致唐军每攻陷一处城池,耗费粮食养活城内百姓,最终高句丽兵勇袭击粮道,使得三军粮草不济,引起战线崩溃。

  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看書喇

  今赵牧撰写东征方案,他决定改变策略。

  其一,集中河北道粮草供给三军,争取保证东征军粮草充足。

  其二,采取铁血杀伐策略,拒绝招降百姓,但凡攻陷城池,或驱逐,或流放城内百姓,避免心慈手软,养虎为患。

  其三,东征前,设法离间高句丽君臣,使高句丽内部未战先乱。

  第四,登陆百济,占领其国,使唐军登岛有立足之地,南北夹击高句丽。

  赵牧撰写好折子,派人送去皇宫。

  对于他的策略,他没法保证李世民全盘接受,毕竟单单他铁血政策,即与李世民仁义之师相悖。

  李世民不支持,百官内,肯定也有官吏不支持。

  不过么,他提出策略,将来怎样执行皆由李世民做主。

  皇宫。

  漫长的冬季。

  李世民关注西域战事之外,常常与李靖,李绩,李道宗,房玄龄,杜如晦等商议东征事宜。

  他们基本摸透高句丽的情况,越清楚高句丽的国力,军力,东征高句丽的执念越强烈。

  李世民阅览过赵牧的奏折,得知赵牧的出兵方案,惊讶之余,百思不得其解。

  不客气的说,赵牧的作战方案,与他的计划背道而驰。

  他计划控制东征耗费的钱粮,结果赵牧的方案,提议国库拨款之余,集中河北道赋税,粮草,作为东征的军需,这远远超过他的预料。

  他计划推行大国仁义,以王者之师征讨高句丽,争取拉拢高句丽官吏,百姓降唐,到达分化瓦解高句丽的目标,最终军事灭掉高句丽,实现夙愿。

  怎料赵牧计划铁血杀伐,似他北伐突厥,北征奚族,契丹那般,杀戮,杀戮,还是杀戮。

  此举李世民颇为不满,以为严重影响他英明神武的形象,严重影响大唐声誉。

  他计划正面对抗,生擒高句丽王,赵牧又建议分化拉拢,建议提前攻占百济,这一点超出他的预料。

  总之,整个方案和他的计划背道而驰。

  不过,赵牧的方案中,每条建议皆写清楚自己的目的。

  耗费巨资征战,即保证三军粮草充足,兵力上碾压高句丽。建议杀伐果断,却为控制唐军粮草消耗,以防高句丽兵勇偷袭,斩断唐军粮道,唐军缺衣少粮。

  避免粮草不济时,三军士气瓦解,不败而败。

  建议离间分化,欲减少唐军东征阻力,尽量避免兵勇伤亡。

  至于登岛灭百济,目的更为明确,南北夹击,使高句丽处于两线作战,从而到达速战速决的目标。

  李世民支持赵牧的目标,却不赞同赵牧作战的方案。

  若执行赵牧的作战方案,即使唐军大捷,作战中杀戮过重,他的名声肯定一落千丈,大唐声誉跌落谷底,最关键耗费巨资征战,行杀戮之事,朝堂内,萧瑀,李纲,虞世南等半数官吏绝不赞成的。

  东征计划,怕处于搁浅状态。

  他希望有个折中的策略,既能灭掉高句丽,彰显大唐神威,提升他声望,又避免耗费巨资,杀戮过重。

  思来想去,李世民没有折中的策略。

  走到房门处,望着皑皑白雪,长长深呼口气,下令道:君羡,派人传令卫国公等人进宫。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