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仁义之师

  秦军。

  李世民情不自禁想起吞八荒,并六合,一统山东六国的秦之虎狼。

  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等,也让神武军的口号搞蒙了。

  随之,房玄龄侧身说:陛下,风者,巽也,进退,利武人之贞,暗含兵象。

  自古秦军耐苦战,关中亦称秦地,神武军兵勇多来自都畿道,能征善战,所向披靡。当年秦王靠着老秦人统六国,成为千古一帝,臣以为,今大唐有神武军,陛下靠神武兵锋,各卫劲卒,定能统四方,开疆辟土,取得历代君王从未有过的高度。李孝恭抱拳说,颇有几分阿谀奉承的味道。

  李世民听着龙颜高兴。

  怎料赵牧冷不丁说:陛下,此乃纯属装门面,提高神武军神威,从而烘托陛下的声势,达到震慑四方之目的。

  最关键苏定方向他请教时,他们讨论无果,没有合适口号。

  好!

  李世民捋着短须,神色冷酷,目光睥睨,挥一挥龙袍衣袖高声说:秦有锐士,谁与争锋,汉军威武,横扫八荒,唐有神武,所向披靡。

  闻之,文臣武将目光齐刷刷望向赵牧。

  皇帝所言,分明把神武军视作大唐驻军翘楚。

  纵然各卫将军,大将军内心颇有微词,怎奈神武军外战赫赫战功不容置疑。

  演武台下,苏定方闻讯,扬刀高喝:为国扩疆,血流不干死不休。

  神武诸将闻之,齐刷刷拔出森森长刀,杀戮之气蔓延。

  为国扩疆,血不流干死不休。

  为国脱缰,血不流干死不休。

  诸将持兵戈高呼,三军聚齐兵戈高呼,气势震天,威武霸气。

  当声音散去...

  百官中,萧瑀面色涨红走出来,躬身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国之羽翼,如林之盛,有此精兵悍将,何愁把霸业不兴。

  恭喜陛下。

  恭喜陛下。

  王珪,李纲,韦挺等纷纷出列道贺。

  以前,他们仅知晓赵牧聚拢精锐,多次出兵塞北建功立业,怎料短短几年功夫,赵牧麾下这么支虎狼之师。

  今日所见所闻,让他们对赵牧,对神武军有新的认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魏征出列道贺。

  此刻他情不自禁比较,如若当年李建成继承皇位,大唐是否达到目前的高度。

  听闻百官恭贺,纵然李世民尽可能保持威严,掩盖自己内心喜悦,面孔仍浮现出浓烈的笑容。

  没错...

  国之羽翼,如林之盛。

  一刹那,他的目光定格在禄东赞等几名使臣身上。

  诸卿初来长安,以为唐军气势如何?

  一众使者早让神武军整的毛骨悚然,好似惊弓之鸟,处于神武军之列,思绪惶惶不安。

  世人皆知唐军善战。

  今日身处神武军营,身临其境感受神武军的气势。

  杀戮之气恐怖如斯,护国精神斗志昂扬,让他们不得不重视,重视,再重视神武军。

  何况,苏定方公然说,为国扩疆,血不流干死不休。

  这即是神武军的意志,恐怕也是大唐君臣的意志。

  南诏使臣率先踏步而出,九十度躬身行礼:天可汗英明神武,大唐兵勇气势如虹,南诏国愿为大唐臣子,世世代代与大唐交好。

  干啥吗?

  他小小南诏国。

  杀鸡焉用宰牛刀。

  纵然清楚唐军为何彰显军威,但作为南诏使臣,人微言轻,他急不可耐表忠心,生怕慢一步,大唐拿南诏国练兵。

  李世民观之,冲着南诏使者微微点头。

  旋即,他凝眸瞥向神色陈杂的禄东赞,高句丽使者,声若洪钟的说:唐军乃正义之师,仁义之师,以护国安邦为己任。南诏与大唐交好,理当加强使臣来往。

  不过,任凭赵牧,苏定方怎样演义,终究皆是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朕以为,神武军军威尚未爆发,唯有战火延绵的战场,才是他们大展拳脚,展露自我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神武军。禄东赞,你们觉得朕说的对不对?

  这话。

  谁敢驳斥。

  若不对,他们的国家立刻成为神武军的磨刀石。

  禄东赞等人面色严肃,凝重。

  听李世民言语,分明有作战的念头。

  高句丽使臣余光瞥了眼旁边杀气凛冽的神武军,望向气定神闲的赵牧,再看向大唐舵手李世民,不做半点犹豫,踏步出列说:天可汗威武圣明,外臣以为两国理当和平相处,高句丽愿与大唐世代交好。

  唐军兵锋锐利。

  即使高句丽修筑千里防线。

  在这等强横唐军面前兵推之下,也许根本没有一战之力。

  与大唐交恶,分明嫌死的不够快。

  何况,所有使臣中,独独高句丽体验过唐军兵锋。

  两次作战,高句丽葬送十余万锐士。

  导致国力衰退,军力锐减,高句丽从上到下多惧怕大唐,关键害怕赵牧。

  禄东赞不愿服软,奈何李世民凝眸盯着他。

  今日不作出承诺,他担心阅兵结束,战火蔓延到吐蕃,手臂抱腹躬身说:外臣禄东赞代表我王祝福天可汗龙体安康,吐蕃愿与大唐世代友好。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何况吐蕃尚未统一,怎敢招惹这等雄武的兵锋。

  既然没法挑战,唯有选择示弱。

  观之,高昌国等使臣,纷纷躬身行礼称臣。

  纵使内心不服气,也不敢公然说出来。

  李世民满意的颔首:诸卿不必见外,唐军乃仁义之师,纪律严明,绝不恃强凌弱,朕提议,各国之间加强贸易往来,边境设立商榷通商,促进边境经济发展。

  禄东赞等齐刷刷望向李世民。

  这等冠冕堂皇的话听着好听,谁信谁死得快。

  想来渭水之盟时,李世民也向颉利这么说。

  结果呢,一转身唐军挥师北上,灭掉突厥,擒获颉利,不知颉利为李世民表演舞蹈时,是否后悔过渭水之盟退兵的决定。

  契丹勾结高句丽,图谋塞北霸主,当然死有余辜。

  奚族与大唐长期保持友好,结果硬生生让赵牧领兵灭之,死的冤枉啊。

  作为番邦小国,与大唐保持友好往来,促进经济发展自然好,前提也要提防大唐,提防唐军。

  毕竟,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

  作者有话说:

  小年夜快乐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2.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3.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4. [历史军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5. [历史军事] 火烧乌巢?我转身烧了曹操大本营
  6. [历史军事]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7. [历史军事] 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
  8. [历史军事] 穿越枭雄
  9. [历史军事] 大明,从澳洲开始
  10. [历史军事] 夙志
  11.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12.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13.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14.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15.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16.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17.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18.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19.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20.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21.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22.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23.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24.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