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第451章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第451章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赵笔直的身躯站于屏风旁。

  昂首挺胸,自信满满的竖起三根指头:吾有三策。

  那三策?

  李世民好似热锅里的蚂蚁,恨不得打死赵牧,这时候还故意卖关子。

  你倒是说啊。侯君集催促。

  赵牧面色淡定,直言说:欲灭高句丽,必先解决补给线,此事不难,但耗费时间。

  说着,他指间重重敲着行军地图说:诸位,东北不光有高句丽,也有韦室,靺鞨,铁利等部落,我观诸将求战心切,干脆攻占此处。

  晋国公,东北苦寒,多为不毛之地,没必要浪费时间吧。李道宗说。

  文盲。

  赵牧鄙夷的说:这不怪伯父,过阵子,百官去骊山书院补补地理课,肯定改变对东北地区的固有印象。看書溂

  说正事。李世民呵斥。

  赵牧滔滔不绝,道出自己的建议:高句丽沿着山脉修筑防线,等于画地为牢,但西侧为广袤肥沃的平原,比关中地区更大,更富饶,灭韦室,靺鞨,铁利等部,这片区域归大唐所有。

  朝廷推行屯田制,募集河北道百姓去屯田,不出三年五载,此处定成为千里粮田,再战高句丽,漫长的补给线问题迎刃而解,即使有小瑕疵,已不足以导致全军覆灭。

  另外,粮食大丰收,避免河北道百姓起义,勉强算是一石二鸟。

  屯田?

  李世民轻声嘀咕。

  以前他以为东北苦寒,不宜农耕,故而从未考虑屯田之事。

  今赵牧提起,瞧着他信心十足的样子,分明胜券在握。

  这是个好主意。房玄龄说。

  百官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张亮走到赵牧身旁,低声说:晋国公,你别诓骗陛下啊,屯田是不错,但你未考虑气候问题,东北寒冷,冬季冰冻三尺,招募百姓屯田,冬季容易冻死人啊。

  尉迟恭驻兵辽东,他去后没少听对方发牢骚,咒骂冬季苦寒的气候。

  咳咳...

  李靖抱拳轻咳。

  百官望去,李靖说:晋国公已有考虑,某率军远征吐谷浑前,晋国公建议某带回来一类植物,目前,我府内存储数百斤种子。

  呃...

  百官错愕的望向赵牧。

  听李靖所言,赵牧似乎早着手处理灭高句丽。

  唯独李世民面色低沉。

  赵牧,执掌十余万精兵,李靖,担任兵部尚书,私下里密谋,他竟然毫不知情。

  所幸他们没有异心,不然长安危险万分。

  他瞥了眼赵牧,再望向李靖,不悦的询问:何物?

  禀陛下,晋国公称之为棉花,据说特别保暖。李靖躬身汇报。

  棉花?

  李世民闻所未闻。

  不对...他早年听赵牧说起过。

  狐疑的询问:赵牧,此物行吗?

  赵牧轻笑说:单靠棉花,时间上来不及,幸好北疆牛羊多,派百姓放牧,加之各地作坊,必能制作海量的棉衣。另外,水泥,红砖建房,火坑保暖,御寒问题基本解决。

  若朝堂减税,兵勇百姓立足于东北,即为灭高句丽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也行吗?

  以前只觉得赵牧是自己享受,连带造福于民,孰料适合于东北。

  但李世民哪知晓,火坑起源东北,后推广于北方。

  一时,李世民瞥向文武百官:何人愿去征战,屯兵,屯田?

  陛下,臣愿前往?张亮毛遂自荐。

  见状,段志玄抱拳说:陛下,臣愿望。

  陛下,末将愿望。侯君集请战。

  李道宗,李孝恭,程咬金,张公瑾等纷纷请战。

  李世民托腮思索,一个萝卜一个坑,侯君集剑指高句丽肯定不能去东北,片刻说:段志玄,任河北道北行军大总管,领河东一万左卫兵勇前去屯兵,修建军堡,张亮任平虏大将军,领两万右卫征战,灭韦室,靺鞨等部。

  喏。

  二将领命。

  这时,赵牧叫道:段将军,张将军,切记,靺鞨人靠不住,断不能招降。

  若他记得没错,靺鞨人出卖李世民,三千兵勇惨遭李世民活埋。

  这对于北征高句丽时,欲彰显大国仁义、王者风范的李世民而言,绝对不可思议。

  谢了。

  二将抱拳答谢,快步而去。

  这时,李世民追问:赵牧,再说说剩余两条策略。

  剩余皆为名牌,兵法曰,攻心为上,攻城为下,高句丽内精诚团结,隋炀帝肯定干不过对方,若出现重量级的带路党呢,高句丽内部瓦解,是故,必须设法收买高句丽臣子,最好是高官。此为其二。赵牧进言。

  萧瑀询问:晋国公,何为带路党。

  叛徒啊,譬如郭开献计杀李牧。赵牧慵懒的说。

  闻声,李世民白了眼赵牧,不得不说这计策不错:小子,你够阴险啊。

  陛下切勿乱说啊,我行得端坐得正。赵牧怼回去。

  第三条呢?李道宗询问。

  赵牧慷锵有力的说:第三条,不管高句丽把城墙修建的多坚固,我依然有办法破坏,所以,我提议,不光不要否决对方,还应该支持对方修建。

  高句丽修建防线,把唐军拒之门外,必然对南面的百济,新罗用兵。

  是故,朝廷理当派者出访,百济,新罗,支持两个邦国抵抗高句丽,加阔消耗高句丽的力量,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

  呃...

  百官闻声,只觉得赵牧计划把高句丽往死里弄。

  这三条建议执行妥当,高句丽像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了。

  但对于赵牧破城利器,百官心生怀疑。

  李道宗正色说:晋国公,此事不可儿戏。

  对,何物能破开固若金汤的城墙。李孝恭询问。看書喇

  赵牧朗朗大笑:改日,改日给诸位伯父示范,总之,此事不成问题。

  见状,李世民拿定主意,走上玉阶,坐回龙椅,高声宣布:目前,非征战高句丽的时候,既然高建武作茧自缚,画地为牢,理当支持,至于城墙,既然赵牧说有主意,肯定有主意,大家拭目以待,到时候,好好瞧瞧他神兵利器。

  李靖,兵部发诏令,调郭孝恪去辽东,命尉迟恭回长安复命。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