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第311章 终究是一人抗下了所有

第311章 终究是一人抗下了所有

  赵牧提出的建议,常让他耳目一新。

  今提出的科举方案,除商人入仕让他难以抉择钱,整体建议挺符朝廷的情况。

  王珪等官吏却越听越惊骇,商贾入仕,前所未有啊。

  一时,各自快速思考驳斥策略。

  想到这么多。

  赵牧没有长篇大论的叙述,仅轻描淡写的回答,饶有兴趣的反问:陛下,有何补充的?

  你考虑的周全,显然比朕考虑的更长远。李世民不吝夸赞,面色带笑说。

  毕竟赵牧提出的方案,涵盖文武经济商业等,比前朝更进一步。

  陛下,商贾考科举,此乃前所未有之事,胡闹,简直胡闹,陛下三思。王珪高声驳斥,他被迫做出让步赞同推行科举,让寒门参与朝政,但不代表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出入朝堂。

  没错,士农工商,商贾身份低下,怎能参与科考呢,更该严禁出入朝堂,微臣不建议商贾考科举。魏征说。

  魏征临时改变主意,支持商贾参与科举,顷刻间,适才势弱的世家官吏,仿佛死灰复燃似的,各个像打了鸡血斗志昂扬。

  臣附议。

  臣附议。

  陛下,商贾入仕的确有待商榷。长孙无忌谨慎的说。

  历朝历代,商贾身份低下,冒然允许商贾参与科考,必然打破士农工商的平衡,引起大动荡。

  房玄龄,杜如晦,内阁左右两名仆射没有表态,他们相信赵牧的眼光,但商贾入仕途前所未有,利弊难料。

  赵牧密切留意朝堂变化。

  草。

  魏喷子,长孙老乌龟竟然反水了。

  唉!

  终究是自己一人抗下了所有。

  赵牧轻叹口气,依旧斗志昂扬,抱着朝笏向李世民说:陛下,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从未出现科举,前朝顺应时代推出科举制,难道大唐不该与时俱进吗?若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必然固步自封,画地为牢,跳不出历朝历代几世而亡的规律。

  唐时,科举尚未定型,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几乎任他打扮,所以赵牧希望改变后世文举为主的科举。

  诸卿,赵牧所言有理,前朝能革新,大唐照样能。

  李世民最在乎外人把他与相提并论,他坚信自己肯定比杨广做的更好。

  不伤及国本时,他支持赵牧的革新策略,希望聆听赵牧各类与众不同的建议。

  陛下,此言无理。

  魏征掷地有声的公然和李世民唱反调。

  侧首盯着身旁的赵牧:中书令,商贾人仕,绝非良策。

  呵呵...

  赵牧蔑笑两声:伯父,为何商贾不能参与科举呢,与他们相比,伯父更精通经济或更善于理财吗,商贾入仕更能理清各类经济关系,促进大唐壮大。

  魏征急了,厉声说:商贾参与科举,容易造成政商勾结。

  伯父以为刑部,吏部是摆设,或吃素的吗?再者说,朝廷明文规定,官吏不得经商,连我自己也逐渐把业务交给家人。何况世家照样敛财,权钱勾结。

  这是朝廷法令不足造成的后果,而非缘由,伯父莫要本末倒置。

  这...看書喇

  魏征结结巴巴。

  见状,赵牧趁势说:以往历史证明,九品中正制加速世家崛起,已经不适合大唐。目前朝廷需要新的选拔人才机制,而科举制处于摸索阶段,目的为朝廷选拔各类贤能,这个过程中自然遇到各类问题,我等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伯父与诸位同僚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吗?

  说得好。

  杜如晦朗声赞赏。

  徐徐出列打量着百官,底气十足的说:目前,朝廷的确需要新的选拔人才机制,不论好与坏,我等该尝试尝试,若行之有效,理当长久坚持,若出现瑕疵,尽快弥补。陛下,臣支持中书令。

  陛下,臣附议。

  一直处于看戏状态的武将中,李靖抱着朝笏而出。

  陛下,也许中书令说的没错。

  魏征神色勉强的说,他领教过赵牧的厉害,赵牧有各类义正言辞的理由回应他,单论喷,赵牧才是不折不扣的大喷子,这一点他自愧不如,关键赵牧喷的有道理。

  此时对喷,他绝对喷不过赵牧。

  杜如晦,李靖两名重臣双双支持赵牧,加之赵牧声称科举处于摸索阶段,他一时苦无良策。

  李纲,王珪,韦挺等见魏征落败,不再上前自取其辱。

  文臣武将代表皆赞同,李世民一锤定音宣布:克明,道宗,按赵牧的说法进行,不管行不行,总该试试,若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今后还怎样治国。

  喏!

  杜如晦,李道宗领命。

  李世民犹豫片刻,起身走到玉阶前询问:赵牧,你以为谁来编撰《世族志》比较妥当?

  禀陛下,虞世南,陈叔宝,杨师道,外加萧阁老,他们身份尊贵,编撰最有权威。若他们以权谋私,公然把五姓七望列在最前端,世家问题该继续整顿。赵牧语气很平和,却参杂几分威胁的味道。

  毕竟除虞世南外,剩余四人皆为前朝皇族,声望不比世家差。

  若甘于把世家排在最前面,事情该说道说道。

  李世民托腮思量着,赵牧所言已经够直白了:虞世南考虑科举出题之事,剩余四人编撰《世族志》。

  喏!

  几名官吏领命。

  李世民起身向屏风后走去,姚公公见状宣布:退朝。

  恭送陛下。

  百官躬身送别。

  等李世民离去,萧瑀猛然冲到赵牧旁,厉声说:中书令,你公然针对世家,今非娶老夫孙女不可。

  阁老!

  赵牧叫了声。

  消弱世家与迎娶女子半毛钱关系吗?

  当即,他计划溜之大吉。

  熟料王珪,李纲,韦挺等纷纷涌上来,从四面包围住他陆续提起婚嫁之事。

  赵牧着实无奈,不得已高呼:陛下。

  韦挺等转首望去时,赵牧游鱼似的冲出人群,脚底抹一般溜之大吉。

  哼。

  跑得了和尚,跑得了庙吗?萧瑀望着赵牧背影怒哼。

  没错。

  王珪等官吏附和。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2.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3.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4.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5.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6.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7.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8.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9.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0.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1.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2.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3.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4.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5.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6.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7.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8.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9.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0.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1.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2.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3.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4.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