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汉家天下> 第507章 关于北塞(一)

第507章 关于北塞(一)

  这些天总在大宴群臣,酒喝的多了确实伤身。

  刘荣笑着拨了下她的青丝,没有再饮。

  看着眼前如此贤淑的陈娇,刘荣微微一笑。

  如今周亚夫挂冠,这太尉一职如何安排,还有战斗力最为彪悍的北军,交付何人处理,便成了难题。

  韩安国资历够,战功也够,不过私心却是太重。

  背后小动作不断。

  相较于周亚夫的孤寡,精明的韩安国却是在边关没少收拢人心。

  “陛下可是有心事?”

  陈娇将脸凑在刘荣跟前,两眼好奇询问。

  “皇后觉得,朕要是任用这蓝田侯为太尉如何?”

  刘荣捏着陈娇的脸庞,笑着询问。

  陈娇娇媚一笑:“这问题您可别问臣妾,这后宫呀可不能干政。臣妾只管为陛下照管好后宫,做您的贤内助。”

  “旁的事,臣妾可不敢插言。”

  刘荣闻言笑笑,忍不住轻啄一口,甜丝丝的确实比酒要美味多了。

  “煜儿最近学业如何?”

  刘荣换了话题,没有再问。

  陈娇羞红了脸颊,嗔怪一声坐在刘荣身旁为他夹了块鱼肉。

  “煜儿最近学业越发精进,卫夫子可是常常夸赞煜儿,天资聪颖呢!”

  说起自家孩子,陈娇可是骄傲的不得了。

  刘煜不但聪明,过目不忘,还经常能举一反三。

  两个先生对他,赞不绝口。

  “待煜儿今岁诞辰过后,朕想让他换个地方继续学业,皇后以为如何?”

  眼中露出些许震惊,手中的筷子抖一下,陈娇兀自镇定:“不知陛下,想让煜儿去哪里学习?”

  “你知道,先帝还在世时,将这居舍更改到了大汉学院。”

  “东宫虽然还保留了下来,煜儿在那进行课业虽然也可以,可也容易固步自封,难有大的长进。”

  “朕,准备让这小子去大汉学院,和学子们一同学习。”

  “你看如何?”

  听到这话,陈娇心中立刻火热起来。

  大汉学院,校长一职一直是陛下兼任,培养出来的都是天子门生,今后朝中的肱骨之臣。

  陛下让煜儿入住学院居舍,岂不是拿他当太子培养?

  心里美滋滋的,陈娇压着心中的喜悦,轻轻点头:“此事全凭陛下做主就是,臣妾听陛下的。”

  “既然皇后没有意见,那就这么说了。”

  刘荣将她搂在怀里,抚着她的后背,轻声说道。

  “太皇太后那…会不会舍不得?”

  刚才只顾着高兴,现在确定下来,陈娇反倒担心起来。

  毕竟,刘煜可是老太太的命根子,要是让老太太看不着煜儿,那还不得大发雷霆呀!

  不以为意笑笑,刘荣对她说:“放心吧,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比你想的要看的深远的多,她老人家,不会反对的。”

  “而且,将来煜儿不单单也在学院学习,朕还会让他不时了解民生。作为汉室天下的皇子,整天呆在宫里怎么能行?"

  "朕的皇子,可不能只在宫中,书本上了解世事。”

  “还要亲身经历才行。”

  大汉王朝如今正当强盛,盛世之下,难免有阿谀奉承之辈。

  刘荣可不想今后,刘煜被臣子的吹捧中生活。

  把玩着刘荣的鬓角,陈娇心里美滋滋的:“臣妾听陛下的。”

  …

  翌日清晨,旭日初升。

  未央宫中,群臣个个喜气洋洋,面带笑容。

  匈奴被击败,朝廷夺得了广袤的疆土。汉室天下,从此以后在周边,再无敌手。

  怎能让人不为之庆贺?

  “陛下德比三皇,功盖五帝…”

  只手往下一压,刘荣笑着示意正滔滔不绝拍马屁的袁盎,可以停下来了。

  “司马法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忧。”

  “朕觉得此话,说的非常有道理。”

  “现在,诺大的疆土打了下来,可是居安思危,咱们的老邻居匈奴人,可不会让咱们白白的占据这广袤的疆土。”

  “所以,朕看弹冠相庆为时尚早。”

  “朕决议,在占据的疆域,开始筑城,建筑防御工事,抵御将来匈奴人可能的攻势。”

  扫视殿内,刘荣看向窦婴。

  “丞相。”

  窦婴手持笏板,起身离塌,

  “臣在。”

  “朕令你调派庶民,移民实边一事,做的怎么样了?”

  窦婴从袖中掏出写好的奏本,拱手一礼:“禀陛下,臣会同丞相府以及有司官员,已经梳理大概,条陈据奏,请陛下御览。”

  单丘见状,连忙从侧走下御阶,接过奏疏。

  递给刘荣。

  刘荣翻看几下,点点头:“北塞不比汉境,条件是苦了些。朕知道,百姓们故土难离,心里多少都有点舍不得离开。”

  “这样,朝廷发布一檄榜文,凡是愿前往北塞的良家子,朝廷皆补助一万钱,牛羊若干。”

  “为百姓所用。”

  “陛下,”窦婴手中笏板一抖,连忙劝谏:“每户一万钱,是不是多了点?”看書溂

  牛羊不是问题,那玩意儿北塞有的是,可是这每户一万钱,确实太多了点。

  刘荣不以为然笑笑:“百姓前往北塞苦寒之地,为我大汉筑城移边,朝廷稍作补偿,还是应当的。”

  “这笔钱,不能省。”

  大汉虽然打了几次大仗,花费了些钱财。可是文景两代的积蓄,基本上都没动。

  因为,朝廷将盐铁,尤其是各地的铜矿收归朝廷之后,收入以倍增,根本就花不完。

  再者,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虽然没有大炮,大汉打仗,从来不是亏本的买卖。

  仅仅一个河西走廊的收益,就足够支撑此次在北塞筑城。

  钱,并不是问题。

  现在只需要先在北塞筑城,扎稳脚跟,那么就可以开展下一步行动:

  在北塞建立互市。

  互市一开,那么朝廷的收入立刻就会激增。

  毕竟,专营的买卖,哪有赔钱的道理?

  跟在后面的商人,不过能跟在朝廷后面赚些小钱罢了。

  关于国库的情况,窦婴也是心知肚明。只是历来的习惯,让这位节省了一辈子的大汉丞相,有些舍不得而已。

  不过,刘荣都这样说了,窦婴也不好再劝。

  “臣遵旨。”

  筑城的事敲定,剩下的便是驻军。

  保障北塞的安全。

  想到这,刘荣目光看向坐在那表面看似风轻云淡的韩安国。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3.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4.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5.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6.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7.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8.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9.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0.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1.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2.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3.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4.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5.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6.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7.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8.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19.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0.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1.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2.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3.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