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汉家天下> 第175章 朕要普及全国教育

第175章 朕要普及全国教育

  “如何是好?”

  “高祖举孝廉,是要以天下淳孝之人,为表率,使其为官清廉,教化一方。”

  “有才无德者,不用也罢!”

  卫绾转身,眼中带着戏谑:“依你之言,朝堂之上,众位公卿,皆是清廉之人?”

  “这是自然!”

  “那请问,廷尉曙不时接到举报,朝堂之上,多有贪腐,这又该如何说?”

  “执法者不能守典,龟玉毁于椟中。”

  “就是洗马口中所说,有德之人。”

  “干的好事!”

  “朝廷之中,谄佞小人,贪腐之辈丛生,有【德】者,当真过的很自在!”

  “陛下想要荡清寰宇,还天下有抱负,有理想,有才华之人以施展才能之所。”

  “为我大汉,立不朽功名。”

  “怎么就不行?”

  窦婴心里清楚,皇上这是要逐步改变朝廷现有的黄老之政,黄老之臣。

  一批人进来,另一批人,就得出去。

  没人愿意,让出位子。

  所以,就有争执。看書喇

  不过,黄老之臣,不过是在无奈挣扎罢了。

  因为,当今天子,不是先帝。

  更不是,想要天下安安,四海清平的天子。

  而是大有为之君。

  想要有为,就须恩泽天下。

  看起来,一部分窦家人,退出朝堂,不可避免。

  然而,受到太皇太后所托,窦婴还得为窦家人,在朝堂之上谋求足够多的话语权。

  想到这,窦婴再次开口:“陛下想要大试天下,以才华衡量人才。”

  “臣,斗胆相询,何人可以参加?”

  “考试试题,以何学派为准?”

  刘荣笑着看向窦婴,心里感叹道:

  到底是丞相,脑子转的快。

  明知不可为,便快速调整战略。

  不过这事儿,没必要藏着掖着。不妨,明告他们。

  “诸子百家,朕并不排斥,只要是利于治国,朕都会启用。至于试题…”

  刘荣沉吟片刻,说道:“以强国为要。”

  窦婴恍然,明白了刘荣的意思。

  皇上这是摆明了,要听话的,有才华的。

  至于学派,根本就不重要。

  皇上这是,以朝廷公器为饵,让天下学派去争。

  这样也好,起码,窦家人还可以在朝堂留有一席之地。

  皇上,并未赶尽杀绝。

  完全,弃之如敝履。

  窦婴长揖一礼,道:“臣,赞同。”

  丞相带头表了态,宣室内其他窦家人,也不是傻子,纷纷起身跟着表态,表示赞同。

  刘荣点点头,意味深长看了眼窦婴,朗声说道:“既然诸公同意,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以后朝廷选才,就用大试的方法进行。”

  “朕看,就叫它科举吧。”

  听到这话,最开心的,莫过于卫绾王臧等人。

  儒家,大兴有望!

  刘荣扫视殿内,又撂下一个重磅炸弹:“少府纸张的不少,给我大汉子民,学习圣人之道,开启了条件。”

  “朕的意思是,由朝廷出资,在全国建立造纸处,并开设学堂,开启民智。”

  “让百姓识字、明理,让百姓都可以参与科举。”

  “为我大汉增砖添瓦。”

  “诸公,以为如何?”

  开启民智?

  这不行吧?

  庄青翟站起身:“陛下,您要举行科举,量才取士,臣等可以理解。这,毕竟是为了大汉。”

  “为了让饱学之士,有施展才华之所。”

  “可您要是在全国,办学堂,就大可不必。”

  “老子曾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民智若开,恐多生心怀不轨者。”

  “陛下,三思。”

  作为统治阶级,自然希望百姓听话,越蠢越好。

  蠢笨之人,不会想其他。

  只知遵守本分。

  要是人人都聪明,反而不好治理。

  毕竟,天下的道理,不过就是在那几个,手握笔杆子的人手里。

  刘荣心里好笑,当然知道他指的是什么。

  愚民当然可以,便于治国。

  使天下安定。

  不过,弊端丛生。

  底层人民不能明智,分辨是非,地方上,就容易把控局势。朝廷的诏令,得不到很好的传达。

  对于朝廷,没有丝毫裨益。

  有了邸报,百姓再开启了民智,朝廷的诏令,就可以上行下效,很好实施。

  不会再给人,以可乘之机。

  刘荣心里很清楚,自己虽然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御极八荒六合。

  这天底下,土皇帝,不知几何。

  在长安自己说了算。

  到了底下,曲解圣意的,大有人在。

  普及知识,开启民智,很有必要。

  刘荣看着他,认真说道:“卿以为民之所以难治,是因为聪明人越多,就越难以治理。”

  “朕以为不然。”

  “百姓纯朴,明智,知礼。”

  “心中有公心,胸中有正气,才是朕所希望的,才是大汉所希望的。”

  “再者,堵不如疏,这个道理,很久以前,先圣先贤,就已经为我们阐明。”

  “朕,希望朕的百姓,以天下安危为己任,以匡扶社稷为抱负。”

  汲黯无奈,知道阻止不了他,只好从侧面劝说:“在全国建立学堂,花费恐怕将如同流水一般。”

  “得不偿失啊。”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刘荣不为所动,说道:“再说了,大汉历经几十载,府库充盈,并不贫穷。”

  “办学堂,足够。”

  “这是利天下的大事。”

  “更是大汉的基石。”

  “没有因为节省,就不办的道理。”

  “先生,你这话,说不过去呀。”

  办学堂,看似吃亏,回报较低,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

  往长远看,不吃亏。

  ……

  是夜,梁国睢阳城。

  梁王刘武因病故去,朝廷收了梁国兵权,又将封地一分为四。刘买没有实权,只能往宽处想。

  刘买喜好诗赋,便每日,邀数名士子,饮酒作乐。

  廖以打发时间。

  王宫大殿里,唱和之声,不绝于耳。

  “列卒满泽,罘罔弥山,掩兔辚鹿,射麇脚麟…”

  “先生一篇子虚赋,名不虚传。寡人每每读之,愈加钦佩。”

  刘买饮了一觞酒,大声唱和过后,晃悠悠看向司马相如,满是欣佩之色。

  司马相如同饮一觞,谦虚行了一礼,摇摇头。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3.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4.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5.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6.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7.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8.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9.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0.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1.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2.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3.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4.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5.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6.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7.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8.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19.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0.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1.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2.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3.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