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汉家天下> 第96章 办学之争

第96章 办学之争

  周亚夫抱怨的声音,正好让推门进来的夫人鄢如萱,听了个一清二楚。

  (原谅我实在不喜欢美人心里的雪鸢,自己起了个名字)

  鄢如萱进门后,来到周亚夫跟前,默默为他盛了觞酒,转过头对周阳说道:“我儿先去读书,先生在那已经等的焦急了。”

  “父亲大人想要递交辞呈,此刻孩儿怎能读的下书?”

  鄢如萱杏眼微微一瞪,周阳本来还想再说,见到母亲如此,撇撇嘴没有言语,悻悻的走出房门。

  两手将酒稳稳端起,鄢如萱半蹲下来,含情脉脉看向周亚夫,双手递上。

  虽是老夫老妻,鄢如萱此举,依旧让周亚夫怦然心动。

  天大的烦恼,在这一刻,都消失殆尽。

  接过羽觞,周亚夫掩袖一饮而尽,饮罢,叹了口气:“也就是夫人你,不惹老夫生气。”

  鄢如萱嫣然一笑,柔声道:“夫君是万人敌的大将军,曾经提领大汉军队的太尉,如今三公之首的丞相。”

  “自然不会因为一点挫折,一些小事,闷闷不乐,做出荒唐的举动来。您说,是吧?”

  鄢如萱抚媚一笑,捂着嘴眨眨眼道。

  周亚夫顿时心生豪迈,挺直了腰杆,朗声说道:“那是,那是!”

  “我周亚夫是何人?哪个不知,谁人不晓?战场上气吐万里如虎,无人可敌。”

  “这些许小事,更不在话下!”

  “夫人,说得对。”

  “明日,为夫就按照陛下的意思,好生学习,如何当好一个丞相。”

  鄢如萱见他做了保证,不再耍小孩子脾气,这才问道:“夫君今日不快,想来是有事,不知可否与妾身说说?”

  “就当,找个人一述心中块垒?”

  周亚夫哈哈大笑,扶起鄢如萱,拉着她的手道:“夫人要听,为夫自然愿与夫人分享。”

  说着,顺势将她搂入怀中,慢慢将今日之事道来。

  鄢如萱听完,轻轻锤了他一下,撒娇般嗤嗤笑道:“夫君你也真是的,都上任七日了,还不知其任。”

  “朝廷上下忙碌异常,丞相尤甚,您却跟个没事人似的。皇上他,不训斥您训斥谁呀!”

  周亚夫老脸一红,搂的更紧了,佯怒道:“好啊,老妻你也开始嫌弃为夫了。唉,从此以后,老夫是孤家寡人喽。”

  用手在他胸口画着圈,鄢如萱为他分析:“谁嫌弃你了,你呀这是该思虑的不思虑,不该思虑的瞎琢磨。”

  “夫君你想啊,为何陛下要让你做丞相,又免了陶青,还谁都不叫非让你去陪太子去细柳营?”

  “为何?”

  周亚夫满脸不解,问道。

  鄢如萱叹了口气,白了他一眼,道:“陛下这是自觉天不假年,害怕突然像太皇太后那样,突然泰山崩,撒手人寰。”

  “到时候,太子面对诺大一个国家,如何处理?”

  “陛下他,这是在安排后事呀。”

  “而您,很有可能就是陛下心中选定的,托孤之臣。”

  “可你呢?”

  “事事都跟陛下、太子对着干,你说陛下能放心吗?”

  “不敲打敲打你,太子殿下以后,怎么用你?”

  周亚夫哑然失笑道:“原来是这样,说来陛下也是的,旁的人他不了解,还不了解我周亚夫吗?”

  “老夫对大汉,对陛下的忠诚之心,陛下应该最清楚不过才是。”

  ……看書喇

  太子居舍,丙殿。

  刘荣回到居舍,找来窦婴以及韩安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两人。

  窦婴沉思良久,方才开口:“太子殿下初心,是好的。纵观历代,都无人曾想过办这么一所官学,选拔人才。”

  “不过,臣觉得建立培养武将的学堂,并不着急。不若,先建立一所教授读书人的学堂。”

  “可能,更为妥当。”

  韩安国摇摇头,并不赞同:“窦太傅此言差矣,边境地区匈奴不时骚扰,正迫切需要懂兵略的将才。”

  “毛之不存,皮将焉附。”

  “没有边关将士用命,大汉子民安全得不到保障,就算是书读的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窦婴反驳道:“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朝廷上只有先培育出一批有头脑的谋划之才,管理好国内大小事务,后方得以稳定,边关将士才能更好的作战,保卫大汉。”

  “这是国之重器,怎会无用?”

  韩安国坐直了身子,肃穆道:“百家之学已争鸣数十载,至今仍未争出个高低。”

  “敢问窦太傅,若是建立学堂,该以哪家言论为先?如何教导?”

  “总不能百家言论齐鸣,一同教导吧?”

  “再者,就算陛下同意如此办学,诸子百家之人,恐怕也不会愿意。反而会争执不休,最后愈演愈烈。”

  “重回先秦百家争鸣。”

  “真到那时,如何收拾?”

  得,这还没开始呢。

  文武之争,就已经开始了。

  窦婴韩安国之辩,正是刘荣所担心的问题。

  现在的大汉,真实的情况而言,不是说像后世一样,规定好课程,进行教导就可以了。

  所谓羊无头不行,贸然修建学堂,恐怕还没开始,底下就能吵翻了天。

  除非,以一己之力,罢黜百家,独尊一家之言。

  不然,想要他们共处一室,进行教导,难如登天。

  哪怕再往后几百上千年,也不过是因为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效果使然。

  举孝廉也好,科举也罢,主考的,就是儒学。

  这件事,不能急,得慢慢来。

  一来,刘启身体不好,经不起折腾。

  二来,众人皆知,窦太后喜好黄老,无为而治。此事道出,黄老之学必为国学。

  这,不是刘荣想要看到的结果。

  其三,刘荣还并未领政,人轻言微。话说出来容易,当不了家做不了主,又有什么用?

  综上所述,现在办一个教授武将的学堂,最为合适。

  因为,阻力最小。

  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垮的大了,容易扯着蛋。

  刘荣笑着挥手示意,让他俩别再纠结,先讨论这件事再说。

  “两位先生所言,皆是真知灼见。”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3.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4.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5.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6.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7.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8.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9.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0.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1.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2.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3.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4.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5.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6.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7.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8.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19.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0.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1.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2.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3.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