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汉家天下> 第68章 忆往昔峥嵘岁月

第68章 忆往昔峥嵘岁月

  刘荣万没想到,一篇将进酒,惹来这么多人的追捧。

  看着底下状若疯魔,言之凿凿想要为自己斟酒的大臣,刘荣心里是拒绝的。

  才大醉了一场,这时候要是松口,估计醉的会比上次更厉害。

  不行,说什么都不能同意。

  还没来得及开口,刘启的声音传了过来。

  “休得胡闹!”

  刘启一声爆喝,底下想要斟酒的大臣顿时清醒了不少,连忙低下头,不敢言语。

  “身为朝廷命官,大汉重臣,在这吵吵闹闹劝酒,像什么样子!”

  劝酒的人,头更低了,刚才光顾着想要为太子斟酒,却忘了这里不是喝酒的地方,纷纷开始请罪。

  “臣等一时失态,请陛下宽恕。”

  克制住没劝谏的大臣暗自庆幸,没克制住的后悔不已。

  在刘启面前劝太子饮酒,这不是吃饱了没事干,纯粹找刺激吗?

  而诸侯各王互相交换了下眼神,开心吃起了瓜。国内的大小事务都插不上手,权利被刘启收了回去,交给了国相。

  现在每天唯一感兴趣的,就是找乐子。

  刘启虽然进行了申饬,却没有一点生气的样子,只是淡淡的让他们起来,而后,看向刘武。

  刘启灼灼目光,深深刺痛了本就形单影只的刘武。刘武冷哼一声,把头转向一边,并不理会。

  眯着眼笑笑,刘启收回目光。

  底下大臣低着头没注意,刘荣全程都看了个清楚。

  刘武最后一丝骄傲,随着刚刚大臣的恭维,彻底被刘启踩到了脚底。

  可怜的娃。

  心底为刘武默哀三秒,随后邪魅一笑。

  虽然现在刘武落败,刘荣知道,刘启针对刘武的动作并不会结束。刘启面对敌人,从来不会手下留情。

  比如: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

  当时,刘恒继位,是为汉文帝。吴王刘濞派太子刘贤,前往长安朝见。朝见期间,刘启听说刘贤棋下的很好,就邀约一起下棋。

  太子相邀,谁敢不从?

  况且,刘贤平素就听说太子棋艺很好,早就想和他较量较量。

  刘贤的太子太傅是楚人,受太傅的影响下,刘贤性情暴躁彪悍,骄横无比。(楚狂人,不是开玩笑的)

  在下棋争子的时候,刘贤对刘启非常不恭敬,刘启大怒,操起棋盘直接把刘贤砸死了。

  刘武刺杀了如此多的大臣,连太子都差点命丧当场。下个棋因为几句口角,都能直接抡死别人的刘启,能放过他那就怪了。

  刘启见刘武还不服气,收回目光后,眼中杀意一闪而逝。

  刘荣见此,知道刘启这是动了杀心了。看了眼旁边的窦太后,顿时觉得最可怜的并非刘武,而是爱子心切的太后。

  唉…

  兄弟俩暗地里的交锋,窦太后看不到,估计也不想看到。

  听见下面没了动静,窦太后开了口。

  “你们这些人,心意到了就行了,别动不动就想灌太子酒。今天是上巳节,太子起了个好头,你们也诵读诵读自己的诗赋,让老身听听。”

  众位大臣,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吭声,谁也没有想要开口的意思。

  太子作的诗赋如此惊艳,堪称一绝,让我们怎么做?

  萤火之光,岂敢与日月争辉?

  见没人回答,窦太后轻哼一声,笑着对刘荣道:“看起来他们是做不出什么好诗赋来了,荣儿啊,再做一篇,让他们瞧瞧。”

  “太后圣明!”

  太后的话刚落,底下的大臣立刻开始恭维。其实也不是恭维太后,而是期待刘荣的新诗赋。

  你们…够了啊!

  抄袭这事儿,一次就行了,再来一次,谁顶得住?

  刘启再次瞟了眼刘武,也开口道:“既然大家都想听听你的诗赋,刘荣啊,你就再做一篇吧。”

  叹了口气,刘荣知道,这是被逼到犄角旮旯了,完全不给退路。

  咬咬牙,不就是作诗吗?

  一首也是抄,两首也是抄。

  太白兄,对不住了!

  刘荣起身离榻,拱手请示刘启:“儿臣有一请求,不知父皇能否应允?”

  做诗赋还有请求?

  有意思。

  “准了,你说吧。”

  “谢父皇,”行了一礼,刘荣真诚的说道:“儿臣不知怎么的,方才突然想我高祖初至汉中之艰难,儿臣想以此为题,不知可否?”

  惦念先人创业之艰难,自无不可。

  刘启点点头,道:“可。”

  得到刘启首肯,刘荣再拜,而后踱步于跬步之间。

  众人不敢打扰,任由刘荣在那沉思。看書溂

  须知,好文章不是片刻之间,就能做出来的。

  时间慢慢过去,不知不觉过了三刻钟。众人虽然等的焦急,迫不及待想要听到像将进酒一样的诗赋,却没人催促。

  忽然,刘荣停下了脚步,开始低声诵读,而后,声音越来越洪亮,传至众人耳中。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

  随着刘荣的诵读声,众人仿佛随着回到了当初那段峥嵘的岁月。

  遥想当年,高祖率先攻取关中,按理来说,当为关中王。但迫于项羽的威视,不得已,拱手相让。

  项羽量小而妒能,将高祖逐至汉中,是为汉中王。千里蜀地,八百里秦川,道路千难万阻。

  高祖领着大军,行至蜀道,缺衣少粮。

  半路逃亡者,不知几何。

  高祖烧毁唯一出入栈道,以示决心,于汉中发奋图强。

  后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离南郑,出定三秦,重新夺回关中之地,为以后决战项羽,平定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没人知道,当时前往汉中,行至蜀道,高祖望着八百里秦川,千里蜀道,是如何绝望。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刘荣诵读完,四周久久无声,有的只是无尽的沉思,只有声声低啜。

  良久,刘启嘶哑着的声音,缓缓传至众人:“高祖几经波折,受尽千难万阻,方才创立了我大汉的天下!”

  “诸公勿忘前师之苦,太子今日作此诗赋,朕当与诸君共勉之!”

  众人尽皆起身,向刘启躬身行礼。

  “与君共勉,不敢稍忘!”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3.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4.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5.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6.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7.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8.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9.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0.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1.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2.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3.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4.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5.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6.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7.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8.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19.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0.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1.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2.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3.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