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汉家天下> 第22章 册封

第22章 册封

  不复来时的紧张,回去时心情大好的刘荣走路都感觉有些飘飘然,甚至差点忍不住想要高歌一曲。

  回到居所,刘荣手里拿着书简,思考着要不要把事情告诉栗姬。

  再三考虑,想想还是算了。

  刚刚回来就派人过去,宫里到处都是眼线,不论派谁过去刘启都会知道。

  再说了,知道消息的栗姬会不会感觉压力没有了,无意间把刘启的想法透露出去?

  刘荣敢拿脑袋担保:她会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册封大典过后再说吧。

  接下来的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册封大典这天。

  外面漆黑一片,太子居舍里灯火通明。

  从丑时初刻起,整个太子居舍就开始忙碌起来。一直忙碌到卯时,才算基本忙完,就等大典开始。

  太常、太仆都派来不少人,连丞相陶青,都专门来了一趟。

  “太子殿下,陶丞相来了。”

  刘荣刚刚穿好冕服,单丘小声禀告。

  丞相不同于其他官员,是大汉的宰相,刘荣亲自开到门口迎接。

  “臣陶青拜见太子殿下。”

  “陶丞相无须多礼。”

  见礼过后,刘荣好奇的打量着陶青,这个敢于劝谏刘启诛杀晁错的直臣。

  陶青,继申屠嘉之后,被刘启一度任命为丞相。

  作为济阴(今属山东)人,陶青身材高大,八尺有余。高大的身材下,却和孔圣人一样,处处透着儒雅。这得益于济阴当地儒学盛行,以及从小的耳濡目染。

  陶青后代里边,也有一人和他不但身材相似,脾性也相同。

  这个人,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

  七国之乱时,人心惶惶,朝廷里议论纷纷。吴王刘濞,楚王刘戊组成的吴楚联军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谋反,天下诸侯一时间摇摆不定。

  在窦太后的私下授意下,陶青虽然知道会得罪刘启,还是和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逼刘启诛杀了晁错,腰斩于市,断绝了吴楚联军的口实。

  经过此事,挽救了朝廷的声誉,使得朝廷可以以义击暴,竖起正义的旗帜。原先摇摆不定的诸侯各王,见晁错被诛,归顺了朝廷。

  可也因此,让刘启记恨上了他。

  天地君亲师,除了天地以及父母,老师在这个时代是最为亲近的人。逼着自己手上沾满了恩师的鲜血,刘启岂能容他?

  不过刘启虽然愤恨,还是有些肚量。让他当了五年的丞相,才被撤去了丞相一职,回家养老。

  这是一个直臣,更是一个铮臣。在国家安危面前,毅然决然,不顾个人安危,冒言直谏,令人倾佩。

  陶青儒雅随和,道:“社庙那里一切准备妥当,臣对这边有些不放心,过来看看。”

  “孤这里一切都好,有劳陶丞相亲自跑一趟。”

  又说了会话,陶青再三叮嘱太常、太仆,关键时刻做好本职工作,别出岔子,这才离去。

  天蒙蒙亮时,开始出发,前往社庙。

  太仆丞早已在太子居舍外置下步辇等候,刘荣出了太子居舍大门,坐上皇帝专属步辇。

  “起驾~”

  太仆丞亲自宣读,步辇抬起后,跟在后面。

  刘荣端坐在步辇上,头戴通天冠,身着冕服,面色平静。看書溂

  太常居左,太仆居右,伴驾而行。

  身后,礼官、太监跟随。

  出行队伍近千人,浩浩荡荡往社庙而行。

  坐在步辇上,刘荣原本紧张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平复下来。

  一道道宫门打开,宫女太监呼啦啦跪了一地,只有手握长戟的禁军,依然挺立,目不斜视。

  皇宫里的禁军,隶属于中央军下面的南军,是大汉绝对的精锐部队。

  守卫皇宫的禁军,每一个都曾为大汉立过战功,战场杀敌。

  好似在云里雾里一般,刘荣只觉得有些身体飘飘然。这种状态很奇怪,思维是清醒的,但却仿佛脱离了身体的束缚,俯视现在的一切。

  每个人的表情、动作,尽入眼底。

  思维如同一个幽灵,在身体边飘荡,肆意遨游在前往神庙的路上。

  不知过了多久,一声长长的礼赞声传来,把思维重新呼唤回身体里。

  “臣等恭迎太子殿下。”

  神庙门口,礼官相迎,跪倒一片。

  回过神下了步辇,礼官起身后分站两侧。感觉脚踩在棉花上,刘荣缓步而行,来到社庙门口时,礼官再次高喊。

  “太子到~”

  刘荣进得社庙,早有百官等待在那。

  社庙高台之上,刘启孑然独立。

  一路登上高台,走到刘启不远处,刘荣躬身行礼。

  “儿臣刘荣,拜见父皇。”

  刘启一脸笑意,朗声道:“起来吧。”

  说完,挥挥手,示意太常开始。

  太常原名为奉常,景帝时改名为太常。

  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九卿之首。属官主要有太史,太乐,太祝,太宰,太卜,太医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诸庙寝陵园。

  “有旨,百官跪听。”

  台下文武百官恭敬跪下,聆听诏书。

  “奉天承运,大皇帝诏曰:朕自登基以来,兢兢业业,如霆如雷。今以祖制,立皇长子刘荣为太子。”

  “保兹诀土,皇命斐改。”

  ……

  “诏书已下,请百官朝贺!”

  百官再拜,朝贺刘荣。

  “拜见太子殿下。”

  接受完百官朝贺,刘启小声对刘荣说道:“跟着朕。”

  说完,朝神庙里面走去。

  刘荣无声点点头,跟在后面。

  社庙里,汉家历代先祖排位林立,供奉在大殿中央。

  高祖刘邦作为大汉王朝的开创者,牌位处于正中间,相较于其他牌位,显得格外庞大。

  父子俩进了社庙,刘启一言不发跪在供桌前的塌上,恭敬行礼过后,缓缓开口。

  “臣刘启,敬告列祖列宗,臣长子刘荣聪明仁孝,可继我大汉天下。今以祖制,臣立长子刘荣为太子。”

  ……

  刘荣跪在刘启身后,听着这个饱受沧桑的天子,向列祖列宗诉说汉家天下,后继有人。

  其实刘启挺不容易的,战战兢兢当了二十几年太子继位之后,听信了书生意气晁错的建议开始削藩。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2.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3.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4.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5.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6.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7.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8.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9.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0.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1.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2.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3.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4.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5.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6.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7.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18.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19.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0.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1.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2.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
  23. [历史军事] 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
  24.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