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841章 工业大发展和四大工业城市

第841章 工业大发展和四大工业城市

  工业化程度的提升,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钢铁产量的提升。

  而钢铁产量的大幅度提升;

  又使得原本金贵的、对农业生产效率有质变提升的铁质农具、脚踏式打谷机等农业生产工具,得以大范围的普及。br>
  这些工具的普及、极大的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也就让百姓们在可以耕作更多的田地的同时、还能有更多的农闲时间;

  可以参与到官府主导的大型工程建设当中。

  工程没有人来做,是不可能完成的。

  再就是科技和工业生产力的进步;

  工业蒸汽机、简易车床、纺织机、织布机、发电机、电报机、电线......

  这些并不是很难、但却局限于理念和认知;

  以至于本该在一两百年之后才会问世的东西,因为朱至澍的到来而提前问世。

  又因为朱至澍的大力推广,使得它们得以大量的生产。

  如今大明已经有了北京、西安、成都、松江府四个大型工业生产基地。

  每一处都有成片成片、一眼看不到头的生产厂房。

  且还各有分工。

  例如西安。

  靠近西域和河套的它,成了纺织业最喜欢落地的地方。

  从西域来的棉花、从河套来的皮毛,都在此处予以加工;

  通过标准1646式100型纺纱机制作成纱锭,或者通过标准1646式织布机直接就纺成了布匹,再售卖到整个大明。

  西安城西、沿着渭水这一片;

  连绵一片都是规划的整齐有序的厂房。

  日夜不歇的蒸汽机轰鸣声喧嚣刺耳,隔着老远就能听到。

  厂房外的码头上,更是无时无刻不停留着一艘艘的船只;

  等着装载产出的纱锭、布匹等,将它们运往售卖地、换成财富。

  这种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得大明布匹的产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但这种提升,在让百姓们都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布匹、穿上衣服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的冲击了现在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妇女们发现自己辛苦织出来的布,不如以前值钱了;

  以至于在纺织这块的收入减少了不少。

  但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代表的是落后生产力。

  占用大量的劳动力的同时、产出还很低;

  使得布匹这种本该最为基础的消耗品,竟然可以作为和金钱一样的硬通货;

  也成了绝大多数百姓都难以企及的奢侈品,以至于许多人连条遮羞的裤子都没有。

  这本就是不对的、本就是要改革的。

  让百姓们能以承受的起的价格买到布、穿上衣服、获得最基本的体面。

  这都谈不上是朱至澍的追求;

  而不是本该就如此的吗?

  而且打破这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还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可以释放更多的人力资源到田地上。

  随着南疆和东北拓土成功、加之战乱导致的人口减少;

  现在大明担忧的不是人口太多、土地不够种。

  反倒已经是人口太少,地没有足够的人种的问题了。

  这也是朱至澍废除‘丁口税’,奖励生育的原因。看書喇

  而当男耕女织的女织赚不到足够的利润的时候;

  女性愿意投入在女织上的意愿自然就少了。

  也就更愿意走下纺织机、走进田地中。

  为大明种出更多机械无法生产的粮食。

  布匹,还是用机械来生产更加的划算。

  反正现在地多得是。

  除了西安的纺织业外;

  松江府的造船业也成为了大明工业发展的代表。

  来自于后世有一个很大的优势;

  那就是具有超越时代性的长远目光。

  例如朱至澍知道,未来华夏最大的造船厂,就是在松江府。

  如今也就可以提前筹划、少走很多弯路。

  所以;

  朱至澍在松江府本身就有的造船工业基础上大力扩建,使得其一跃成为了华南地区最大的造船中心之一;

  比之郑家经营了许久的泉州都毫不逊色。

  而且,扩建的松江造船监命好,正好赶上了大明的‘大航海’时代拉开帷幕。

  如今松江造船监手握大笔的造船订单,每日都忙的不可开交。

  配套造船监的钢铁监、机械监,也由此在松江府设了分点。

  这些大型国有公司的安家落户;

  使得原本寂寂无名的松江府,数年的时间就成为了名府重镇。

  几有与周边的杭州府、应天府、宁波府并驾齐驱的势头。

  除了造船业以及跟随落户的钢铁冶炼、机械制造等工业之外;

  松江府也有很大的纺织产业。

  元明时期,松江棉布就已经很有名了;

  远销高丽和东瀛。

  有‘衣被天下’之称。

  著名的黄道婆,就是元朝时期松江府的人。

  除了棉布之外,丝绸也是松江府、以及周边的苏州府的有名特产。

  有这种先天条件、再加上纺织工业的发展进步;

  二者结合之下,可不起飞了?

  所以松江府一带,还有非常庞大的纺织产业。

  再然后就是成都了。

  作为朱至澍的龙兴之地,即使在朱至澍还都北京之后,成都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

  西南快速发展的那些年,有许多的公司在成都成立并存留;

  例如成都匠造监、成都日化公司、成都玻璃公司、成都纺织公司、成都水泥公司、西南钢铁冶炼公司、成都机械公司等等等等。

  这些公司,构成了成都工业的主体。

  而在还都北京之后;

  作为西南重镇,朱至澍对成都的投入非但没有减少、还有加强。

  不但对原有工业主体继续做大做强,使其能够满足西南几个布政使司、以及南疆新设立的几个布政使司的庞大需求;

  还又新成立了不少工业体系;

  要将成都彻底打造成西南及南疆地区工业中心。

  最后就是北京了。

  还都北京已经数年了;

  最为看重工业的朱至澍,自然不会忘记将北京打造成北方的工业基地。

  登基之后,就将成都匠造监拆出来了好大一部分迁至北京。

  之后匠造监各个工坊的分拆升建,更是让北京的工业大为兴盛。

  再加上数百年国都的老底子、京城效应的加成等等。

  如今北京城的工业已经非常不差;

  比之发展了那么多年的成都都不遑多让,隐隐已经有了反超的势头。

  这四个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已经走出了好几步、有了不俗的成绩的重城;

  用更低的成本,生产出了小农经济时代,怎么也无法生产出来的海量产品。

  在改善大明百姓的生活水平的同时;

  也在不断的增强着大明的国力;

  不断的推动着大明迈上更高峰!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