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832章 五歌姬案

第832章 五歌姬案

  临近年关的西安城,发生了许多广为人知、津津热道的事情。

  例如一场下的酣畅淋漓的大雪、例如观音禅寺那颗唐太宗李世民亲手种植的银叶树染黄了半边天、例如终于通到了西安城的电报线;

  例如五名青楼歌姬不明不白的失踪了。

  若是放在往常;

  五名青楼歌姬的失踪,根本算不上是什么大事;

  根本不值得和以上这几件事,放在一起说出来。

  除了那家青楼本身、以及接手调查的官府之外,也没有人会去过于关注。

  起码不会像现在这般,闹的满城风雨。

  何为青楼歌姬?

  娼妓而已。

  即使在下九流中,也是属于最低贱的一个层级。

  这种人死了,谁会去多关注一眼呢?

  但这一次,却不一样了。

  只因为死的那五名娼妓,和南疆人扯上了关系。

  其实也不能称呼他们为南疆人了。

  因为陛下说了;

  要一视同仁。

  何为一视同仁?那就是同为汉人的意思。

  但这事自古都是说来容易做来难。

  在真正的汉人的眼中,这些南疆人还是南疆人。

  地位比之前些年归化的那些个蒙古人,还要更低一些。

  或许有一天、汉人会真正认同这些南疆人为汉人。

  但起码也得是在一两代人之后。

  且还得在这些南疆人,已经真正的自己把自己当成汉人之后了。

  所以;

  现在这件事情在广大百姓看来,还是属于南疆人对汉人的欺压。看書溂

  用时髦的话来说,就叫做民族矛盾。

  民族矛盾肯定比内部矛盾要受关注多了。

  尤其是在朱至澍这些年刻意强化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民族主义的情况下。

  尤其是在汉人的头颅、抬得越来越高的情况下。

  如今的汉人,可不是此前那个对异族畏畏缩缩、唯唯诺诺的民族了。

  驱逐鞑虏、光复大明;

  割据阴山、筑城河套;

  追击辽东、剿灭女真;

  决战南洋、西夷遁逃;

  出兵南疆、拓土万里!

  这一项项大胜下来;

  汉人的信心和心性,早就不可同日而语、非此前可比了。

  现在的汉人,在面对那些个蒙古人、番人、西夷人、罗刹人、高丽人、东瀛人时,那都是满满的自豪感;

  看人时鼻孔都是朝着天的。

  真正的天朝上国、高人一等的心境。

  在西安、这块朱至澍较早收复的地方就更是如此了。

  这也就使得;

  这一次五名汉人为南疆人所欺压一事,格外的让汉人百姓关注。

  事发之后的第三天;

  那改名叫钟爱明的男爵的宅院,便被愤怒的百姓们围了起来。

  谁也没有顾及这是不是男爵宅邸;

  丢进去的石块瓦砾烂菜叶子,足足让院子都高了近尺。

  为什么是第三天才围上?

  因为出外的歌姬留宿客人家中、第二日才回,乃是正常的情况。

  直到中午还没看到人回、又没收到传信;

  青楼老鸨这才察觉不对,亲自上门去男爵家中询问。

  然后才报官、百姓才知道、才围了钟爱明家。

  这还只是普通百姓的愤怒。

  除了这些普通百姓之外;

  西安府大小、新旧学堂中的成百上千学生,才是这一次民意的先锋军。

  不断有大大小小的学生群体,自发的来到西安知府衙门前、又或者是陕西布政使司衙门前请命;

  要求布政使司衙门、知府衙门,彻查五名歌姬失踪一案。

  还五名歌姬一个公道、还百姓们一个明白;

  还西安、乃至于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一时间;

  钟爱明家宅、官府衙门。

  两处都是摩肩接踵、人潮汹涌。

  涌动的人头,甚至将地面上的皑皑白雪都踩烂了、盖住了。

  现任的陕西巡抚马士英,自然不敢怠慢此事。

  兹事体大啊。

  在第一时间将这个突发情况用电报通告给了京城之后;

  迅速的召集了布政使司衙门、知府衙门、锦衣卫、督察院等一应部门的相关官员,开会商讨、应对此事。

  同时;

  由布政使司衙门、知府衙门、锦衣卫、督察院组成的特别联合调查组;

  也分别前往钟爱明家宅、事涉青楼中,展开了调查。

  整个西安城,都因为这个突发的‘五歌姬案’,而鼓沸不止。

  事发之后第五天、布政使司衙门之中。

  “事发当晚;”

  “钟爱明之长子钟于明遣人前往怡红院中,请了五名歌姬过府表演歌舞。”

  “后因钟于明垂涎一清倌人姿色用强,两人发生争执,互有损伤。”

  “怒极之下,钟于明遂打死了那名清倌人。”

  “其父钟爱明唯恐事泄获罪,遂杀死了其余四名歌姬,将尸体投于井中;”

  “并将钟于明送至其舅家中暂避,意图毁尸灭迹、瞒天过海。”

  “......”

  一名负责调查的官员,向在座的十数位官员,通报着‘五歌姬案’的调查结果。

  案件其实并不复杂;

  钟爱明自认为天衣无缝、可以瞒天过海的操作,实则也是漏洞百出。

  一直在柔佛这等偏隅小国作威作福的他,显然是轻视了大明的刑侦手段、轻视了大名鼎鼎的锦衣卫。

  只不过两天的时间,案件真相脉络便在联合调查组的调查下水落石出。

  不但钟于明、钟爱明归案;

  就连钟于明的舅舅都受到了牵连。

  两家数十口人、并近百奴仆,将西安府的大牢挤了个满满当当。

  但这件案子,远不是侦破了就万事大吉那么简单。

  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量刑!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2.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3.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4. [历史军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5. [历史军事] 火烧乌巢?我转身烧了曹操大本营
  6. [历史军事]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7. [历史军事] 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
  8. [历史军事] 穿越枭雄
  9. [历史军事] 大明,从澳洲开始
  10. [历史军事] 夙志
  11.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12.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13.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14.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15.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16.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17.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18.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19.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20.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21.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22.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23.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24.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