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722章 商税(九)

第722章 商税(九)

  一时间,不少布政使司之下的府县,都发生了这种小规模的战斗。

  而在之后;

  便不时能够看到锁着镣铐、戴着木枷,被锦衣卫或是巡检司驱赶着的犯人。

  这犯人中,有马大棒子、丰老大、温老先生等等,武昌及周边串联的商户;

  有中原、江南、华南等地区,参与到此事的商户;

  有各地区受马大棒子等人的蛊惑,参与到此事的豪强地主;

  有因为各种原因和马大棒子之流勾结在一起、同流合污的各级官员;

  有那些被马大棒子之流收买的、为他们摇旗呐喊的穷酸秀才。

  还有被马大棒子等人蛊惑利用,直接参与了冲击各地工商局、官衙的平头老百姓!

  在锦衣卫和巡检司呼呼作响的皮鞭之下,这些原先作威作福、不可一世的人人别说反抗了,连真正有骨气咒骂两句的人都少之又少;

  大多数都是哀嚎痛哭、摇尾乞怜。

  有产阶级在绝对强权之下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但别看这些人叫冤的时候哭的可怜;

  细究起来,却是没有一个是冤枉的。

  以马大棒子为代表的的工商业人士,自然是舍不得割肉、不想交商税,想用这种方式,逼的朱至澍停止推行商税;

  豪强地主则是想着浑水摸鱼,看能不能借势逼的朱至澍将土地国有化这一政策也给停了;

  和这两批人勾结在一起的那些官员,则是见钱眼开的也有、本身自己也是工商业鳌头或者大地主的也有。

  这三拨有产阶级,齐心协力的修筑了这条串联鼓噪、聚众生事、抹黑皇帝的断头路。

  而被这三波有产阶级收买、为他们摇旗呐喊的穷酸秀才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虽说这些穷酸秀才不如上面这三拨有产阶级可恶,却也干净不到哪去、不值得可怜。

  他们中,只有极少部分是真的看不清朱至澍的‘商税’、‘土地国有化’两策,乃是真正的为大明好、为百姓好的良策;

  大部分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但却谁给钱就给谁办事、黑着心赚这口带血饭吃!

  这种人在后世也有专有名词:伪公知、五毛党。

  真正可怜的,只有那些被这些人哄骗的无辜百姓。

  很多时候、很多场景,‘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乃是一个谬论。

  就好像这一次。

  马大棒子这些黑心的商户,以朱至澍要强收商税、逼的商户们没了活路为借口,对许多商品大肆涨价;

  同时还主动关闭许多商行、辞退雇佣的员工;

  以这种方式激起民忿,煽动起了好大一批不明真相的穷苦百姓。

  豪强地主们也大致是这个套路;

  以朱至澍要将土地国有化、地主手上没有了田地为借口,收回了此前租给佃农的田地;

  如此,又激起了一波民忿,煽动起了一批百姓。

  再加上官员的不作为、甚至是故意纵容;

  然后就是穷酸秀才的舆论造势;br>
  四者结合之下,才形成了这次百姓冲击、打砸工商局和官衙,打死打伤工作人员的惨剧。

  参与这件事情的百姓,大多数都是无辜的;

  这高出他们数个层次的局,根本就不是他们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扁担倒下去不知道是个一的穷哈哈们能看透的;

  只是这些有心之人利用了他们有限的认知,以至于酿成这等大错。看書喇

  所以,在事后清算的时候,朱至澍也充分的考虑了这点;

  只治罪了直接参与打砸的那些个百姓,其余情节不是很严重的从众者,都只是挨几板子、意思了一下而已。

  但对于挑起事端的那三个有产阶级的人士,朱至澍却是一点都没有手软。

  主犯尽皆斩首示众、抄没全部家产;

  家属中有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者,发配至陕西修路;

  其余十五岁以下、五十岁以上者,准许迁徙至辽东拓边!

  辽东地区新复,正需要大量的汉人去充实。

  对于那些个被几两臭钱就收买了的、为那三波有产阶级摇旗呐喊的穷酸秀才,朱至澍也一样给予了严惩;

  首先,参与者一律革除功名、追夺出身文字;

  其次,视情节严重,分别判处了斩立决、陕西劳改等惩罚。

  这些个有文化的秀才,就不能送去拓边了。

  免得其中出现范文程这种人才,反过头来咬中枢一口,那就得不偿失了。

  已经死在北京城的范文程,祖上就是大明在沈阳的仕官家庭;

  被满清俘虏后,范文程便投了满清。

  可以说,范文程对于满清的作用,起码抵得上一支万人队。

  在朱至澍的铁腕应对下,在锦衣卫、刑部、税务部的联合行动下,这场多方联合、对抗‘商税’的闹剧,终于在四月底的时候归于平静。

  在这之后,四处试点地区的工商局重开,重新开始接受商行注册以及核定税额。

  而和此前大不一样的是:

  这一次,工商局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被这一波大清理吓坏了的商家,不管有没有收到税务部派送的登记注册通知,都呼啦啦的挤来注册。

  就连街边摆个篮子卖几个鸡蛋、几把青菜的老大娘,都跑来问自己要不要注册!

  让工商局一时间根本忙不过来;

  不得不安排官府的人沿街去通知:未收到税务部派送的登记注册通知的商家,便不用来注册了。

  如此宣传了好几天之后,这股过于热情的风气才刹住。

  短短几日的功夫,新来注册、核定税额的商户,便超过此前一个月的总量,高兴的史今每天都是笑容满面、见谁都是一脸和善。

  “还是陛下英明啊。”

  “陛下那句:但凡新政,岂有不流血便能顺利施行的?果真是至理名言。”

  “而且,相对于这丰硕的成果来说,这血、没白流!”

  “这么多的商税,农户们的担子不知道能减轻多少!”

  “这么多的商税,我大明何愁国用不足?”

  “太祖啊,您,当真是错了啊!”

  史今看着与日俱增的注册商户、看着每天都在飞快往上涨的商税定额,由衷的对朱至澍感到敬佩;

  不禁起身,对着养心殿、也就是朱至澍办公场所的方向,恭敬的拱手躬身、行了一礼......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