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673章 商议条出路

第673章 商议条出路

  “诸位,酒喝好了、舞也看够了,说说正事吧。”

  三巡酒过、九支曲终;

  作为这间宅邸的主人、且是在座诸人中官位最高者,容貌清瘦、已经五十有七的洪承畴适时的挥退了下人和歌妓,说起了正事。

  洪承畴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五月降清。

  那时候,满清的皇帝还是皇太极。

  降清之后,皇太极对洪承畴还是很戒备的;

  表面上对他恩礼有加,但实际上并未放松对他的防范,使其在家不得任意出入;

  终皇太极一朝,除咨询外,也没有任以官职。

  但在顺治即位、多尔衮摄政之后,几次三番献计献策的洪承畴终于得到了重用;

  如今更是已经官至大清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兼管都察院左都御史事、授秘书院大学士,入内院佐理军务。

  是满清中,首位近似于宰相的汉人。

  纵使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就归降了满清的范文程,在洪承畴面前也要矮上一两分。

  倒也不是范文程能力不如洪承畴,而是范文程乃是皇太极的旧臣,且对皇太极忠心耿耿,自然就不为摄政的多尔衮所喜了。

  所以,其实这些投降了满清的汉人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其中有不少间隙呢。

  只是如今局势至此,所有投降满清的汉人,都已经到了朝不保夕的境地、都已经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也就顾不上什么间隙不间隙的了,一切以找到条出路为先。

  今日,众人齐聚在洪承畴的府中,便是商议满清这条曾经看上去巍峨无比的巨舰沉了之后、众人的出路的事宜。

  满勤这条船要沉了,在坐的每个人都是人杰,自然都心知肚明。

  “如今局势,老夫不说,相信各位也都能看的到。”

  “而今日摄政王在小朝会上公然失态,更是可见局势之险峻。”

  “时已至此,咱们也得想想自己的出路了,哪位有什么好点子的,都可以说上一说,大家伙一起参谋参谋,人多力量大嘛......”

  看到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正襟危坐的等待着正事的开始,洪承畴这才再次开口说道。

  内容也很简单,就是集思广益,看看有没有条好的出路。

  “......”

  但洪承畴等了好一会,济济一堂的厅内都是鸦雀无声,并没有一人主动开口说话,和刚才观舞敬酒时的热闹场面迥异......

  “满堂文武、竟无一人敢言?”

  “诸位可要想清楚,这不是一二人之事,而是所有在满清阵营中的汉人,尤其是你我这等归降重臣的事情!”

  “还请诸位集思广益,一同商量出条路子,不然再晚下去,可就来不及了!”

  看到好一会时间过去了,竟然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洪承畴有些急了,有些失态的再次出声开导道。

  “嗯哼嗯哼...”

  一道清嗓子的声音响起;

  这是有人要讲话了呀。

  洪承畴这才松了口气,哪怕看到了要说话之人,乃是自己的老对头范文程,心中也踏实了几分。

  有人说话就好,自己这时候冒着那么大风险组织的这场聚会若是一直冷场下去,那算是怎么回事?自己的颜面和威望都要折损不少。看書喇

  “尚书大人。”

  已经五十三岁、看起来像个福态老人一般的范文程起身,对着坐在上首的洪承畴先行了一礼;

  然后又对着厅中就坐的众人拱手一圈后,才接着说道:

  “依老夫看来,倒不是诸位大人故意藏私、又或者是未去思索此时该如何为之;”

  “而是如今的局势,属实是出路难寻。”

  “满清就不必说了,要是还有希望的话,咱们也犯不着冒着被摄政王知晓、统统获罪、抄家灭族的风险在此集会了。”

  “偏偏那蜀王的做事风格,大家也都是知道的。”

  “没做什么大恶的小鱼小虾,他兴许也就放过了,去西南老老实实的干几年苦力,下下半辈子也能将就着过完了;”

  “但咱们这些在西南人口中的‘贰臣’、‘祸首’,却是万万没有侥幸被饶过的可能的。”

  “尚可喜、吴三桂、耿仲明三人,已经用他们的项上人头,告知了咱们这个事实。”

  “满清不行了、投降西南蜀王又不收,还能如何?”

  “潜逃?”

  “不说在摄政王的监视下出不出的了北京城了,就算咱们这些人出去了吧;”

  “但如今出了北京城,不论是往南还是往东,走不用二十里,就已经随处可见蜀王的军队了;”

  “往西又是居庸关、往北是绵延千里的燕山,咱们这些个拖家带口的老骨头,能逃到哪去呢?”

  “哎,难啊......”

  范文程说完,深深的叹了口气。

  蜀王这般嫉恶如仇的做派,让包括范文程在内的一干降人,分外难受、进退两难。

  而随着范文程话音落下,原本落针可闻的大厅顿时也闹哄了起来;

  “范大人言之有理......”

  “范大人真知灼见......”

  “......”

  在坐的众人或是点头赞许、或是交头接耳,显然范文程的话,说出了刚才一直沉默的他们的心声。

  “范大人言之有理。”

  “不过这些道理,不但老夫知晓,在坐的诸位公卿,想必俱都知晓。”

  “打难道知道这些道理、便就此放弃,然后在北京城中坐以待毙?”

  “老夫不知道诸位大人是否如此选择,反正老夫是不愿的。”

  “老夫才五十有七,算命的和老夫说了,老夫能活到七十二呢;”

  “再加上这些年老夫也置下了点家业,一家老小也有十余口,就算老夫坐以待毙,那也得为他们着想不是?”

  听完范文程的话,洪承畴点评了一番,并就此阐明自己的态度。

  暗地里,也存了踩范文程一脚的意思。

  两人都是汉臣里的翘楚,那自然要分个高下。

  虽然如今范文程时运不济、不为摄政王所喜,较自己落于下风,但能把竞争对手踩的更下一点的机会,谁会放弃呢?

  “尚书大人说的是,老夫自然也是这个意思,只是还未来得及说而已。”

  范文程笑了笑,补充道。

  并没有因为洪承畴这番不客气的话就显得生气。

  至少表面上没有。

  在如今的满清朝堂,范文程较洪承畴来说居于弱势,那自然要退避三舍、避让几分。

  这能屈能伸的功夫,范文程精通着呢。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