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625章 谋事在人

第625章 谋事在人

  其实官员在外置办别院、蓄养妾侍一事,不只是姜茂财、也不只是现在的西南独有的现象;

  古往今来、在全天下都是极为常见的。

  男人嘛,总是博爱的、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和占有欲的;

  这既是男人的本性,也是男人不断积极努力、不断开拓进取的内在动力。

  无欲无求的人自然有,但一般也就是个废人了。

  而且对于这种现象,朱至澍早就知道了;

  哪个官员、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养了多少个善解人意的好妹妹,朱至澍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甚至如果他想要的话,连那位官员什么时候去找了他的好妹妹、表现的怎么样,朱至澍都能够知道的一清二楚。

  但只要没有因此犯下大错,没有因此贪腐枉法、没有造成不良的舆论影响,朱至澍都是睁只眼闭只眼。

  水至清则无鱼、食色性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谁都不是圣人等等这些个流传千年的道理,朱至澍还是懂的。

  他自己都在西安有几位西域知己、还在广西有几位贴心好妹妹呢。

  话说回来。

  姜师长在外面有几个好妹妹这种事情毕竟不是什么大事,尤其是在接下来将要发生的大战的面前,更是显得微不足道。

  约定的时间一到,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的西南明军、即刻便对各自预定的目标展开了军事活动。

  其中唐翊晨的陕西第一军团以师为单位,对隶属于掌握在阿济格手中的宣化镇的怀安、涿鹿两县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虽然因为两地地势均是易守难攻、加上清军经营许久的原因,导致进展缓慢。

  但阵势却是摆足了,清军大为紧张。

  若是丢了这两个地势上好、充当宣化镇屏障的县域,那宣化镇这条通道就无遮无掩的暴露在了西南明军的兵锋前;

  没有地势为倚仗的话,没有城池能在西南明军的猛攻下守得住,最终宣化镇这条仅剩的通往塞外的要道也会被切断。

  虽然福临和满清的许多权贵已经出了关,但是多尔衮等人还在北京城呢,宣化镇这条通道必须要保住。

  要保住这条通道、就必须要保住这两处县域;

  如此,怀安、涿鹿两县随即便得到了阿济格的大量兵马支援。

  而阿济格手上本就只有正蓝旗和镶蓝旗两旗的兵力;

  其中承袭自济尔哈朗的镶蓝旗,早在河套战役时就已经受到了重创;自己的正蓝旗也在历次大战中有所损伤,兵力不算多。

  如今要分出大量兵马支援两县,那能配给给福临这一路的护卫兵马的数量就要受到限制了。

  原本按照多尔衮的计划:

  福临一行人离开北京时,护卫兵马主要由正白、正黄两旗的兵马构成,两旗共同出兵一万。

  一万精兵看似不少,但如今正在大战之时,走的路还极为危险、最近的敌军离通道只有一百多里,路程又极为遥远、全程近一千七百里!

  如此算来,作为皇帝和诸多权贵的护卫兵马,一万就显得很少了。

  但多尔衮也没办法。

  怀庆府(今河南焦作地区)、卫辉府(今河南新乡地区)已经失陷;

  真定府(今河北石家庄地区)、广平府(今河北邯郸地区)岌岌可危(福临出发时,这两处还在守);

  昌黎县、山东布政使司等等地方也燃起了战火。

  如此形势之下,中原也是水深火热的很啊。

  多尔衮不得不预留足够的兵马,以应对如狼似虎的西南明军。

  所以多尔衮是计划等福临经过宣化镇时、从阿济格那里抽调出两万兵马,凑齐三万兵马,护送福临母子出关、返回盛京(今沈阳)的。

  三万兵马虽然也称不上很多,但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好在都是精兵强将,小心谨慎的话回返盛京、压制正红旗应该是够的了。

  然后等到了盛京,以议事的名义招来、并且做掉满达海(代善第七子、承袭正红旗),收编他的正红旗。

  如此一来,辽东各处拢一拢、挤一挤,还能凑出个七八万左右的兵马;

  自己再带个几万十万人回去,凑个十多万大军;

  然后借助辽东地区险恶的地形拖住明军、再和从前一般煽动汉人内乱、收买一些汉奸,未尝没有再入主中原的那天!

  但两县战事一起,为了保住宣化镇这条仅剩的出关通道,阿济格不得不派出大量援军;

  此消彼长之下,配给给福临这路的护卫军队便直接少了一万,只挤出了一万人护卫福临。

  这就使得福临的护卫兵马只有两万人了。

  且怀安、涿鹿两县受到攻击,正在通过宣化镇的福临行辕也受到了刺激,加快了出关的脚步。

  李定国进攻两县、减少福临护卫兵马、逼迫福临匆忙出关的计策,见到了成效!

  与此同时,蒲劲松的狼突独立骑兵师也离开了集宁城,开始向兴和卫(今河北张家口尚义县)潜行运动。

  而因为有了姜茂财的提醒,蒲劲松也多了个心眼。

  一个整编师的骑兵数量一共是两万五千人,其中汉人约有一万五千人、蒙古人约有一万人;

  除了将其中的两万人分散成若干支小队,秘密潜行至兴和卫一带埋伏外;

  蒲劲松还大手笔的组织了五千人的斥候队伍、分成一百支斥候小队,在集宁城至兴和卫这段一百五十里的原野上,组成了一张严密的巨网,不断的来回扫荡;

  除了扫清一切进入这片区域的、非西南明军的人之外;

  还深入漠北区域,在充当大军的警戒触手的同时、积极的找寻着多铎大军的踪迹。

  潜行和扫清他人,都是为了保证狼突独立骑兵师在兴和卫的隐蔽性,不至于打扰、惊了福临这条要从几十里外出关的蛟龙;

  警戒、找寻多铎大军的踪迹,则是为了保证大军侧翼的安全,以免打蛇不成反被蛇咬、被多铎兜了后路。

  如此一来自然会有很多的误伤,但蒲劲松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慈不掌兵、义不管财;

  为了保证擒拿福临的大计的顺利进行,些许草原原住民,就当作是为大明帝国的中兴做贡献吧!

  数路大军一起联动,只为了擒获福临这条蛟龙;

  西南、或者说李定国已经是倾尽了全力。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就看成果如何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2.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3.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4.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5.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6.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
  7.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8.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9.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10. [历史军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11. [历史军事] 火烧乌巢?我转身烧了曹操大本营
  12. [历史军事]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13. [历史军事] 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
  14. [历史军事] 穿越枭雄
  15. [历史军事] 大明,从澳洲开始
  16. [历史军事] 夙志
  17.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18.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19.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20.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21.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22.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23.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24.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