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622章 众将听令

第622章 众将听令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贼酋努尔哈赤利欲熏心、罔顾君恩,以莫须有的‘七大恨’为由反叛我大明,迄今已三十二载!”

  “三十二载的时间里,建奴对我大明、对我汉人犯下的累累罪行,穷吕梁山、太行山之竹亦难以书尽。”

  “幸赖天佑大明,在殿下的圣明引领下,我等终于击败了建奴、重拾了汉人江山。”

  “但只是击败而已,却尚未能竟全功。”

  “如今,建奴伪皇福临及一干权贵放弃了北京城、正翻越居庸关,意图从咱们的眼前返回他们的老巢——沈阳。”

  “过宣化、经漠东、回辽东,打的一副好算盘啊。”

  “但如今这条路通不通,光他多尔衮和阿济格说了可不算,还得问问我们才是。”

  “各位将军,你们说,咱们能这么轻易的就让福临那两母子、以及那些吸饱了咱们汉人的血的建奴回辽东去吗?”

  大同城、前军都督府大厅中。

  前军都督李定国站在上首,历数着建奴的罪孽、喝问着眼前这满满一屋子的将校。

  中原大战真正开始打响,是从三月底、刘镇藩于洛阳渡河开始起算的,而如今已经六月初了;

  算起来,已经整整打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两个多月来,从山西一直到辽东,处处都是烽火、处处都是硝烟。

  但从大同一直到河套、这条一年前还打的火热的千里战线,却是平静直到现在。

  双方好像背地里达成了什么默契一般,你不打我、我不打你。

  除了零星的侦骑冲突之外,堪称老死不相往来。

  连去年以来便一直隐没在漠北广阔的原野上、信誓旦旦说要对西南还以颜色的多铎,都好象在漠北被冻死了一般,了无声息。

  清军那边如此沉寂的原因不难猜到,无非就是打不过,只能采取被动的守势。

  而西南这边如此沉寂,除了巩固消化已有战果、踏踏实实的先筑好河套四城之外;

  也是在休养生息、减少物资消耗,以便让已经很紧张的物资、可以尽可能的往中原战役方面倾斜。

  虽然迫于各种实际情况、不得不做此般种种的考虑,但驻守在大同到河套这条千里战线上的西南明军闲的发慌却是客观的事实。

  前些年一场大战接着一场大战的就没停过,这套密集的快速组合拳将满清打的懵逼加重伤的同时;

  也让西南的将士们养成了不是在战斗、就是在赶去战斗的路上的习惯,这一停下来,反倒不适应了。

  当然,这股不适应还包括没有军功入账……

  不只是下面的将士,连李定国都觉得这半年来太舒坦了。

  但为了大局,李定国又不得不按捺住他那颗充盈着战意、渴望战斗的心,静静的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作为前军都督,他自然知道许多一般的将士不知道的战略布置。

  例如他在大同可不是真就无所事事的养老,而是一直在此处积蓄力量,等待着时机成熟便要再度复起;

  例如隐没在漠北的多铎并不是真就死了,而是和自己一样,在默默的舔舐伤口、积蓄力量,等待着报仇雪恨的那天。

  如今,谋划、等待许久的这一天终于来了。

  那就是满清伪皇帝离开北京、过宣化、经漠东、回辽东!

  多尔衮会做出这个安排不难猜测。

  在河套已经丢失的情况下,西南赢得中原战役的胜利,唯一的悬念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这种情况下,多尔衮迟早都会安排满清伪皇帝、甚至是自己离开北京城回辽东。

  而北征军团于昌黎县登陆、堵住了由山海关回辽东的这条快捷通道,那宣化镇这条路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这一切即是事情发展的规律,也是西南谋划的结果。

  知道事情一定会按照这个轨迹发展下去,那从结果反推应对的措施就简单了。

  大同的李定国,就是西南为了应对这个结果而做的措施之一。

  今天,这个结果终于来了。

  为了这一天,他已经等了很久!

  为了这一天,大同到河套这条一千多里的战线上、沉寂了半年的数万将士们都已经等待了很久!

  等的体内积压的战意和斗志,已经积攒到了极限,已经多的从嗓子眼里涌出来了!

  “不能!”

  “不能!”

  “不能!”

  大厅中黑压压的一众将校挥舞着拳头,用坚毅刚硬的面容和声音、饱满到要溢出来的战意,大声的回应着李定国的问话!

  “对,不能!”

  “建奴的伪皇帝休想就这般一走了之、带着从大明搜刮到的无数民脂民膏、回到他们的老巢中继续去享福;”

  “咱们这支养精蓄锐、休整了半年的大军,也不能辜负殿下的殷切期盼,一定要擒下建奴的伪皇帝、作为殿下荣登大宝、九五称尊的贺礼!”

  “有没有这个信心?”

  “有!”

  “有!”

  “有!”

  一众将校再次激昂的回应道。

  “好!”

  “众将听令:”

  “姜茂财师长留镇大同、朔州,在整场战事期间,务必保证大同——这座我军大本营的安全和稳定,同时留意云中城(今呼和浩特地区)、集宁城(今乌兰察布地区),做好随时策应两地的准备!”

  “末将领命!”

  广西军团第一师师长姜茂财越众而出,来到众将校的最前列,行礼领命道。

  “陈晋师长驻守广灵、蔚县、繁峙三县,整场战事期间,务必尽忠职守,防止涞源、灵丘两县的清军北下袭扰大同、代州(今山西忻州市)盆地!”

  “末将领命!”

  云南军团第一师师长陈晋出列,对李定国行礼领命道。

  “唐翊晨军团长主攻怀安、涿鹿二县,不求攻下两县、进军宣化,但攻势务必猛烈,牵制住阿济格的兵马,使得其无法给伪皇帝福临配置大量的护卫兵马!”

  “末将领命!”

  陕西第一军团军团长唐翊晨出列,行礼领命道。

  “除此之外,以上三部各将麾下骑兵调派出一半,本都督另有他用。”

  “末将领命。”

  三人互相看了看,对于李定国这突然的布置,各自脸上都堆满了疑问;

  但良好的军事素养、西南军中严格的上下级制度和军纪,使得三人没有多问,快速的领命允诺道。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2.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3.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4.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
  5.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6.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7.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8. [历史军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9. [历史军事] 火烧乌巢?我转身烧了曹操大本营
  10. [历史军事]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11. [历史军事] 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
  12. [历史军事] 穿越枭雄
  13. [历史军事] 大明,从澳洲开始
  14. [历史军事] 夙志
  15.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16.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17.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18.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19.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20.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21.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22.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23.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24.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