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588章 应天府态度的转变

第588章 应天府态度的转变

  “回殿下的话:”

  “和往常一样,除了些许不满的抱怨之语之外,郑家暂时未有什么不安分的举动;”

  “双方贸易合作进展依旧比较顺利,西南的船只停靠泉州休整也基本畅通。”

  王和虽然站了起来,但身形较之前却已经佝偻了许多;

  说话的语气也是,虽然和此前一般平铺直叙,没有个人立场、没有态度,但其中的那分谦卑,却比此前重了许多。

  他是个聪明至极的人,不然也不可能在竞争极大的王府之中坐到现在的位置。

  所以朱至澍每一句话背后的深意,他都领悟的很到位,也知道自己以后该怎么做。

  “嗯。”

  “这些抱怨之言的源头是从郑家哪里传出来的?”

  “据悉,应该就是郑家家主、南安伯郑芝龙本人......”

  说这话的时候,王和语气有了些波澜。

  若只是那几个兄弟还好,但郑芝龙身为家主、却对合作对象率先不满,这事情可就没那么好处理了,对殿下来说将会是道难题。

  “嗯,果然是他......”

  但出乎王和意料的是,殿下好像并没有对这事感到意外,语气中反倒一副理当如此的意思。

  对于王和说的话,朱至澍当然不会觉得意外了。

  郑家出名的几个兄弟之中,有郑芝龙,兄弟郑鸿逵、也就是郑芝凤,郑芝豹、郑芝鹏等人;

  本来还有个郑芝虎的,但在崇祯八年(1635年)攻打海盗刘香的时候战死了。

  而上面的几兄弟里,虽然郑芝龙不是唯一做汉奸的那个,但却是最快做汉奸的那个。

  历史上,郑芝龙是在弘光元年(1645年)九月投降满清的,其余兄弟、包括他的儿子郑成功都是不愿投降,纷纷继续抗争;

  其中在崇祯九年(1636年)登武进士、崇祯十三年(1640年)担任锦衣卫都指挥使,崇祯十七年(1644年)担任镇江总兵、镇海将军的郑鸿逵,跟着郑成功一起去了台湾,并且死在了金门;

  郑芝豹则是一直坚持抗清,直到永历七年(公元1653年)十二月击败被俘才投降,但这时候明朝已经基本没有了反抗的势力,满清也就不用千金市马骨了,遂被囚禁致死;

  郑芝鹏也是一直抗清,顺治六年(1949年)二月,和两个儿子郑广英、郑海英,一同战死在了漳州。

  所以从这里能看出来:

  郑家个个都是好汉、个个都是满腔的拳拳报国之心、满腔的民族大义,郑芝豹也是实在回天乏术了才投降的;

  唯有那半生英明的家主郑芝龙,却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将个人的利益置于民族大义、置于家国之上。

  这一次,又将郑家的利益置于自己的西南之上、而且应该说是置于大明之上,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那他的那几个兄弟呢?还有他儿子郑森,他最近怎么样?”

  朱至澍继续问道。

  “郑公子倒是一切如常,在家中依旧和郑芝豹一起,主管着和西南的的合作和贸易等事宜;”

  “年前才刚来过广西,还给殿下带来了礼物。”

  “还有件事情殿下应该感兴趣:就在上个月,应天府给郑公子封了个福建副总兵的官衔。”

  “哦?”

  “这倒真是件有趣的事。”

  “按理来说,郑家与西南来往密切、郑森更是主理之人一事,应天府肯定是知晓的;”

  “但此前多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上个月却突然给加了官,这倒有些玄妙了啊......”

  “对了,年前应天府还对本王收复河套一事举行了庆贺活动、还送了份贺礼来是不是?”

  听到王和说的郑森官至福建副总兵一事,朱至澍有了兴趣。

  略微思索之后,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对王和问到。

  “的确如此。”

  “贺礼年后才到,那时候殿下忙着准备中原战役的事情,便将此事搁置一旁。”

  “殿下是想看看贺礼吗?是的话奴婢这就让人去取来。”

  “暂时不用。”

  “本王记得你好像说过,贺礼真就只有一些礼物,并没有加封的旨意什么的对吧?”

  “确是如此。”

  “这就有趣了啊......”

  “难道是应天府终于脑子灵光了,在向本王示好?”

  朱至澍觉得这事越来越有趣了,有些明悟的说到。

  封赏封赏。

  若是以中枢的身份对地方的臣子予以褒奖,功劳巨大的情况下往往都是除了赏还有封才对;

  而自己收复河套的功劳,那是必须要有封有赏的。

  且对于最好面子的应天府来说,赏赐大小无所谓、敕封却是一定要的。

  毕竟以自己的家底,看不上应天府赏赐的那点三瓜两枣,但敕封却是代表了应天府在自己面前摆着的中枢的架子、代表的是大明正统,那些老顽固最看重这点了,不可能会忘记。

  如今却是只有贺礼没有敕封。

  有意思啊。

  “命令:”

  “让墨亦诗派人去应天府一趟,探探应天府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我觉得朱由崧可能是想禅让了,或者是被下面的臣子给软禁了?禅让的可能性大一点,让墨亦诗按这些假设去摸一摸底,尽快将探查到的情报送回来。”看書喇

  “同时让墨亦诗加强和郑家的关系,尤其是和郑森以及郑芝龙那几个兄弟的关系。”

  “既然郑芝龙不顶用,那就别怪本王翻脸不认人了。”

  “还有,郑森下一次来西南的时候,让他来见本王。”

  心中已经有谱的朱至澍,快速的向王和下达着命令。

  墨亦诗本是龙隐卫密使,是早前被朱至澍派去福建和郑家联系的使者,之后便一直常驻在福建,有点西南驻福建办事处主任的意思。

  他还有个哥哥叫墨浔轩,如今正在北征军团那边做事,协助徐墨白、王成仁等管理辽东半岛的民事。

  墨家一门双杰。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