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563章 勉强能打、但不当打

第563章 勉强能打、但不当打

  “怎么样,有办法再开一个战区吗?”

  西安城蜀王行宫中,朱至澍召集了包括中军都督秦翼明、户部侍郎王武、兵部侍郎孙悦等等好些个大员,一同商议该如何应对河南这场突发的状况。

  各部尚书都在成都坐镇,西安这边只有侍郎在,所以只能是各部侍郎前来议事了。

  好在侍郎那也是半个尚书了,而且往往办实事的,都是各部的侍郎,所以不耽误商议。

  当信使传回河南变局的消息时,朱至澍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抠门至极的满清,竟然会主动放弃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膏腴一般的河南?

  但后来想一想,也就觉得合理了。

  陕西、山西、辽东,加上现在正在打着的河套,这样算起来就是四次大战了,全都是西南大胜;

  满清在这四次大战中,折损了几十万的兵马,虽然大多都是汉人和蒙古人,但对于满清国力的消耗却是实打实的。

  虽然一个王朝的初期,战争的潜力和战斗意志都非常强大,往往打成赤地千里、死伤百万都能坚持到最后,但如今的满清非常虚弱却是肯定的。

  如此,从结果反推的话,满清会主动选择战略收缩、放弃河南就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

  后世不有个说法嘛:

  先收回拳头,是为了下一次更有力的出击。

  放弃河南,虽然看似少了一个布政使司的产出,但又何尝不是甩掉了一个包袱?

  放弃河南之后,满清不但可以据黄河天险而守,还可以收回阿济格正蓝旗的兵马于北直隶、山东,加强对这两地的掌控,是合算的。

  而一直占有河南,虽然可以持续的压榨河南,为满清输送粮草、财物、兵源、青壮劳力等等养分,但也使得满清已经不多的兵马要再次分散,造成北直隶和山东布防空虚。

  在这个靠蛮力的时代,军事上打赢、比经济上获利要重要的多。

  河南榨取到了再多的财富,只要北直隶和蒙古被打穿了,那都是为别人做的嫁衣、都是镜花水月。

  本就是靠蛮力打下半壁山河的满清,自然懂的这个道理。

  由此也可见,现在的满清的高层,战略眼光和魄力还是非常强的,该壮士断腕的时候,是当真可以果断的对自己下死手的。

  这也是一个王朝初期的基本能力。看書溂

  没有这等能力的话,他们也打不下这么大的基业。

  只是河南这一变,就把难题抛到朱至澍这边来了。

  该不该这时候发起河南战役呢?

  大厅内的每一个人,都在沉心思考着这个问题,好一会没人发言。

  一个布政使司的战役,那动辄就是十几万、几十万兵马参与,胜负难料之外,消耗的钱粮军械、对民力的损耗等等都是海量,往大了说,甚至足以影响一方势力的底蕴,不得不慎重决断。

  “呵呵,诸位爱卿如此谨慎决断、三思而后行是好事,但也不能大半天了还没人说话不是?茶水都凉咯。”

  “既然如此,那本王就点名了。”

  “这打仗打仗,无非就是兵和钱。”

  “那就先由主管兵事的孙侍郎说说看吧,这河南战役,能不能打、当不当打?”

  看到自己的问题半天没人应,朱至澍无奈,只得亲自点名了。

  战争战争,打的就是争分夺秒,能早些定下决断,或许就能多掌握一分主动权。

  “启禀殿下:”

  “臣以为:此战,勉强能打、但不当打!”

  被点名的兵部侍郎孙悦无奈的起身,对着朱至澍行了一礼后,坚决的说道。

  从本意上来说,孙悦是真不想当这个出头鸟。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明摆着吗?

  暂且不从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战略态势等角度去分析,就说蜀王殿下的位置吧。

  若是蜀王殿下想打,这时候就该启程回成都坐镇了,哪里还会呆在西安呢?

  两个大战区同时开战,那作为一方势力的领头之人就必须回到政治中心坐镇、以兼顾全方向、稳定军心民心,而不是呆在只能顾及一个方向的边陲之地。

  所以答案不难猜度。

  难的是,这话谁说出来。

  河南可是有数百万汉人的,被满清掳掠北去的青壮,最少也有几十万人,如果这仗不打、任由满清掳掠北归的话,那提出这个决议的人必是民族罪人,会在史书上留下骂名的。

  所以孙悦一开始才不愿意主动站起来说。

  而且孙悦也知道,厅内的多数人、甚至是所有人都早早的便看破了这个症结之所在,只不过每个人都是聪明人,都不想留下这个骂名,所以都装作还在沉思而已。

  自己就没办法了,被蜀王殿下点了名,只能担起这个担子了。

  为君主背黑锅,是一名优秀的臣子应有的基本素质。

  “嗯。”

  “好个勉强能打、但不当打,详细说说吧。”

  听到孙悦的回答,朱至澍有了兴致,示意其详细说说。

  “臣遵旨。”

  “臣是兵部尚书,那就只说兵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以咱们西南目前的底蕴,强行在河南再开辟一个战场也不是不行,但稳妥起见,不开为最好。”

  “目前在河套地区作战的,主要是陕西四个军团、加上云南、贵州、广西、川蜀等军团的一部分,算起来的话,尚且还有湖南、湖北这两个整编军团未动用,再从其它地方挤一挤,凑个十几万兵马还是可以的。”

  “但正如字面所说,勉强。”

  “首先,两湖的这两个军团自成建之后便未经过大的战事磨砺,且因为素无战事,换装也是比较慢的,所以战斗力方面较北境的军团要低一筹;”

  “其次,河南乃是平原地区,在河南征战的话,有足额的骑兵那将是如虎添翼、反之则将处处被动。但如今我西南的绝大多数骑兵,都被调派去了北境作战,一时之间抽调不出多少骑兵了。”

  “而以殿下定下的战略方向,河套地区是重于河南地区的,而且这么长时间的布置,都是以满足河套战役位优先,河南战役一开,必然会对河套战役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臣才说勉强能打、但不当打,最好是能等完成核桃战役之后再说它事,方才是稳妥之策。”

  “臣说完了,请殿下指正。”

  一番通透的分析之后,孙悦对着朱至澍行了一礼,坐回到了座位上。

  “嗯,分析的有理。”

  “那兵事说完了,接下来就说说钱粮吧,王卿,你来说说钱粮方面吧。”

  朱至澍又点了另外一人的名字,乃是户部侍郎王武。

  “臣遵旨。”

  “臣的意见,和孙大人的差不多......”

  好一会,王武才将自己的意见说完,当真是大体上和孙悦说的差不多,也是围绕着‘勉强能打、但不当打!’八字主题。

  “行了,既然诸位爱卿都这么说,那本王心中就有数了。”

  “不过河南毕竟有数百万的黎民百姓在,就这么看着他们受苦受难,本王又于心何忍,总归要做点事情才是。”

  “本王有个想法,诸位爱卿看看可行性如何......”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大雪龙骑,签到焰灵姬
  2. [历史军事] 我在洪武开商铺
  3.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4.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5.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
  6.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7.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8.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9. [历史军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10. [历史军事] 火烧乌巢?我转身烧了曹操大本营
  11. [历史军事]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12. [历史军事] 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
  13. [历史军事] 穿越枭雄
  14. [历史军事] 大明,从澳洲开始
  15. [历史军事] 夙志
  16.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17.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18.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19.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20.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21.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22.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23.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24.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