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432章 平阳盆地北段

第432章 平阳盆地北段

  “呵呵呵......”

  “意外的收获啊,没想到这些清军这么不经打,不但如我们所料放弃了稷山县城,就连新绛县都放弃了,这下好了,咱们离平阳府(今临汾地区),就剩个襄汾县了。”

  “如今才不过二月中旬而已,看来四月内拿下平阳府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速度快的话,说不定四月上半旬就可以完成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

  收到清军放弃新绛县、北逃襄汾县的消息,孔庆元大喜不已。

  “恭喜师座立此大功,等师座回去,怕是军团长的位置不远了,哈哈哈......”

  “对啊师座,回去要请客啊......”

  “师座威武......”

  一众军官迎合着孔庆元的话,不要钱一般的送上自己的马屁。

  孔庆元也是满脸喜气,并没有打断下属们的恭维。

  这种大喜的时候,拍一拍也是没啥的,反倒能增加大家之间的感情,只是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别太当回事就是了。

  “升迁与否,那是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事情,咱们带兵出征在外的,不该去琢磨这些。”

  “但孔某还是感谢各位的鼎力相助,此次大胜,也少不了诸位的功劳。”

  “但这些都是战后的事情了,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处理好当前的战事!”

  “传我命令:”

  “谭东雨所领骑兵不要耽搁,留两千骑兵进驻新绛县、接应大军接管之外;八千骑兵按照预定计划,火速进驻郭家寨、石沟、南贾镇、西彭沟四处,阻断襄汾县和平阳盆地南部的联系;另外两千骑兵则前进至郭店村,威逼襄汾县;”

  “后续部队加快渡河、行军速度,快速向稷山县、新绛县等地前进,护住大军后路;”

  “第一旅即刻出城,火速赶往并接管新绛县,其余人马抓紧时间休息,等接管的兄弟部队到达后,再次启程;”

  “驻扎在稷山县的各部,配合督军司收拢战俘,万万不可出了乱子;”

  “最后,将河津、稷山、新绛三县已克的军情送回五军都督府!”

  孔庆元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快速而清晰的下达着一条条命令。

  很快,已经处于西南明军控制下的稷山县城信使齐出,有往北面的新绛、襄汾县方向的,也有往西面的河津、渡口方向的。

  紧接着,便是已经休整了一段时间的贵州军团第一师第一旅鱼贯出城,他们的命令是快速赶到新绛县,接管新绛县及周边的防御,为大军北上奠定基础。

  而接到了孔庆元的新命令的谭东雨,则按照预定的计划,留了两千骑兵在新绛县等待后续部队后,将手上还剩下的一万骑兵分成了五份。

  其中四份是派往郭家寨、石沟、南贾镇、西彭沟四处,,阻断襄汾县和平阳盆地南部的联系。

  襄汾县往南十余里,是吕梁山脉的一段小余脉。

  这段小余脉,正好将平阳盆地分为南北两段。

  其中南段非常广阔,东西、南北,都有小两百里的纵横,包括新绛县、稷山县、河津县、运城等等地区,是平阳盆地、乃至是整个山西所有盆地中最广阔的一段;

  而北段面积则要小的多。

  南北不过一百余里、东西更是只有六七十里,主要包括襄汾县、平阳府、洪洞县三处城池。

  地理上的分界线,便是吕梁山脉的那段小余脉看書喇

  所以谭东雨得到的命令,便是占据这段小余脉上的四处险要位置,将清军溃兵锁在平阳盆地北段这片狭小区域,瓮中捉鳖。

  而还有一份则是前进、并占据平阳盆地北段的门户、离襄汾县只有十余里的郭店村,以便接应后续北上的大军。

  环环相扣、一丝不苟,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在稷山县战事期间,渡口处也是一刻都没有停歇。

  越来越多的大军和军需乘坐着越来越多的渡船从陕西进入到了山西境内,然后在经过必要的休整之后,再次踏上了征程。

  从开始渡河算起来,时间已经过去半个月了。

  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数不清的大军汇集到陕西的黄河边,然后又通过不断往返于两岸的渡船过了河。

  算起来的话,如今渡河的已经超过十万人,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

  山西太大了,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就是在山西的潞安(今长治)盆地打响的,换算成后世的地理位置,那就是在山西省高平市永录乡一带。

  而就是那一仗,双方参战的兵力就多达上百万,这还是在各方面都不如现在的一千多年前。

  如今各方面都进步了,一场大战的兵力更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虽然已经有十万大军渡河了,但其实还远远不够。

  按照五军都督府的计划,山西战役的参战人数,将会超过二十万人,比陕西战役要多出不少。

  陆续有兄弟部队赶到了稷山县城,随同部队一起赶到的,还有前军都督李定国。

  李定国本就是常驻在作为西南最前线的陕西布政使司的,所以这一次的山西战役,自然是由熟悉陕西、山西事宜的李定国来做前线总指挥;

  后军都督冯天纵则是坐镇西安,统筹负责东出潼关的第二路、北上大同的第三路、渡河山西的第四路;

  中军都督秦翼明继续坐镇川蜀,起中流砥柱、定海神针的作用;

  左军都督刘镇藩则是去了两湖地区,为北上南阳的第一路压阵,同时也是震慑光复不到一年的两湖地区的宵小;

  右军都督徐墨白则是还在渤海湾地区,充当北征军团的压舱石。

  而且这个时候,朱至澍也在北上陕西的路上。

  此番北上,督战是一方面,巡查陕西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说起来,朱至澍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没来过陕西了,正好趁这个机会,再来看看这块自己寄予厚望的土地改革试验田,同时也是西南现在、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边关重镇。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
  2. [历史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3. [历史军事] 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
  4.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5.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6.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7. [历史军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8. [历史军事] 火烧乌巢?我转身烧了曹操大本营
  9. [历史军事]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10. [历史军事] 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
  11. [历史军事] 穿越枭雄
  12. [历史军事] 大明,从澳洲开始
  13. [历史军事] 夙志
  14.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15.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16.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17.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18.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19.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20.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21.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22.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23.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24.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