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427章 稳扎稳打

第427章 稳扎稳打

  和西南明军交手过这么多次了,清军自然也是知道西南明军这列阵压制、掘隧道炸城的战法。

  但知道不代表他们有能力破解。

  在城头上的十几门大炮被掀翻之后,任凭猫在城墙垛口下的清军弓箭手将手中的弓箭拉的都冒烟了,射出的弓箭也够不着城下的明军方阵;

  而明军方阵里的炮兵,却不断的击碎一个个垛口,对猫在下面的清军造成可观的伤亡。

  城墙上的远程火力够不着明军、城头的清军便只能被动挨打。

  这一幕,让督战的歧白柏焦心不已。

  他也想改变这变动的一面,尝试过派大军出城、冲击城下明军的方阵。

  却在明军坚固的方阵、强大的火力面前铩羽而归,除了留下一地的尸首、给明军添了些军功外,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点作用都没起到。

  “协领大人......”

  “不如咱们退兵吧......”

  “这样耗下去也无济于事,真等城墙被炸开了,到时候骑兵能走掉、步兵可就等于白送给西南明军了。”

  “平阳府(今临汾地区)的三千援军顿兵五里外的郭村不过来,就看着咱们的兵马送死,哪有这说法?”

  “汉人有句话说得好:留的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不如咱们先退兵稷山县,等平阳府和其它地区的援军都赶到了,再来和西南明军决战不迟,此地地形辽阔、适宜我军骑兵发挥,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身后的副将也是满脸忧心,再次向歧白柏进言道。

  “你这句话过时了。”

  “听说那个蜀王朱至澍说过这样一句话: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极有道理,当真是一位军事大才啊,败在此人手上,不冤。”

  “传令下去:”

  “放弃河津县,各部相互掩护退兵,直接去稷山县,等大军汇集后,再和西南明军决一死战!”

  歧白柏没有思考太久,很快便做出了决断。

  武将武将,手下的兵马便是安身立命之本,仗可以输,但兵马一定要尽力保全!

  随着歧白柏命令的下达,河津县东、北、南三面的城门吱吱呀呀的打开,近万清军开始鱼贯而出、退往六十里外稷山县。

  步兵先行、骑兵则四散而出,在周围游荡不止,防范西南明军可能的追击、掩护步兵撤退。

  但显然他们多虑了。

  除了派了支骑兵前来查看、盯着清军大队撤退之外,攻城的西南明军并没有别的举动,方阵依旧严肃安静、工兵依旧挥镐如雨。

  谨慎的孔庆元并没有下达追击的命令。

  清军骑兵众多,在主动撤军的时候追击,并不是好的选择,说不定一着不慎、还会白白的损耗自己本就不多的骑兵。

  而西南明军不追击,却也不会因为清军看似在退兵、要放弃河津县便停下自己的进攻节奏。

  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胜利的希望寄托于敌人主动做什么,而是要坚定的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就好比现在。

  管他退不退兵?

  不退兵就继续炸城、退兵就当挖了条下水道,问题不大。

  夜幕时分,河津县的清军终于完全撤走,河津县落入了孔庆元的手中。

  接管了河津县的孔庆元,一边积极布置河津县的防御、一边往稷山县及万荣县一带布设岗哨侦骑、一边向登陆场送去已经控制河津县的消息。

  滴水不漏。

  登陆场这边,收到了孔庆元传回来的信息之后,渡河登陆的步骤也进一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军队和物资渡过黄河、站上了山西的土地。

  不日,一支大军便开始南下。

  他们将要赶去运城一带,堵住由河南地区渡河而来、增援山西的赖慕布这一路。

  赖慕布这一路两万多大军从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一带)渡河进入山西境内后,并不是马上就能投入战场,而是要先越过巍峨的中条山。

  而翻越过来后的第一个地点,便是在平阳(今临汾)盆地南部的运城地区。

  在龙隐卫的侦查之下,赖慕布的两万多大军的动向根本无所遁形,行军轨迹自然也就不难把握。

  这一支军队的任务,便是进驻运城,堵住赖慕布这路援军,为大军夺取平阳府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越来越多的渡河部队则在河津县短暂停留后,开始向下一个目的地——稷山县出发!

  稷山县、新绛县、襄汾县、平阳府!

  速度快的话,完全可以赶在北京来的那路援军到来之前,便一举夺下平阳府,完成山西战役的第一阶段目标。

  所以孔庆元的第一师,在后续大部队赶到接手河津县的防御后,便汇合陕西第一军团第一师的三个旅,加上自己的五个旅,一共八个旅四万人一起离开了河津县,再一次踏上了征途。看書溂

  孔庆元已经很忍耐了。

  据前方的情报,在过去的两三天时间里,稷山县又汇集了一万多清军,使得小小的稷山县城已经挤下了两万多的清军。

  几乎整个平阳(今临汾)盆地的清军都来了,只剩下个别重要的城池还有一定的驻军,例如平阳府城。

  清军兵力多,代表的不只是守城能力变强,这只是表面;

  在这个表面之下更严重的是:基本上来说,清军的兵马配置,马步比不会低于五比五,甚至有时候是七比三。

  所以清军总数上去了,就代表着骑兵多了,稷山县的清军骑兵,不会低于一万人。

  骑兵多了,便代表着清军奔袭后方的能力大大增强。

  尤其平阳(今临汾)盆地地势一马平川、适合清军的大股骑兵奔袭。

  也正是因为此,战前五军都督府一再强调要稳扎稳扎、不可浪战,宁可慢、不可错。

  上级的命令、加上孔庆元自己的战术眼光,使得孔庆元在河津县渡过了难捱的两天、终于等来了大部队。

  稷山县离河津县足足有六十余里,还都是一马平川的地形。

  只是自己一个师、五个旅的兵力,孔庆元还是有些不踏实,所以等来了陕西军团的三个旅。

  这下就万无一失了。

  八个旅的大军,足可以沿途每隔十里便放下一个旅建立防御阵地,防止被清军断后路。

  如此一来,不但后路无虞,等到大军推进到稷山县城下的时候,仍然还能有三个旅的兵力,足以和聚集在稷山县城的清军一战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