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419章 洪承畴和祖大寿

第419章 洪承畴和祖大寿

  “哈哈哈,那咱们打个赌?”

  “就赌一颗王爵、或者是努尔哈赤儿子的头颅如何?”

  “若是豪格在山西战役期内死了,义弟你就欠本王一颗王爵、或者是努尔哈赤儿子的头颅,若是没死,赌注任由义弟开。”

  朱至澍大笑之中,和沐天波打起了赌。

  若只是一般人的命,朱至澍也不敢保证,毕竟本该1645年就死的左梦庚,都苟活到了1647年。

  但豪格这种涉及到政治斗争的人的命,朱至澍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外寇比内贼更可恨,这是放在四海皆准的道理。

  对于多尔衮来说,为了保证自己的权位,剪除福临的羽翼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而这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不然抓了豪格又把他放了,说不定会被有心人解读为多尔衮对权势掌控不够、不敢杀豪格呢。

  所以在朱至澍看来,豪格还是会和历史上一样,在明年嗝屁。

  朱至澍也乐见其成。

  豪格也是一员猛将呢。

  历史中在四川称帝的张献忠政权,就是被豪格给灭掉的,所以豪格的死亡,对于清军的高阶领军人才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而且除了这个直接可见的损失外,豪格被杀的隐晦影响,则是对满清朝堂人心的巨大打击。

  为了政治斗争,连皇太极的长子、顺治的亲大哥、肃亲王都能被杀,那换成常人呢?这还是一个团结的满清吗?

  人人自危之下、满清内部的裂痕也将越来越深。

  “哈哈哈,殿下有这等雅兴,末将便赌了。”

  “虽然末将很想赢,但末将更希望殿下赢,如此不但对满清实力是极大的削弱,末将还能再斩几颗满清王爵的狗头,为殿下助兴。”

  沐天波没想多想,爽快的接下了这个赌约。

  输赢不要紧,朱至澍高兴最要紧。

  “对了殿下。”

  “说起在满清当中的汉贼王爷,末将倒是想起了另外一个人,那便是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汉贼洪承畴!”

  “若论危害之大,末将倒是认为,此人绝不亚于尚可喜、吴三桂之流。”

  谈笑完后,沐天波想起一人,对朱至澍说道。

  而想起的这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贰臣洪承畴!

  “嗯......”

  “义弟言之有理。”

  “洪承畴此人的投降,对我大明百官的影响,远胜于尚可喜、孔有德等武夫;且清军入关,也少不了洪承畴的谋略。”

  “若是以此论的话,这洪承畴,当真是头一号的奸贼。”

  “虽说此人平民乱、镇辽西,若论功也是不小;且投降也是山穷水尽、内贼作祟下的无奈之举,但这并不能洗刷其投降满清、充当带路党的罪行。”

  “若是能诛杀此人,论功当不低于诛杀努尔哈赤的儿子,义弟多多努力,哈哈哈......”

  说到这个洪承畴的时候,朱至澍的语气中也满是惋惜。

  洪承畴和袁崇焕一样,都曾经总督过蓟辽的战事,也都在任上有过功劳、最起码也是有苦劳的。

  明末局势的崩坏,责任全部压到这些总督的身上,其实是不讲道理的。

  很多事情都不是简单的1+1=2,而是有复杂的相当多面组成。

  不说别的,这打仗,北京城的皇帝的意愿、以及下面的各级人士,还有军饷粮草、内忧外患等等,都会影响战事的走向。

  就好像朱至澍后世看过的一篇文章:

  崇祯皇帝天降横财,手头上突然有了七千万两白银,并励志全部用于蓟辽一带的战事,命内阁赶紧把银两分发至蓟辽前线,好让将士们吃饱穿暖的御敌;

  内阁歌颂崇祯圣明、替前线将士感恩戴德崇祯的仁德,并指天抢地保证银两军需会尽快解送至前线,然后将六千万交给了兵部去办这事;

  兵部歌颂崇祯圣明、替前线将士感恩戴德崇祯的仁德、感谢内阁诸位阁老的高风亮节,并指天抢地保证银两军需会尽快解送至前线,然后将五千万押送过了山海关;

  然后四千万辆、三千万两、二千万两、一千万两......

  最终前线的将士们还是穿着破烂的单衣、靠着锈蚀的陈旧兵器、看着碗里夹着沙子的腐臭面团,大骂皇帝老子昏聩无道、不知体恤将士,大骂上级军官贪赃枉法、把大头兵往死里逼......

  然后等清军攻来时消极作战,局势稍微不对便是撒丫子跑路。

  数万大军眨眼间分崩离析、作鸟兽散......

  虽然只是一篇调侃的文章,但也能看出来,前线的总督们,其实受后方的制约极大,单把责任推给他们显然是不公平的,要多方面去论证一个人的功过。

  但不论洪承畴有多大委屈,投降清军做带路党,朱至澍都不能原谅。

  同理尚可喜和吴三桂也是,抓住了就是要当头一刀、以儆效尤。

  “而且除了洪承畴,还有那一并投降的军头祖大寿。”

  “义弟切莫忘记此人,若是有机会,一并斩了为好。”

  “末将谨记!”

  祖大寿和洪承畴,都是在1642年、锦宁防线战败时被俘虏的,而且和洪承畴内贼开城被俘投降不同,祖大寿是主动开锦州城投降的。

  而且抛开祖大寿主动开城投降一事暂且不说,就说他拥兵自重、不尊中枢一事,也是朱至澍不能忍的。

  崇祯皇帝曾经数次下诏,命祖大寿进京觐见,但祖大寿都借故推辞,始终呆在锦州城里做他的土皇帝。

  这种公然违背命令的军头,在明末的辽东可不在少数,他们就是一个个定时炸弹,没有哪个统治者会喜欢,朱至澍更是忍不下。

  所以祖大寿之流,也是朱至澍必杀的人员之一。

  这番视察初级骑兵训练场也就暂时告一段落。

  接下来的时间里,五军都督府和兵部、户部一起,制定出了详细的山西之战方案,等正式呈于朱至澍观看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十一月底。

  待朱至澍确认无误后,方案就进行到了具体的实施阶段。

  首先开始的,便是战略上的欺骗。

  这么大的军事行动是瞒不住人的,那该如何让清军相信,西南这一次战事的真正目标,是河南而不是山西呢?或者可以是其它地方,但唯独不能是山西。

  这就需要情报人员的努力了。

  西南发动境内境外的密探细作,通过各种方式向满清的探子传递着西南将要对河南用兵的消息。

  而且为了更加逼真,甚至连帝明报社都下了场。

  在教育部岳沐辰的亲手策划下,帝明报社刊发了大量描述中原地区百姓生活之惨烈的文章,除了不可规避的天灾之外,还重点痛斥了这是满清造成的人祸,使得西南民愤沸腾、对中原百姓大加同情;

  同时又有许多枪手操刀,在各处鼓噪请命,请求蜀王殿下出兵解救沉沦在苦海中的中原百姓;

  不只是西南安排了许多枪手,就连在应天府管辖下的江南、华南等地区,都有许多枪手在迎合造势。

  没多久的时间,整个汉人统治区,尽是请求蜀王殿下出兵的声音。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