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390章 木布泰的委屈

第390章 木布泰的委屈

  “至于十五弟,便去蒙古走一趟吧。”

  “虽然不能平白无故的就是杀几万蒙古人来震慑人心,但若是真的被我们抓住了私通西南的把柄,那我们杀起来人,可就名正言顺了。”

  “到时候杀一些人,也能够杀鸡儆猴,然后再看的紧些,估计问题也就不大了。”

  “但这事不好办,不能够真就直接刀兵相向,需要仔细的甄别具体是哪些人和西南勾结。”

  “兹事体大,十五弟性格稳重,去往蒙古坐镇,本王心里放心。”

  “十五弟的意思如何?这才刚回来半年,就要让你再出征,累是累了点,不知道十五弟扛不扛得住?”

  交代完阿济格接下来的安排之后,多尔衮又转向了多铎,把计划多铎的去处,一并说了出来。

  正是多尔衮现在的心头之患——蒙古。

  “诶!”

  “十四哥这说的什么话。”

  “弟弟我在潼关过得不差,回了北京城,更是享受了半年,和十二哥一样,再不出去溜溜都要上不了马了。”

  “这下能去蒙古跑跑马,正好消化下肚子里积攒下来的油水,正合我意,哈哈哈......”

  多铎爽朗的笑着,爽快的接下了多尔衮给他的任务。

  “但是我和十二哥都走了,十四哥你身边可就没个得力的人了啊?这会不会太冒险了些?”

  多铎接下这去蒙古的差事后,想到了一事,对着多尔衮提醒道。

  汉人斗的你死我活的,都什么时候了还有两个政权。

  同样的北京城这边也不是就那么安分。

  多尔衮这摄政王的位置,属实说做的有些过了,对他有意见的人、明里暗里的可不少,一样不得不防。

  “本王这边没事。”

  “代善估计快不行了,已经回了盛京,他两个儿子满达海、瓦克达,孙子罗洛宏都已经赶回去了,估计就这阵子的事;”

  “济尔哈朗丢了绥德卫、又丢了榆林镇,罪不可赦,想着推个汉人出来顶罪,但本王哪能饶了他。”

  “如今他已被本王发回辽东去防守渤海湾的西南明军,顶替代善的位置,等时机成熟,找个机会剥夺他镶蓝旗旗主的身份,他也就成不了事了;”

  “至于豪格(皇太极长子、顺治的大哥)。”

  “丢了宁夏镇、非议朝廷,本王已经将他下狱了,等本王找个机会再斩草除根,不然有他在,朝中总有些人看不清局势,和顺治眉来眼去的。”

  轻描淡写间,多尔衮就把这几位位高权重的大臣的命运给一一安排了。

  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历来是皇帝直接管理,如今在多尔衮的手上,虽然有皇太极遗老以及太后的制约,但大乱子也不会有;

  镶白旗在亲弟弟的多铎的手上,正蓝旗也在运作之后、现在在亲哥哥阿济格的手上。

  代善那一系则是控制着正红、镶红两旗,济尔哈朗掌控着镶蓝旗,如今代善已经快不行了,这两旗的归属,大概率会有场争斗;

  济尔哈朗又因为战败被自己赶去了辽东。

  如此一来,满八旗有五旗处于多尔衮的直接掌控,多尔衮现在可谓是权倾朝野,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已经开始在着手清除自己的政敌了。

  这首先下手的,就是顺治的大哥、满清的一员猛将豪格。

  豪格本就在继承皇位时和多尔衮有隙,如今又因为在宁夏站战败,可不就让多尔衮抓住了机会。

  “既然十四哥都已经安排好了,那弟弟我也就放心了。”

  “十二哥,咱们什么时候出发呀,我在这北京城,也着实是呆腻了,恨不得马上出去见见血呢。”

  “我都行,明天都行。”

  “好,那咱们兄弟便明天启程,一南一北,各为摄政王分忧、为大清开疆拓土尽心尽力。”

  “......”

  多尔衮、阿济格、多铎三位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如今满清朝堂权势最为显赫之人互相手臂搭着胳膊,朗声大笑。

  那场景,仿佛回到了那十几年前、三兄弟联袂在辽东击败一波又一波明军的岁月。

  只是物不是人也非。

  当年的那么多豪杰已经烟消云散、满清也从一个朝不保夕的边远部族,打进北京城做了这天下共主。

  当然,离共主还有些距离。

  主要是被西南的蜀王朱至澍给挡住了。

  “母后,皇父为什么要抓了大哥啊?”

  “大哥对我挺好的呀,回来的时候还给我带了一把手铳呢,说是那西南明军的最新武器,可漂亮了。”

  “还说下次再来教我使手铳的,怎么这就被皇父给抓了呢?”

  “要不母后您和皇父说一下,让皇父把大哥放了吧?”

  皇宫中,已经九岁的顺治依偎在皇太后木布泰的怀中,用着童真的语气,天真无邪的对木布泰说道。

  但在旁人看不见的视角里,顺治的双眼中、流露出他这个年纪不应该有的冷漠和阴戾,就连木布泰的手掌拍在他的肩膀上时,他瘦削的身躯都会忍不住轻微颤抖。

  不是因为冷,而是因为嫌弃、因为恶心。

  他已经记不清多少次亲眼目睹自己的生母、和那位逼着自己叫他皇父的人在一起苟且了。

  甚至很多次,这一幕就发生在他的身畔。

  或许在多尔衮和木布泰看来,年幼的顺治不懂事、不会觉得什么,但这在早慧的顺治心中,早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所以顺治不但恨多尔衮入骨、顺带着对木布泰也有了极深的成见,若非这一次要给大哥豪格求情,顺治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粘木布泰了。

  “哎...”

  “朝廷大事,汉人有句话形容的很好: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事,没那么简单。”

  “豪格性子太鲁莽了,战败之际、还在朝殿上公然冲撞、污蔑你的皇父,若是不治他的罪,朝廷威信将荡然无存。”

  “所以豪格有此劫难,也是他咎由自取。”

  “不过皇上可以放心,豪格毕竟是先皇的长子,还是位骁勇善战的大将,你皇父必然不会真将他如何,惩治一番也就会放出来了。”

  “但皇上你要切记。”

  “如今你的皇父才是这北京城、乃至是这片天下最厉害、最为支持、也是最能支持的住我们母子两的人,一定要好好的听你皇父的话,这江山才能治理的好,明白吗?”

  木布泰轻轻的拍打着顺治的后背,余光隐晦的打量了一圈周围的太监、侍女、侍卫,语重心长的对顺治说道。

  她又何尝不知道多尔衮的嚣张跋扈?

  但她能怎么办呢?

  皇太极走的太早了,传位的时候也没有留下遗诏,若不是多尔衮的支持,这时候坐在龙椅上的,该是豪格才对。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既然是仗着多尔衮的支持,自己孤儿寡母才坐上的这个位置,那又怎么敢奢望多尔衮真就做那铁骨铮铮、高风亮节的忠臣呢?

  有些气、有些委屈,为了这个皇位、为了自己的这个儿子,她也只能生生的受着。

  “但愿福临能明白我的一片苦心吧......”

  木布泰心中默默的想到。

  周围的每一个人,可能都是多尔衮的眼线,她没有找到机会和顺治说这些不能摆在台面上来说的话,只能希望顺治,能自己领悟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