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381章 纺织产业

第381章 纺织产业

  “正卿想好了?”

  “要我说,其实哪有这么复杂,殿下常说一句话:反抗不了,那便享受它。”

  “况且如今的局势,正卿你还看不清吗?”

  “这普天之下,不说谁能收复中原、辽东山河,就说谁能挡得住清军兵锋,正卿心中也应当是明镜一般。”

  “难道正卿心中,王师北上、收复河山的热血已经凉透了?”

  “但凡还有那么一丝一缕、一点一滴,那正卿你看到西南的强盛、看到收复山河有望,都应该感到欣慰才是。”

  “老夫向你要这琼州府,不也就是为了壮大西南、驱逐建奴吗?”

  “而且,不是老夫狂言,我们西南要拿琼州府,你们是挡不住的,只不过是顾及同为汉人,通知一声而已。”

  “这种情况下,你这种无谓、而且错误的坚守,是没有意义的。”

  “其实说到底,都是朱家人自家的事,正卿,你也看开点。”

  听到身边再次传来的那声叹息声,龙文光笑了笑,饮了一大口杯中的茶水。

  殿下吩咐自己的事情终于能够完成了,龙文光心中也是一松。

  其实他心中也是忐忑的很呢。

  虽然这些年跟着蜀王殿下、思想开拓了不少,并且为了实现大明的复兴,他也愿意做许多在以前看来是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

  但毕竟是受了几十年‘天地君师亲’教育的人,心目中对于皇权的绝对尊崇还是很深厚的。

  这突然间要逼着目前来说最为正统、代表了大义的应天府朝廷让出琼州府,是违背了自己心中这几十年来遵循的道理和原则的,自己接受起来也有难度。

  但他必须得这么做。

  在蜀王殿下的设想里,深入南海一千多里的琼州府,有比广西更好的地理位置,更加适合西南经略南海。

  而经略南海,又是西南集团获取源源不断的财源、壮大西南实力的必经之路。看書喇

  所以哪怕是违背自己的原则,他也得帮着蜀王殿下把这事给办成咯。

  “龙大人所说,下官如何不明白。”

  “只是这般大逆不道之事,蜀王殿下如何能做得出来啊?不怕为天下人所耻笑吗?”

  “就算不怕天下人耻笑,这西南谋图琼州府,也极有可能会引发西南和朝廷的冲突,到时候两强相争、渔翁得利,岂不是为建奴做了嫁衣?”

  “而且这种话,让下官如何和陛下说呀?朝廷的公卿大臣们,又怎么可能同意呢?”

  “西南强盛、数次击败建奴,下官心中自然是欢喜的很的,但难道西南就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不用和中枢直接冲突、也能继续强盛?”

  “龙大人,您还是劝蜀王殿下三思吧。”

  “琼州府贫瘠,实乃鸡肋之地,为它而与中枢交恶,实属不智啊。”

  对于龙文光的话,王庆无法辩驳,只能从大义上再垂死挣扎一番。

  “呵呵,正卿,你我都是明白人,这些陈词滥调、口舌之利不争也罢。”

  “若是口舌之利、朝廷大义能说退清军、说回中原、说死多尔衮,那老夫虽然年朽,坐下来和你说个几天几夜也是乐意奉陪的。”

  “说句老夫最近几年才想通的道理:就是过往咱们太看重这些个什么大义、太倚仗这副口舌,才落到如今这个局面。”

  “老夫今年六十五啦,没别的指望,就想着闭眼前,能看到大明归都北京城。”

  “现在普天之下只有蜀王能击败清军、能收复中原、能复兴大明、能完成老夫这个夙愿的,看来看去,也就是蜀王殿下了”

  “老夫目光短浅,就只能看到这一点了,也愿意因为这一点,为蜀王殿下做任何事情。”

  “至于正卿如何和应天府的人说?”

  “老夫倒是可以给正卿出个主意:想给广东水师留些香火的话,便对琼州府的事情视而不见!”

  “如此直说便可,但凡应天府的公卿们不是猪猡,就能悟出这意思了。”

  说这话的时候,已经六十五岁的龙文光,难得的杀气外露,让身旁的王庆,不由的一阵心寒发冷,整个身子都僵了一下。

  这也让他切实的感觉到:西南的兵锋,不只是在对建奴的时候凶势滔天,换个别的对手,西南的獠牙一样令人胆寒。

  ......

  盛典之后,成都还热闹了好几天。

  直到各方的来宾都满载而归之后,成都这才平静了一些。

  而这一次盛典,西南也是收获巨大。

  在达成了向外界各方势力展示了西南的兵威、提高武人的地位、巩固武人对朱至澍的忠诚这些政治目的的同时,经济方面也大赚特赚。

  香皂、香水、香料、药材、玻璃等等西南的特产为更多外部势力所知,订单爆盆、源源不断。

  同时,朱至澍也把王府的另一家公办公司——西南纺织公司推到了台面上,让外界知道,西南现在又多了一项可以大量供应的工业产品。

  以前西南也卖布,但卖的是大名鼎鼎的蜀锦。

  蜀锦这种纯手工的奢侈品虽然畅销,但量上不去,也就没法成为一条真正可观的财源;真正要赚大钱,还得是薄利多销的普通布匹。

  这几个月来,机械坊一直在扩建、招募、培养更多的工匠,好提升各种急需机械的产能。

  成果还是很显著的,第一家纺织厂已经建立起来了。

  虽然不大,只有十多台纺纱机和纺织机,但产量却远远胜过以往几百人的人工纺织工坊,而且随着工坊的继续扩建,产量继续大幅增加是必然的事情。

  现在真正限制西南纺织业发展的,反倒是原材料这关。

  以往手工纺织业的时候,除了江南这种已经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地方外,大多数地方都还是自给自足的家庭式纺织产业,有个十几人的小作坊都是了不得的了。

  这种情况下,原材料的供应自然也是分散的、不成规模的。

  这种原材料的供应方式,放在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的时候没有问题,放在已经开始踩上工业化的边的西南来说,就太落后了。

  于是,西南一边在内部整合纺织行业原材料的供应体系的同时,一边也开始积极的走出去,开拓外部的原材料供应商。

  纺织需要大量的皮毛,目前能够在这块满足西南需求的,无非就是蒙古、西域、乌思藏三个地区了。

  所以西南在接手两湖的时候,往这三块地区去采购原材料的人员也出发了。

  而这三块地区中,乌思藏和西南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冲突,双方还一直保持着战马的贸易,虽然不多,但情谊却是在的,所以比较顺利;

  西域方面,现在最大的势力就是李自成。

  李自成的兵锋,现在已经荡清了天山山脉两侧,基本较大的适宜定居点,都已经掌握在了李自成的手中,所以西南在西域收购皮毛原材料的事情,也进展顺利;

  真正难的,是蒙古。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