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367章 车床项目

第367章 车床项目

  “都已经准备了,殿下您这边请。”看書溂

  听到朱至澍的表扬,庄业正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躬着身子将朱至澍引到了另一台机器旁边。

  正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式织布机。

  机灵的小工早就已经开启了蒸汽机,等朱至澍来到的时候,织布机已经开始运转了。

  只见飞梭上下左右飞速交叉、素白的布匹近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长。

  朱至澍才看了一会、估摸着就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一匹3尺出头、也就是一米宽的白布已经织了有近一尺长了,比人工快太多了!

  现在一匹布的尺寸是宽三尺、长四丈;约等于宽一米、长12米。

  汉乐府《上山采蘼芜》记载:“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也就是说,汉朝的时候,在丝线充足的情况下,一名新手织工、一天织缣(近似于麻布)的产量为一匹,老手一天的产量为五丈余,约等于1.2匹。

  汉朝可没有什么八小时工作日,就算按照一天工作12个小时计算,一个小时的产量也不过才1米。

  而这台织布机,五分钟的时间就织出了一尺长、约30厘米。

  换算一下的话,光算单位时间,蒸汽织布机的效率就是人工的四倍!

  而蒸汽机是可以昼夜不停的运转的,排除设备损坏、保养的时间,那一台织布机的总效率,是人工的八倍!

  蒸汽纺纱机加蒸汽织布机......

  “有搞头!有搞头!”

  朱至澍脑海中不断的重复着这句话,眼神中满是炙热的神光!

  这哪是两台蒸汽机,这分明就是两座金山啊!

  “好!做的不错。”

  朱至澍大手在庄业正的肩膀上一拍,由衷的表扬道。

  “如果没有什么还能改进的话,那就定型、进入生产阶段吧,孤会成立一家织造公司,专门和你们对接设备。”

  “如今这机械坊一个月才能产出五台蒸汽机,这数量也太少了,够谁用?让外人知道了,还以为是本王钱没给够呢。”

  “郭治你跟进下,要什么直接报给王和,一定要把机械坊的产量搞上去,蒸汽机啊、纺纱机、织布机什么的,赶紧上量。”

  “但也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别本王一催你们就瞎搞,出了事本王也绝不会轻饶,明白吗?”

  “微臣明白。”

  郭治和庄业正鞠躬行礼回答道。

  “好,纺织的事情先就这样。”

  “车床的事情怎么样了,有眉目了吗?”

  将纺织的事情暂且放下,朱至澍又问起了车床的事情,也就是机械坊手上的第三件重要项目。

  随着各种各样的设备越来越精密,对于加工设备的要求自然也是越来越严苛。

  虽然精良的手工做出来产品、的确可能比这个时代的机器设备还要好,但这仅限于最顶尖的宗师级工匠。

  这也就决定了、光靠手工生产的话,产量是不可能满足需求的,而且也会存在技术断层的风险,所以还是需要机器设备来加工。

  这就凸显出了车床的重要性了。

  车床的研制,是朱至澍去陕西之前就交代下去了的,算起来这都过了半年了,想来该有了些眉目了,朱至澍很是期待。

  “殿下这边请。”

  庄业正继续前面领路,带着朱至澍来到了另一个车间。

  只见一台让朱至澍觉得眼熟不已、亲切万分的车床状机器孤零零的摆在整洁的车间中间,好像一匹正在等着主人前来骑乘的宝马,这一幕是那么的美丽。

  朱至澍迫不及待的走上前,仔细的观察着这台机器,细心程度,比第一次看邱王妃的躯体时、也相差不远了。

  眼熟和亲切是自然的。

  因为这图纸,本身就是朱至澍按照后世的简易车床画出来的。

  虽然细节上因为记忆偏差的原因会有差异,但原理却是相同的,所以大体上结构并没有相差太多,和后世很像。

  看了几眼后,朱至澍就明白了这台车床的应用。

  因为现在还没有电能,所以动力还是来自于蒸汽机,通过曲轴和精密的齿轮连接这台简易的车床。

  蒸汽机的澎湃动力,通过曲轴和不知道多少个精密的齿轮之间的转换传导到车床上,使得车床的运转稳定可控、丝滑无比。

  以朱至澍的眼光来看,的确简易的很,甚至应该说是简陋。

  但在这个时代,这却已经是瑰宝一般的工业产品了,全世界独一无二。

  “殿下您请看,现在为您演示下车床的实际运转。”

  看到朱至澍已经将这台车床上上下下、前后左右看了遍之后,庄业正上前两步,让几名工匠为朱至澍演示车床的实际运转。

  “哦?已经可以实际使用了吗?那赶紧让本王瞧瞧。”

  “对了,现在是车制什么?”

  朱至澍好奇心被拉满。

  没想到时隔半年,机械坊的成果这么显著,竟然给自己整出了一台可以实际操作的车床,今天当真是收获满满。

  严格来说,机床的意义比纺纱机、织布机要大的多,甚至比蒸汽机都不差。

  有了机床,就相当于有了个母亲,其它所有的机械设备都是它的儿子,生产起来都能事半功倍。

  ‘工业母机’的称号不是白来的,即使是个简陋版的工业母机。

  “容微臣先卖个关子,殿下看过之后就知晓了。”

  庄业正躬谦的笑了笑,但却没有和朱至澍明说是要车制什么,而是卖了个关子。

  朱至澍的靠近,使得为朱至澍演示这台机械的操作的几名工匠有些紧张,将材料放置在操作台上的时候,那手指抖的跟后世的食堂阿姨一般,让朱至澍好一阵担心。

  “别紧张,平时怎么做、今天就怎么做。”

  朱至澍察觉到了这几名工匠的紧张,温和的笑了笑、安慰道。

  有了朱至澍的安慰,这几名工匠这才放松了些,顺利的将原材料在操作台上固定好,然后打开控制开关。

  只见车床刀架上的车刀飞速的转动起来,快的肉眼根本看不清分毫。

  而随着车刀的飞速转动,原材料上铁屑纷飞,很快便切割完成。

  然后工匠们再次用控制开关断开车床和蒸汽机的连接,使得车床停止运转,然后将刀架上的车刀换成了另一种样式。

  固定原材料、打开控制开关、开始加工。

  约莫过了将近三十分钟、几番反复之后,一个零部件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朱至澍也是越看越眼熟。

  随之就是恍然大悟!

  这不就是后世第一支大规模量产的后装步枪、德莱赛m1841针式后装步枪的枪机部枪栓嘛?

  也就是自己之前让工匠们耗费巨大的精力、纯手工制作了两支的步枪,同时也是自己为西南军队选定的下一代主力步枪装备。

  原来庄业正已经做到这种程度了,竟然可以用车床车制后装步枪的枪栓了!

  一支后装步枪,最难的就是复杂的枪栓,只要这个部件能妥善的解决,那一支堪用的后装步枪就已经完成了一半了。

  当真是巨大的惊喜啊。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