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356章 挖世家大户的根

第356章 挖世家大户的根

  朱至澍说话的这段时间,龙文光一直在很认真的听。

  并且朱至澍越说,他的神情也就越放松。

  只是在当朱至澍说到要修两条路的时候,他的神情顿时紧张、严肃的几分,但也就仅此而已,很快便也释然了。

  修路而已,虽然长了点、工程量大了点,但那又如何?大得过修长城吗?大得过引黄河吗?

  而在朱至澍说道,这土地国有化,也是和收商税一样循序渐进、一点一点来之后,龙文光才彻底放松了下来。

  若只是一点一点来,那便不怕了。

  万一不成,也有斡旋的余地。

  “正是因为老臣能够理解殿下,才知道殿下要走的这条路的不易。”

  “从商周开始、便是诸侯林立,与天子共治天下。”

  “至秦汉时,削弱了诸侯,至隋唐时,更是几乎彻底郡县制,这都是皇权在对之外的势力的一步步打压,但哪怕在那时候,世家的力量也是极强的,强盛时期,甚至可以和皇权抗衡。”

  “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一千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数个王朝在这个过程中起起伏伏、兴衰更迭。”

  “殿下如今在郡县之下、还要打压大户,这是在诸侯之后、又要彻底亡了世家啊,这又该是何其的艰难?何其的凶险呢?”看書喇

  “虽说殿下小步缓行、步步蚕食的做法,的确能够避免矛盾激烈爆发,但世家之中也多人杰,殿下的意图,他们也一清二楚。”

  “所以,殿下若是要做此事,必然会引起世家的警惕和反抗,甚至那些愚民,也不会觉得殿下就是在为他们好。”

  “世人多愚啊。”

  “成,殿下千古一帝、万世为后人所称颂;”

  “败,只怕以后的史书上,殿下就得是一个骄奢淫逸、荒淫无度、残暴不仁、利令智昏的暴君了。”

  龙文光没有再言辞激烈的劝谏着朱至澍,但却还是止不住的感慨,在一旁帮朱至澍分析了起来。

  到了龙文光这个岁数,历经了家族覆灭、山河破碎的他,除了光复大明之外,已经没什么别的追求了。

  所以,为了西南,他愿意付出一切。

  而他也知道,西南的灵魂是蜀王朱至澍。

  原本的西南羸弱不堪,连张献忠都可以长驱直入,差点打下成都城。

  但关键时刻朱至澍站了出来,带着大家力挽狂澜逼退了张献忠、守住了成都城。

  最后还反攻贵州、广西,南下北上,打下这偌大的疆土,甚至连传闻中无敌的清军,都在西南明军的攻击下不断败退。

  这并不是因为西南有多强。

  最终的原因,是眼前这位年纪才刚过三十、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蜀王殿下。

  若是没有这位蜀王殿下。

  往前说,成都已经被张献忠攻下、自然也就没有了日后强盛的西南;

  往后说,如今强盛的西南也没有另一个人能压得住,顷刻间就会分崩离析成一盘散沙,成不了气候。

  所以龙文光很明白,大明中兴的希望,全部都寄予眼前这人的身上,自己只能死心塌地的去辅佐他。

  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也就更加不希望看到朱至澍行差踏错。

  但朱至澍有朱至澍的想法。

  “放心吧焕斗,本王心中有数。”

  “本王初步的设想,是先将交州布政使司、陕西布政使司、以及西南其它地方的无主之地划归到国家资源部的管辖范围下。”

  “交州是本王新纳之地,本身一切俱都为国有,移民时也说好了只是永久土地耕种权而已,并没有什么冲突;”

  “陕西现在的大户已经很少,而且大部分都是服顺之人,不服顺的,已经被李自成杀得差不多了,想来阻力也不大;”

  “最后就是西南的其它无主之地。”

  “虽然因为战乱死了不少人,但真要说起来,其实也就是少数而已,不会引起很大的动乱。”

  “先把这三步走好,成效就能出来不少了,也能当作是前期的摸索,为日后全面接管趟好路、积累经验。”

  “这乃是百年、千年的大计,还请焕斗助我。”

  朱至澍起身,对着龙文光郑重的行了一礼。

  土地资源国有化,在当下的生产力条件下,是国家拥有财富的非常有效的手段,同时也能有力的遏制土地兼并、改善民生,让国家长治久安。

  来自后世的朱至澍,深刻的知道这些益处,所以他不得不做。

  龙文光哪里敢受这礼,避退之间慌忙回礼,却也算是认同了这件事情了。

  这影响最大的税务部、国家资源部商定下来了,那科技部和教育部,也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其实有一点还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教育部。

  说一千、道一万,任何事情都是要人去做的。

  为了能够做的更好,还需要人来管理、来提升效率。

  而管理和提升效率,就需要是人才了,最起码的标准也要识字,识字就要靠教育。

  而教育是需要很高成本的,吃都吃不饱的年代,谋生就已经极为艰难了,哪还有多余的精力去接受教育?君不见,后世的义务教育推行阶段,都有不少人不愿意让子女去的呢(我们那是这样,不知道你们那里是不是)。

  这种情况,其实在我们的爷爷辈都很明显。

  很多爷爷辈都是不识字的,读封信都得找村里为数不多识字的那几个人,而这几个人,往往就是村里的实际管理者。

  所以,很多的资源能被世家大户们垄断,就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和成本去接受教育,然后成为了当仁不让、没有其它选择的基层管理人员。

  管理的位置上都是他们的人,他们自然也就能形成垄断了。

  就好比隋唐之前,权力完全被诸侯、世家所垄断一样。

  隋唐之后还好了一些,寒门也能出人才了,但就这个寒门,也不是一般人够的上的,那也得是地方的大户大族做背景才可以。

  而世家大户出来的人,可不就是会向着世家大户、维护世家大户的利益吗?

  偶尔可能有一两个不是,但大多都是。

  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所以,真正要切断世家大户们的垄断,让占据了人口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也能分到利益、体面的活下去、不造反,那就一定要打破世家大户对权力的垄断。

  现在西南境内还只有帝明学院、帝明官吏进修学院、帝明军事学院、帝明医学院、帝明海军学院,看似不少。

  但这些都是高阶教育学院,就连唯一尝试基础教育、设立了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学机制的帝明学院,小学每一期的数量也不过才四百人而已。

  不但数量远远不够,这么点名额,还多被川蜀的达官显贵、世家大户们给瓜分了。

  根本落不到代表更多人数的、真正的寒门百姓头上。

  设立教育部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这种局面!

  ps:祝大家国庆节快乐(昨天更新的着急,忘记说了)

  另外,9月份是一天都没休息,更满了整整一个月,求波支持不过分了吧?

  催更、礼物、评论,求求各位衣食父母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