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343章 西南马事

第343章 西南马事

  “对了老刘。”

  “李自成这去西域也快半年了,给我们送回了多少战马啊?”

  “还有商队布局西域也两三个月了,有成效了吗?”

  想到骑兵一事,朱至澍又想起了现在西南战马来源之一的李自成,便就此事问起了刘之温。

  虽说刘之温现在是陕西战役的后勤总督,但因为朱至澍用的顺手,所以也承担着一些朱至澍秘书的工作,就好像以前在王府中一般。

  “启禀殿下:”

  “截至目前数据,李自成一共送了三批战马回陕西,总数约五千余匹。”

  “虽然数量还是不多,但却是一次比一次多,想必明年这个数量就能涨上不少了。”

  “至于商队这边。”

  “商队实力本就不如李自成、加上布局时间也较短,暂时成果还比较少,目前所有商队全部加起来,也就带回了不到一千匹的战马。”

  “不过臣已经交代下去了:日后商队带回来的货物,均要以战马为主,其它非必要的物品,咱们官府的收购价将会降低一些、收的税也会更高一些,以此促进商队带回战马的积极性。”

  刘之温起身,简单的将西域方向的战马来源情况通报了一番。

  “嗯,那就是六千多匹。”

  “哎,看似不少,但往军队中一送,那就远远不够了。”

  “那咱们自己从西域、乌思藏地区购买战马、以及云南地区自主育马情况,又是如何呢?”

  目前西南战马的主要来源便是西域、乌思藏、云南自主育马三个途径,所以了解完李自成和商队之后,朱至澍又问起了其它几个途径的情况。

  “以往咱们西南主要的战马来源途径,便是从西域购置。”

  “李自成西走西域之后,对咱们的战马贸易也有一些影响,下半年购置的战马少了许多,只有六千余匹,但也在持续恢复中;”

  “乌思藏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战马,但不是大头,所以全年也只采购了三千余匹,其余都只能作为驽马使用;”

  “云南的自主育马产业,在殿下的重视之下发展的不错,今年为我西南提供了战马三千余匹,驽马、骡子等上万匹。”

  “全部渠道总算起来的话,今年西南战马总入库,约是一万八千匹左右。”

  “一万八千匹......”

  朱至澍重复着刘之温报给自己的数字。

  以现在战马的市价,一匹战马的价格在50-100两银子左右,李自成那个渠道,多为军械物资互易,成本还能更低一些,但怎么算也是接近一到两百万两银子了。看書溂

  打仗就是打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也好在西南现在够大。

  北抵西域、西至乌思藏,只要有钱,便有渠道可以买到战马。

  不然要是像两湖、应天府这样的地区,哪怕是金山银山,也没有渠道购买战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嗯,目前也只能如此了。”

  “等榆林镇、宁夏镇稳定,便可以和蒙古人做做生意了,获取战马的成本还能再压一压,到时候就不买乌思藏的战马了,他们的马真不太行。”

  “云南的育马产业不要松懈,这可是个很重要的行业。”

  “其实蒙古马也就那样,等云南育马技术上了一个台阶,可以尝试将蒙古马也繁育一下,培育出更好的马种。”

  “殿下深谋远虑、运筹帷幄,老臣万不能及。”

  “只是和蒙古人做生意还得好事多磨,在清廷的高压之下,蒙古人未必敢将战马卖给我们呢。”

  刘之温不大不小的拍了朱至澍一个马屁,然后对于朱至澍的乐观,提出了自己的异议。

  “财帛动人心。”

  “蒙古人穷的每一次白灾和黑灾都要死那么多人和牲畜,和我们做生意能多条活路的话,他们未必没有这个野心。”

  “而且蒙古那么大,清廷就那么点人怎么管得过来。”

  “再加上战场咱们在节节胜利,有想法的蒙古人自然会越来越多。”

  “所以,这和蒙古人贸易之事,本王很是看好,哈哈哈......”

  “殿下说的是。”

  “殿下深谋远虑、运筹帷幄,老臣万不能及。”

  朱至澍认定的事,刘之温一般都不会去争。

  蜀王已经不是他看着长大的那个孩子了,而且西南这两三年的发展,足以看出蜀王能力比自己更强,至少在战略眼光方面是这样。

  所以刘之温也安心放手任由朱至澍施展,自己在一旁边边角角修修补补、做些实事便是。

  “对了老刘,李定国撤下来了几万人,你回头差人去对接下,看看这些人怎么安置为好。”

  “如今已经是隆冬天气,切莫委屈了这些前线征战的将士们。”

  “还有这军功赏赐,也赶紧捋一捋,争取过年之前,能发下去第一批赏赐,让将士们能开开心心的过个好年。”

  “是,殿下。”

  “......”

  榆林镇战事大定,朱至澍心中也就放松了下来,开始安排回返成都的事宜。

  他在延安其实就是个吉祥物的作用,如今战局已经明朗,便不需要他这个吉祥物继续坐镇在延安了,所以计划回去成都处理其他的事情。

  成都也是一堆事情等着自己呢。

  其中最紧要的,就是把年给过好;

  然后就是两湖的事情要定下来了;

  再接着就是六部的设立。

  不出意外的话,宁夏镇的战事也将在本月内结束,到时候西南的声望将会如日中天、一时无两。

  尤其是在混乱无能的应天府这个猪队友的衬托之下,更是能让人看清西南的势头,也会让更多人对于大明的气数最终会落在哪里,有更多的思考。

  这种大势之下,不论是谋图两湖、还是设立六部,条件都已经成熟。

  而每一个战略的推进,都是有其目的的。

  例如收复两湖。

  除了两湖因为左良玉身体每况愈下、造成两湖本身不稳定、在西南、应天府、满清之间左右摇摆、三方下注之外,还因为两湖无与伦比的耕地资源,以及两湖庞大的人力资源。

  湖广熟、天下足。

  而人口,那就是兵源、就是劳动力、就是税收、就是市场。

  所以两湖这个巨大的粮仓和市场,朱至澍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