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240章 清军撤退

第240章 清军撤退

  撤退的方案也很快就商议出来了,榆林城的清军将分成三波、有序撤退:

  第一波是济尔哈朗的镶蓝旗,约两万余人;

  第二波是尼勒图的镶黄旗和蒙古人,约两万余人;

  第三波是汉军,约一万多人。

  撤退的方向有两个。

  满人、汉人主要是撤退至神木县、保德州,然后看是留驻,还是一路回返北京;

  蒙古人则主要是往察罕脑儿卫(今鄂尔多斯地区)。

  两次大战之后,榆林城一带的清军还有约六万兵马,其中保存着完好战力的有约五万人,还有一万多的轻重伤员分散在城内外的大营中休养。

  看似不少,但其实比起刚开战的时候,已经折损近一半了。

  尚存的兵马中,有汉军、蒙古人加起来约三万、然后就是三万多人的满人,包括镶蓝旗和镶黄旗。

  汉军和蒙古人加起来本身是超过六万的,但两次大战,冲锋陷阵、伤亡最大的都是汉军和蒙古人,所以伤亡巨大、几近腰斩。

  而满人多为后头督战、打顺风仗,见机不对,跑的最快的也是他们,所以四万满人现在还剩个三万多人。

  撤退自然要首先保证满人老爷先跑。

  所以主帅济尔哈朗带着镶蓝旗走第一批次、镶黄旗带着蒙古人走第二批次,汉人走第三批次。

  但在场的每个人都知道。

  这一万多汉人,已经是被抛弃的弃子,大概率走不了了。

  汉军大部没马,有马的早就被抽调去参加前两次的大战了,折损了个七七八八,现在城中的一万多汉军多为步兵。

  步兵怎么可能走得了?

  满人和蒙古人可都不愿意像西南明军的骑兵一样,西南骑兵的战术战法是一直压着自己的速度、每一个战法都是为了保护步兵。

  而没有骑兵的保护,这一万多汉军是不可能在西南明军的进攻下安然撤退到近三百里外的神木县的。

  所以这种安排,其实就是把汉军留下来殿后,充当拖住西南明军追击步伐的弃子,和绥德卫吴三桂被济尔哈朗丢下一样的道理。

  只是叶克海比吴三桂运气要好。

  这段时间叶克海表现的不错,很是顺从,让济尔哈朗很满意。

  所以,叶克海并没有被济尔哈朗留在榆林城中,复走吴三桂的老路,而是得以在第二波的时候,跟着尼勒图的人马一起撤退。

  不然,以叶克海这等高位,被西南明军俘虏后,大概率又是城门上一刀,然后成为帝明日报提振民心士气的好稿子。

  只是带走叶克海,真是济尔哈朗念及旧情呢、还是留作日后的替罪羊呢?

  所有人心里应该都清楚,但却不会摆到台面上说出来。

  就连叶克海应该都知道,但看破不说破,先过了眼前这关、日后的事日后再说。

  撤退事宜安排的效率很高,晚上时分的时候,第一批撤退的大军就已经安排好了。

  “尔等数日辛劳、守城有功。”

  “大帅体恤尔等,特命我部前来替换尔等守城。”

  “尔等可以回营休息去了,营中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肉汤!”

  戌时刚到(19-21点),挨了一天城外的炮击、现在犹在挨着的榆林城、靠北面的几座城门前,来了一队队镶黄旗的兵马。

  他们带来了济尔哈朗换防的军令。

  很快,镶黄旗的兵马接替了原本汉军的岗位、接过了数座城门的防守的任务,只有城墙这些不算关键的位置上,还有汉军在值守。

  原本守城的兵马多为汉军,这站在城头吹风挨炮的活计,满人和蒙古人可都不会做,只能落到地位最低的汉军头上。

  但今夜却是一反常态,由高贵的镶黄旗兵马替下了汉军。

  大部分汉军还以为真是大帅济尔哈朗的体恤、他们可以休息一下、尝尝那滚烫美味的肉汤了。

  听了一天炮击的他们,脸上满是狂喜之色。

  虽然南边的西南明军大炮,打不到北城门这边,但是声势却是极为吓人的,尤其是到了晚上后,夜空中那一道道炮弹拉出来红色轨迹,更是让所有人胆寒。

  “满人什么时候这么好心了?”

  “我们死了那么多人都没发发善心,这守个城就把他们的善心守出来了?”

  还是有一些机灵的汉军察觉出了不对劲,但他们却没有将之说出来、而是眼神交流中、藏在了心底。

  这时候说出来,那还能落了好?

  满人杀起汉人来,那可是从来不会讲道理、不会手软的。

  在城防顺利的被镶黄旗接替后,北面的数座城门缓缓被打开,一队队镶蓝旗的骑兵有序的走出了榆林城,走进了暗沉的夜色之中。

  先是前出开路的精悍侦骑、然后是充当先锋的镶蓝旗敢战之士、再然后是两次大战中受伤的镶蓝旗伤员、最后又是一批断后的镶蓝旗战士。

  数座城门同时启用、加上有些军寨还是在城外,两万多镶蓝旗也足足耗费了近一个时辰,才走了个干净。

  这些镶蓝旗深夜北上的反常举动,各军的将领对于下面的解释都是作战任务、抄袭明军后路等等。

  但这不是把所有人当傻子吗?哪有作战任务带着这么多伤员的?

  只是在将领的强力弹压下,那些在城墙上值守、发现端倪的汉军敢怒不敢言而已。

  而蒙古人就更没什么说的了。

  这时候他们已经得到了消息,他们将在凌晨时分出城北走。

  前后不过就差几个小时而已,他们等得起。

  只有汉人是被抛弃的,但知道自己要被抛弃的汉人目前终归只是少数,除了城北这一块之外,城南、城东、城西的汉军,都还被蒙在鼓里呢。

  所以榆林城,大体上还是保持着稳定。

  城北这么大的动静,自然逃不过西南明军侦骑的眼睛,没过多久,中心点防御阵地的李定国,便收到了大股清军出城北上的军情通报。

  “督帅,这必定是济尔哈朗看到局势难以逆转、想跑了!”

  “绥德卫他就跑过一次,这一次也算是重操旧业、轻车熟路了,哈哈哈......”

  “督帅,末将请战、追击济尔哈朗!”

  “末将请战......”

  “末将......”

  这么明显的意图,西南明军中的这些将领自然很轻易的便得出了结论。

  一时间,大帐中喜气洋洋之余,各位将军更是群雄争雄、纷纷主动请战。

  痛打落水狗的事,不只是清军擅长,西南明军也拿手的很!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
  2. [历史军事]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3. [历史军事]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4. [历史军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5. [历史军事] 火烧乌巢?我转身烧了曹操大本营
  6. [历史军事] 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
  7. [历史军事] 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
  8. [历史军事] 穿越枭雄
  9. [历史军事] 大明,从澳洲开始
  10. [历史军事] 夙志
  11. [历史军事] 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
  12. [历史军事] 大秦:奸臣矫诏,我扶苏绝不自尽
  13. [历史军事] 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
  14. [历史军事] 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15. [历史军事] 大唐广播站2
  16. [历史军事] 大明:我这就一步登天了?
  17. [历史军事] 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
  18. [历史军事] 最强兵王在三国
  19. [历史军事] 大秦皇子:边关签到百年,世上再无仙
  20. [历史军事] 清初:我爆兵造反,你说神仙下凡
  21. [历史军事] 三国少年时代
  22. [历史军事] 综武:风流双修的我无敌了!
  23. [历史军事] 领主世界一开局从子爵开始!
  24. [历史军事] 穿越三国:觉醒隋唐英雄召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