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330章 散布谣言的人

第330章 散布谣言的人

  正在延安的朱至澍,收到了李定国发来的全军出击榆林的公文,心中很是高兴,招呼着刘之温来和自己一起吃火锅。

  只要重兵顺利兵围榆林镇,这场仗便差不多没有悬念了,速度快的话,前线的将士赶得及回家过年。

  农历十月份的陕北,正是吃火锅的好时候。

  煮的滚烫的麻辣锅底,朱至澍最爱的牛百叶只需要几秒钟就能熟,脆嫩爽口的很。

  但朱至澍最近已经在控制吃牛百叶的次数了,偶尔才过过嘴瘾。

  也不是说西南吃不起这点牛百叶,而是不想因为自己的一个小小喜好,带坏整个西南的风气,到时候西南都以吃牛百叶为潮流的话,那西南的耕牛可就要倒大霉了。

  耕牛在农耕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为了大局着想,朱至澍只好控制自己。

  “哎,没想到本王只是吃几片牛百叶,都能牵扯到西南的风气、以及农业发展的大问题上。”

  “原本还想着终于能牛百叶自由了,这下好了,一个月都吃不到一回。”

  “高处不胜寒啊,哈哈哈......”

  朱至澍一边涮着鱼肉,一边对刘之温抱怨道。

  “殿下言重了。”

  “是殿下勤俭节约、以身作则而已,不然以殿下之尊、以殿下为西南谋的福祉,纵使天天牛百叶,旁人也不该有话说。”看書溂

  “但殿下能有此心,还是让老臣分外感动,老臣替西南千万黎民百姓,拜谢殿下的恩德。”

  说着,刘之温便要起身给朱至澍行大礼,搞的朱至澍急忙起身按住刘之温。

  手忙脚乱的,刚唰好的鱼肉都找不到了。

  “你看你,把本王的鱼肉整不见了。”

  “聊天就好好的聊天,你随侍本王已经十多年了,还如此生分,不该啊。”

  “罚你帮本王涮肉吧,就鱼肉好了,这厨子刀工不错,切得鱼肉厚薄适中,最适合刷火锅了。”

  “老臣知罪,老臣这就为殿下唰肉。”

  刘之温轻笑两句,随后便卷起了袍袖,亲自拿起筷子和漏勺,为朱至澍唰起了肉。

  好一幅君臣和谐、同食共饮的佳画。

  “常千雁,那些散布谣言的人抓的怎么样了?”

  有刘之温给自己涮肉,朱至澍一时间没什么事情做,便唤来在一旁侍奉的锦衣卫指挥使,询问起这阵子西南境内闹的挺沸沸扬扬的一件事情。

  九月初开始,整个西南境内,都开始出现了如今手握重兵、各自总督一地战事的督帅秦翼明、李定国二人要造反的消息。

  而且不只是这两人,连冯天纵、刘镇藩、刘文秀等武将,甚至龙文光、刘之温等文官都被编排了,给人一种全西南都暗流汹涌、朝夕便要翻天的既视感。

  这反常的一幕,很快便被分散在西南各地的锦衣卫察觉到了,当即便逮捕了好些个散播这些流言的人,一番严刑拷打之后,很快便知道这些流言的来处。

  可不只是满清在背后散布、煽动这些流言,应天府、两湖都有参与,甚至是郑芝龙所在的泉州,都脱不了干系。

  这消息既出乎朱至澍的意料、也符合朱至澍的认知,所以朱至澍知道之后并没有过分惊讶,只是心又凉了几分。

  自己的人在陕北和清军打生打死、自己的西南在为了大明的复兴而殚精竭虑,可背后这些人却因为这原因、那道理不帮忙不说,还扯后腿!

  谁看了不得心寒几分?

  对这些势力,朱至澍一时间也没时间、没精力去顾及,但这些散布谣言的人,朱至澍就没那能忍了。

  所以得到了朱至澍授意的锦衣卫,联合按察使司衙门、督察院衙门,甚至龙隐卫也出了不少力,从西南全境挖出了好些个蛀虫。

  这些蛀虫不但有外部势力派进西南的密探奸细,还有不少是西南内部被收买、或者是一早就隐藏起来的大蛀虫。

  所以这一次对于西南全境来说,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启禀殿下。”

  “目前,各地的锦衣卫、按察使司、督察院三司已经联合,都在抓紧侦查、抓捕这些奸细蛀虫,成效显著,光陕西一地,最新的消息是已经抓捕了超过三百人,估计后面还会有不少。”

  “已经抓捕到的人如今全部安全的关押在大牢中,由三司联合审讯,确认罪责的同时,也在撬开他们的嘴、顺藤摸瓜,挖出更多的奸细蛀虫。”

  “具体的数据,要等抓捕全部完成后才能拿到,估计还要一阵子。”

  “殿下若是要陕西这边的最近的数据,明日微臣便可呈于殿下过目。”

  常千雁走到朱至澍的近前,行礼答道。

  如今的常千雁,已经不再是锦衣卫成都千户所的一名小小的千户了,而是整个西南的锦衣卫指挥使。

  在朱至澍的大力支持下,锦衣卫这一对内的情报机构发展迅猛,比之魏忠贤的时期都要更加的势大,或明或暗、在籍的锦衣卫直属人员超过万人!

  西南内部还好,外界已经有人在编排朱至澍重用鹰犬、陷害忠良、残暴不仁等等这些子虚乌有的事宜了。

  这些外部对自己的议论朱至澍自然知道,但却不放在心里。

  来自后世的朱至澍,太知道一个直属于自己的强力情报机构的重要性了,不但非常支持、还非常舍得下本钱。

  锦衣卫、龙隐卫这两个直属于自己的情报机构,两年多来耗费甚巨。

  “嗯。”

  “那便明日先把陕西这边的数据拿来本王看看。”

  “其它地方你多上点心,对这些奸细蛀虫能挖多深就挖多深,除恶务尽。”

  “但也不能借机残害忠良、矫枉过正,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你该知道本王的行事风格,切莫犯了忌讳。”

  朱至澍可太知道一个权力机构如果获得绝对的权利、没有监管的话,会犯下怎样的恶了。

  就好比之前的锦衣卫,搞得天怒人怨、人人喊打,固然有东林党和清流们背后推波助澜、引导民意的原因,但本身锦衣卫恶事也做了不少。

  所以朱至澍经常敲打敲打锦衣卫,这两年还处置过好几个做事过分的千户、百户,就是为了防止锦衣卫走偏了路,屠龙者成了恶龙。

  “微臣不敢,微臣必当用心,绝不放过一个坏人、但也不会冤枉一个郝仁,请殿下放心!”

  朱至澍的一番警告,让常千雁额头、背后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急忙向朱至澍保证道。

  伴君如伴虎,蜀王的顾虑,他常千雁怎会不明白?

  “行了,好好办事、心思别那么多就行。”

  “老刘,你说本王该如何安抚秦督帅、李督帅,还有龙大人等人呢?”

  “虽说流言止于智者,以他们的才智也不会犯糊涂,但是本王觉得还是要做点事才对,这般不闻不问,不是最好的处理法子。”

  奸细蛀虫好解决,无非就是多杀点人罢了。

  但是对西南内部的人心的影响却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了,尤其是那些领军在外的将领,其中又以秦翼明、李定国为重。

  所以朱至澍有些拿不定主意,问起了刘之温的意见。

  刘之温给自己做了十几年的长史,可以说是看着自己长大的;

  然后又被自己放出去先后做过知府、布政使、巡抚等等官职,不论是忠心还是能力,都是自己最可以倚重的几个人之一。

  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问问这些人精准没错。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