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308章 骑兵大网

第308章 骑兵大网

  而且这还是两个阶段战役都获胜,缴获了不少满清战马的原因,不然怕是六万都凑不出来。

  这六万骑兵,李定国分到了三万,另外三万则是在秦翼明的手上,用于宁夏镇战事。

  三万骑兵比起满清的骑兵来说当然不能算多,毕竟满清可是有蒙古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骑兵宝库的。

  但西南骑兵也有满清骑兵比不上的优势,那就是一骑四支燧发手枪的土豪配置。

  燧发手枪一定型,就进入了全速的生产之中,而且生产线一直在扩大,使得燧发手枪的产量急速攀升,如今整个西南已经有一万骑兵装备了燧发手枪,李定国和秦翼明各分到了五千。

  算起来的话,这就是四万支燧发手枪了,如果算上必要的储备,那数量还会更多,而这只是西南短短半年时间生产出来的而已,即使燧发手枪的生产比燧发长枪要简单,这也是极为快速的速度了。

  也不担心产线建太多、以后生产出来的燧发手枪没地方用,毕竟除了骑兵,龙隐卫、锦衣卫都是很适合装备燧发手枪的,只要朱至澍舍得给钱就行。

  对于骑兵的用法,李定国也很讲究。

  除了身边留了一万的骑兵作为总预备队之外,其余的两万骑兵尽皆打散,编成了400支50人的小规模骑兵斥候队。

  本身西南骑兵的任务,就是掩护步兵夺下榆林镇,而不是和满清骑兵捉对厮杀,将骑兵分散使用,能更有效的达成这一战略目的。

  如果说为了防止满清骑兵对西南军队步兵的突袭、李定国在米脂县至榆林镇将近三百里长、一百里宽的地域撒下了一张巨网的话,那这400支50人的小规模骑兵斥候队,就是这张巨网的一根根丝线。

  400根丝线在这块区域内不断的活动,就好像这张巨网在不断的活动一般,让意图偷袭的满清骑兵无所遁形。

  一旦发现了满清的大股骑兵,斥候队便会避退,将信息带回给后方,提醒留心和防御;

  如果发现的是满清的小股骑兵,那斥候队就会如同饿狼一般,将其狠狠的吃掉!

  而吃掉满清小股斥候骑兵的倚仗,就是这5000装备了燧发手枪的骑兵!

  燧发手枪在大型的骑兵对冲战中,其实优势是被削弱了的,它更大的优势,还是在一对一、或者是小规模的厮杀中,四个小喷子连发的滋味,谁用谁知道!

  在第二阶段战役时就证明了,装备了燧发手枪的骑兵,和满清骑兵的战损比基本是1:1,有的时候甚至能打到1:1.5、1:2,。

  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限于战马的质量、骑兵数量、训练都不足等诸多劣势,以往西南骑兵和满清骑兵的战损比长期维持在3:1、2:1,这让本就苦于骑兵数量不足的朱至澍心疼的是茶饭不思、连运动状态都不好了。

  所以对于能够有效减轻骑兵伤亡、将和满清骑兵的战损比拉平、甚至是略有优势的燧发手枪,朱至澍是极为重视。

  也正是在朱至澍的重视和坚持下,昂贵的燧发手枪的生产和配给才能是一路绿灯、短短时间就生产了将近五万支。

  五万支燧发手枪也只是装备了一万骑兵而已,而一支燧发手枪的价格,就已经比一张弓箭要贵多了。

  有第二阶段战事的经验,李定国自然清楚燧发手枪骑兵的优势所在,所以将5000燧发手枪骑兵打散配置,每一支50人斥候骑兵队里,就有12名是装备了燧发手枪的骑兵;

  使得斥候骑兵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战力却是一点不弱,足以在面对同等数量的满清骑兵斥候时占据上风。

  ......

  “不能顺利的接管镇川镇,我就自己淹死在镇川镇前的无定河里!”

  这是临行前,自己对陕西第一军团的军团长唐翊晨说的话,杜千虎现在还铭记于心、仿佛一直在耳边回响。

  杜千虎自然是不想自尽于无定河,好不容易才升到这旅长的位置,他还想光宗耀祖、光耀门楣,生一堆娃娃、可劲的开枝散叶呢。

  他可还记得自己的在山西战败后随着乱兵溃逃至成都的艰苦日子,要不是殿下编练新军给了口饭吃,说不定就饿死在成都城众多小巷水沟中不知道哪一条里了。

  也正是因为自己以前在大明军队中任过把总,加上人也聪明机灵,还认识几个字,所以被选入了殿下亲自教导的教导队,跟着殿下一起学文化、学军事知识、操练等等。

  然后在学有所成之后,作为第一批军官下放至新军,从最小的排长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最后又被选中调派到由大顺军改编而来的陕西军团。

  这一晃眼两年多过去了,总算是混出了个模样,成了能带五千兵马的旅长了,这要放在以前的大明,那高低得是个参将了,哪怕是在一地州府,那也是可以上桌子和知府一起吃饭的人。

  所以这杜千虎,哪里舍得死?

  没有必胜的把握,又怎么敢接这趟差事,而且还拍着胸脯在军团长的面前立下军令状?

  必胜的把握来自于哪里?

  正是骑兵友军的强大侦查能力、顽强的战斗意志,以及对于督帅战略才能的信任。

  杜千虎相信,自己从米脂县到镇川镇这二十里路,一定不会受到满清骑兵的突然袭击,因为骑兵兄弟一定会在满清骑兵大军到来之前通知自己,让自己有充足的时间收拢兵马、布置阵型,和偷袭的满清骑兵来一次面对面的公平较量。

  如果不是这种信任,他杜千虎哪里敢大摇大摆的出米脂县?

  “旅长,已经走了一半了,还有十里就到镇川镇了,咱们是不是可以加快些速度了?”

  “一鼓作气到达镇川镇,在镇川镇吃午饭岂不痛快?也免得弟兄们吃这些干巴巴的干粮。”

  一名军官来到杜千虎的面前,通报路程的同时,也对杜千虎提议道。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