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264章 爆炸性炮弹

第264章 爆炸性炮弹

  将车床的事情安排下去后,一个上午的时间又这么过去了。

  下午朱至澍要视察的地方是火炮坊。

  火炮坊现在的主要工作有四件。

  第一件事,是继续生产标准1644式55毫米野战炮。

  虽然这个炮生产已经有一年多了,但是要将西南军团这么大的编制全部换装完,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还得继续努力。

  第二件事,是1645式88毫米舰炮。

  舰炮的生产,主要放在了广西匠造监的火炮坊那边,因为那边靠海,生产好了可以直接装到船上去,省去了川蜀到广西这上千里的运输之苦。

  成都火炮坊也有在生产一部分的标准1645式88毫米舰炮,但基本是为了测试用,用于对舰炮的改进,同时也是为了野战化。

  88毫米舰炮虽然口径只比55毫米大了33毫米,说起来就是直径大了3厘米而已,但是整门炮的质量,却是大了一倍都不止。

  所以要使其野战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都好几个月过去了,仍然还是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还需要继续试验,争取早日可以淘汰掉55毫米野战炮。

  55毫米野战炮口径还是太小了些,威力不足的弱势越来越明显,在炮战的时候面临着不小的劣势,急需口径更大、射程更远的火炮。

  第三件事,是对开花弹的研究。

  都知道能够打出去再爆炸的开花弹,比单纯的实心炮弹有更大的杀伤能力,尤其是对于人员的杀伤方面;而且随着火药的进步、口径的增大,哪怕是对城墙、对军舰,爆炸的威力也会比实心炮弹的动能更强。

  所以去年的时候,成都匠造监就已经在朱至澍的指导下,开始了开花炮弹的研究。

  开花炮弹看似简单,不就是炮弹打出去后再爆炸一次嘛?

  可是炮弹打出去后怎么点火呢?

  打到多远后才会再爆炸呢?

  如何有效的控制爆炸的距离呢?使其不会在炮膛内就爆炸、且爆炸的位置又正好是自己想要的呢?

  一个简单的概念,需要无数的工匠的无数次试验,才能得到最后真正可靠实用的结果。

  朱至澍选择了后世一种最初的爆炸性炮弹的制作方法。看書溂

  那便是用一根直径一厘米的小竹管作为最原始的引信,小竹管内装着特意研制的、比一般的火药燃烧要慢得多的缓燃火药;在小竹管上面标好刻度,每一个刻度代表了装药量,也就代表着爆炸的时间。

  同时预先在炮弹上冲压出一个一厘米的洞口,炮弹内装好火药后再插入装着缓燃火药的小竹管,需要在那个位置爆炸,便按照刻度装药,多余的部分锯掉便可。

  在射击的时候,炮膛内的火药便会点燃竹管内的缓燃火药;

  炮弹射出的同时,缓燃火药一直在燃烧,然后在设定的缓燃火药燃烧殆尽之后,点燃炮弹内的火药,最后引发爆炸。

  原理很简单,要做出来也不难,但难就难在缓燃火药的设计上。

  既要燃烧的慢、又要能精准的控制时间,就这一点,那便是千万次的试验才可以得到最终可靠的成果。

  第四件事,便是联合火药坊、火枪坊在做的炮弹用底火的研究了。

  此时火炮坊的总工毛元武,便拿着一管火药,当着朱至澍的面给朱至澍演示着。

  “殿下请看。”

  “这管火药,从开始燃烧到燃烧完全,所需时间在8-10秒之间,臣给殿下演示一遍,请殿下退后两步。”

  生怕伤着朱至澍,毛元武特意让朱至澍走后几步。

  虽然这点火药,哪怕烧着了也就是起个大水泡或者烧伤块皮肉,但殿下万金之躯,毛元武哪敢冒险。

  待朱至澍退后两步后,只见毛元武在这管火药的一端点燃了火药,然后火药开始按照一定的速度缓慢的燃烧着,从这端点火到另一端燃烧完毕,大概十厘米的距离,整整好8秒!

  因为匠造监对时间要求的准确性,所以如今最好的座钟反倒不是在王府,而是在匠造监这边,王府中座钟现在也不过是精确到分而已,匠造监这边已经精确到秒了。

  精确到秒之后自然也有好处,首先便是相对精确的知道了炮弹的初速,例如这88毫米舰炮,正常装药的射击之下,初速约300米/秒,也就是说从炮弹击发到打到6里的位置,大概需要10秒。

  但这个数值并不绝对,会受到距离、装药量、射击角度等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光测试不同的因素下炮弹的速度,火炮坊就整整花费了近一个月,然后将其变成了标准本。

  而这个标准本,就是爆炸性炮弹的基础。

  知道在特定的因素下、多久时间射击到某个位置后,便知道了引信的燃烧时间应该是多久、才能在正好到达想要到的位置时,也正好顺利的爆炸。

  所以接下来就是攻关缓燃火药的燃烧了。

  不但要速度正合适、还要时间相对恒定、又要时间可控,这又是大量的试验!

  如今几个月过去了,也不过是初有成效而已。

  十厘米的长度,火炮坊还是只能够得到8-10秒这样一个大概的时间,看似已经很精准了,但是作为开花弹来说,还要再细致一些,拿到更精确、更可控的数据才行。

  朱至澍还是挺满意的,不禁勉励道:

  “不错,离成功已经很近了,火药上面再多下下功夫就是。”

  科技的进步本来就是个水磨工夫,现在已经很有成效了,相信今年内,西南一定能装备上好用的开花弹,到时候,西南的战斗力又将能再上一个台阶。

  “爆炸性炮弹就先这样,88毫米炮的野战化怎么样了?”

  “先说好,本王可没那么多的骡子用来拉炮啊,55毫米野战炮要两匹骡子拉,这都已经让西南百姓骡肉都没得吃了,你这88毫米,最多只能给你四匹骡子,再多就得本王和你一起拉炮了,哈哈哈......”

  对爆炸性炮弹的事情心里有底之后,朱至澍又问起了88毫米舰炮野战化的事情。

  “殿下您问的正好。”

  “您要早几个月问臣,微臣还真的没什么办法,但现在,微臣可以拍着胸脯和殿下保证,三个月内,必有一门真正可用的88毫米野战炮问世。”

  正因为爆炸性炮弹的进展不利有些紧张的毛元武,听到朱至澍问起野战炮的事情,胸有成竹的和朱至澍保证道。

  “哦?”

  “毛总工这么有信心?”

  “不敢欺瞒殿下。”

  “其实88毫米舰炮的野战化,难就难在钢材和火药之上。”

  “钢材强度不足,炮管壁便不能铸的太薄,太薄可能会炸膛、也不耐用,而太厚重量又会过大,于野战化不利。”

  “而火药也是同理。”

  “多放火炮,炮膛承受不住、少放火药,射程和速度又不够。”

  “所以微臣这些时日,一直是火炮坊、特钢坊、火药坊三头跑,就是要在这几处做出最好的平衡。”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各工坊的共同努力之下,不论是特钢坊的炮钢、还是火药坊的火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才给了微臣信心,三个月之内,必能造出合适的88毫米野战炮!”

  ps:综合大家的意见,那改名为:明末逐鹿之蜀王崛起,觉得如何?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