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战果

  此战历经两个多月,从十月初十当天正式启程北上开始算,西南明军前后调集北上的军队一共二十万。

  其中四万在兴安州(今陕西安康)、商州(今陕西商洛)两处阻击想北上占便宜的左良玉的两湖军队;

  两万在秦州(今甘肃天水)、凤翔府(今陕西宝鸡)、西安、渭南县(今陕西渭南)一线保护西南大军的后路;

  直接投入延安前线的西南大军则为十四万、另外还有五万大顺军辅助。

  对线的清军前后加起来超过十二万。

  其中延安府一带近六万、延川县两万、清涧县两万、绥德卫援军两万。

  西南明军共计歼灭清军约六万,主要是延安府、延川县两地的清军守军,清涧县、绥德卫的清军则在最后多数主动败退至绥德卫。

  歼灭的六万清军中有近四万都是汉人,其中超过两万为俘虏;

  只有两万是女真人、蒙古人,基本当阵战死,没直接死在战场上的也被事后斩杀,朱至澍懒得留俘虏,这时候根本不缺人,所以不缺这些不听话、潜在风险极大的劳力。

  斩获颇丰,还圆满完成了原定的陕西战役第一阶段,收服了延安府、延川县、清涧县等重要作战目标,将战线在清顺大战的基础上北移了近五百里。

  不但收服了广阔的大好河山,还为陕西战役的第二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这辉煌的战果的背后,便是同样付出了巨大牺牲的明顺联军。

  此战,明顺联军总计伤亡超过四万,其中约一万三千余战死,伤亡最大的兵种是骑兵。

  此战,倾西南全力,凑出了超过三万的骑兵北上延安,其中光阵亡就超过五千,占了明顺联军阵亡的一小半,还有更多的伤残将士。

  此战,耗费了西南、陕西大量的民力物力,尤其是军需物资,大多数军需物资需要从远在千里之外的川蜀运送到延安地区,不但路上损耗巨大,动用的人力物力也是以海量计,哪怕是多数路程都有运力巨大的水运,却还是极不容易;

  君不见,川蜀承宣布政使、加封陕西战役后勤总督谌欢,两个多月的时间而已,人就已经瘦了十多斤,不到五十的他,头发都已经累的斑白。

  君不见,许多的西南将士,更是从同样千里之遥的云南布政使司、广西布政使司、交州布政使司等地区调集,一路舟车劳顿、耗费巨大。

  君不见,看似只是双方超过三十万大军在陕西北部的一次交锋,却何尝不是两大势力之间战争底蕴的一次硬碰硬呢?

  庆幸的是西南这一次碰赢了。

  如果输了的话,只怕陕西不保不说,就连下一次西南军队要走出西南,都不知道该是何年何月了。

  而哪怕这一次称得上是大胜,但对西南的民力和物力也称得上是一次劫难。

  别的不说,只说因为兵力抽调的太过,云南、交州、广西等本就不算很稳定的地方又生了些许动乱。

  西南内部还好,在当地官员的高压之下被迅速平定,交州那边则是麻烦一些。

  被驱赶至安南南部的残余政权喘过了气,领了五万余人进犯望南州,然后在沿着蓝江北岸修筑的龙骧、虎啸、象厥三城面前撞了个头破血流。

  要不是骑兵都被陕西那边抽走了,交州总督刘文秀是真的想直接领军杀向安南南部,把那个残余政权一锅端了,免得恶心人。

  西南本部不算稳定,朱至澍在延安也就没有办法久待。

  弘光二年正月十六、在延安城和留守的大员们过了元宵节之后,朱至澍跟随最后一批回返西南的西南明军踏上了归返西南的旅途。

  走之前,跟在朱至澍身边打了近一年酱油的李定国也终于高升,加封陕西总督,暂时总督在陕西一带筹建陕西军团的事宜,和交州总督刘文秀正好北南呼应。

  两兄弟一北一南两总督,已经是西南集团内的一段佳话。

  而且和西南地区每个布政使司只有一个军团的编制不同,朱至澍一口气就给了李定国两个军团的编制。

  这是由多个原因导致的。

  首先就是清军攻陕西攻了足足一年多,陕西的生产秩序和潜力早就被破坏的非常严重,盗贼遍地、流民四起,要不是延安、潼关、西安扥大城都有大军坐镇,只怕早就乱起了。

  所以正好是把这些流民吸收进军队的大好时机,不但是可靠的兵源,也能给很多人一口饭吃,不至于饿死在这冰天雪地里;

  其次这也是为了为陕西战役第二阶段做准备。

  等第二阶段战役打响,已经有两个军团在了,就不用千里迢迢的从西南征调那么多的大军了。看書喇

  最后就是李自成留在延安的那五万大军总不能一直没有个身份。

  李自成显然是顾不上了,他在潼关和西安还有将近二十万的军队呢,养活这二十万已经是极不容易的了。

  再加上早就说好了局势稳定后李自成便西出西域,肯定不能带着二十多万人一起走,不然路上都得冻饿死一大片,二十五万大军,西南最少要负责接纳消化十五万,。

  所以这支配合西南明军打了两个多月,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已经相对信任的五万大军便是改编的试金石了,为后续改编更多的大顺军将士积累经验。

  这也是为什么朱至澍让李定国和刘文秀两人来做这一南一北的总督的原因。

  两人能力极强是一方面,但更是一种千金市马骨。

  两人出身张献忠治下,但自己却是一视同仁、还委以高位,那大顺军的兄弟还在顾虑什么?还担心投靠了西南会被穿小鞋吗?还在担心会被翻旧账吗?

  没有的事!

  只要愿意过来、只要有能力,不但抱住了一条更粗的大腿,丰衣足食不在话下,更是一个很好的上升平台,只要有能力,早晚能够出头!

  朱至澍的行伍先是走陆路、然后又是走水路,一路跋涉,终于在五天之后到达了西安,再一次和阔别了两个多月的李自成见了面。

  虽说只是两位雄主阔别两个多月的再一次相见,但却已经是物非人非。

  尤其是这一次的李自成虽然还是在西安城外五里的渡口迎接朱至澍,但言行举止中对朱至澍的态度,是愈发的恭敬了。

  就好比现在。

  李自成还是亲自领着西安城中的百官在渡口迎接朱至澍,但和以往不同的是,百官中再也没有一个朱紫玄黑,全都是换成了中低品阶官员才穿着的蓝绿色调官服。

  李自成则是和上次面见时的那样,换上了一套普通的袍服,然后外面罩了一件半身的亮银山文甲,即干净利索、也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

  就是一武将而已,不再称孤道寡了。

  李自成又不傻。

  自己在延安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却还是和清军对峙一年多不说,眼看着还要顶不住。

  但人家西南大军千里迢迢而来,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便把清军赶出了五百里,斩获数万、收复了三座大城,更是有延安城这种陕西数得着的大城。

  孰高孰低瞎子都看得出来。

  所以李自成为自己选择西出西域这条路感到非常的自得,也懒得继续端着皇帝的架子。

  装皇帝很累的,尤其是自己没有这实力、还非得打肿脸充胖子的时候。

  而李自成身后的百官就更是了。

  这两个多月来,李自成要投靠西南的消息已经不是秘密、传的沸沸扬扬了,李自成和牛金星也没有出来辟谣,那可不就是默认了嘛。

  这马上就要是蜀臣了,百官们对自己的位置还是看的很清楚的,老老实实的换上了不犯忌讳、不惹是非的衣服,在风雪中矗立等待也毫无怨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