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246章 准备巷战

第246章 准备巷战

  等了好一会,身边都没传来回答的声音。

  朱至澍回头一看,这尚可喜正默默的看着远处巍峨的延安城,眼神中满是倨傲和坦然,对于朱至澍的话问话,仿佛根本没有听到一般。

  “怎么?”

  “叫你尚可喜不顺耳,听惯了‘智顺王’这个称呼?”

  “那便智顺王,你说本王破这延安城,需要多久啊?”

  “胜者为王败者寇!”

  “本王技不如人,没什么好说的,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你也用不着此般羞辱,免得丢了蜀王的体面,让天下人笑话!”

  朱至澍一说这‘智顺王’三字,尚可喜终于有了些动容,语气不悦的回答道。

  “本王的体面,是本王一枪一炮打出来的,用不着别人给。”

  “至于剐嘛?倒也不至于,但是要杀你,却是肯定的了。”

  “你投降满清,这事说来话长,本王也可以认为你是迫于无奈,如果仅是如此的话,给你条活路也未尝不可。”

  “但是你投降满清后却助纣为虐、为满清鞍前马后,夺我千万里汉地、杀我千万名汉人,这却是取死之行了,非杀不可!”

  “所以也让你死个明白:本王要杀你,不是因为你投降满清,而是因为你杀戮汉人!”

  “哎......”

  朱至澍看着仍然一脸倨傲不逊、看起来不服气一般的尚可喜,语速舒缓温和、仿佛毫不在意一般的说着他的结局和死因。

  而尚可喜听到朱至澍对自己的最终裁决后,虽然早就预料到会是这种结果,但还是不免一阵悲戚,张了好几次嘴,但最终只是叹了口气,并没有出声说些别的什么。

  但这一声叹息,却还是让周围的一圈人都听出了尚可喜语气中浓浓的英雄迟暮之感。

  只是这声英雄迟暮的叹息中有没有对于自己投降满清、杀戮汉人的行为的悔过,却是只有尚可喜自己才知道了。

  “认真看吧,这是你最后一次看此等规模大战了。”

  “也是让你看看本王大军的战力,好让你知道,在这片神州大地上,满狗终究还是不行,不久的将来,这里说了算的,还是我们汉人。”

  “对的,我们!”

  “你终究也是汉人,但凡你还认同这个身份,那你走的也能安详点,算是含笑九泉了。”

  “殿下!”

  “谢殿下隆恩!”

  朱至澍这番推心置腹的话,终于破了尚可喜的防,扑通一声跪倒在朱至澍的面前,一边涕泪直流、一边恭恭敬敬的行了三跪九叩之大礼。

  朱至澍没管犹自跪在地上不起身的尚可喜,而是坐在自己的车辇上,安静的看着前方。

  “嘣!”

  “嘣!”

  “嘣!”

  这是延安城头的红夷大炮开炮了。

  西南军队推近的压力,城头的清军抵挡不住,隔着三里多远便开了炮。

  虽说这个距离没有什么精准度可言,但是对于呈阵列前进的明军,此时也不需要什么精准度,大概率都能造成杀伤。

  而西南明军则是顶着城头的炮火一步步的快速推进,那顽强和坚毅,即使是已经见过两回的尚可喜,仍然止不住直感叹这支明军的战斗力之强。

  等一进入两里的范围,便到了西南明军炮兵发挥的空间,几百门标准1644式55毫米野战炮将延安城头的垛口打的是飞沙走石,让城头的清军根本不敢冒头,缩在垛口下颤颤巍巍。

  压制城头兵力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一门门清军的火炮在西南明军足够数量、又相对精准的射击之下不断的哑火、被掀翻。

  然后城中的清军逼的没办法,选择派骑兵出城反炮;

  西南明军则是骑兵出击阻拦对方骑兵,同时步兵积极防御,掩护阵中的炮兵方阵;

  清军骑兵冲杀一番后,奈何不得西南军队的炮阵,无奈只能重新缩回城里。

  也有部分骑兵不打算回城里,想着留在外面继续牵制明顺联军。

  自然也有明顺联军的骑兵各自去追杀盯梢他们,让他们不要干扰攻城战的进行。

  如今只说这延安城地区,明顺联军的骑兵已经基本和清军持平,再加上各个关键的节点都被明顺联军扼守着,清军散布在城外骚扰的骑兵战果很一般。

  如此反复几次之后,清军终于被打的没了脾气,知道出城也没办法攻击到西南明军的炮阵了,只能两手一摊、紧闭城门坐视西南明军施为。

  然后西南明军的步兵调整防御方向,配合分散的炮兵列阵压制住延安城的各大城门,不让已经元气大伤的清军出城了,同时继续轰击城头的清军火炮;

  另一边工兵也选好了合适的地方,开始了紧张的土工作业。

  反炮、压制城内敌军不能出城、挖地道、炸墙、夺城!

  西南明军经典夺城五部曲!

  这五部曲早就已经刻印在每一个指挥官的骨子里,更是在各个大小外围据点、延川县城等地方实践了十几次了,熟的很。

  只要清军野战中无法击溃明军,那这一切就已经注定,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例如延川县就是三天而下,而延安城更大、防御能力更强,清剿外围据点就花了五天。

  同时这些外围据点的争夺战斗中,明军也杀伤了大量的清军,使得清军知道已经不是列阵作战、且占了绝对数量优势的明军的对手,被逼回了延安城中苟延残喘。

  接下来的战斗反倒没了新意,明顺联军全军都在安全距离列阵,百无聊赖的看着延安城头,同时等着己方的工兵兄弟挖通隧道、炸开城墙。

  反倒是外围还不断的有双方的骑兵在追逐厮杀,但对这种数万人的大型军阵的影响已经很有限了。

  而城内的延安守军也猜到了明顺联军估计在挖地道,而且通过各处汇集而来的情报,也知道了明顺联军要行那火药炸城之法。

  但知道归知道,现有的守城方法对这种攻城方法根本没有很好的应对措施,只能在城头干看着,然后等着城墙被炸开再来一番厮杀。

  同时巴布泰也在积极的布置巷战,想着哪怕被炸塌了城墙,也要尽力的拖延时间,拖到已经在猛攻延川县的十二弟阿济格来救自己。

  巴布泰怎么说也是努尔哈赤的儿子,跟着努尔哈赤从辽东一路厮杀过来的,岂会是那种轻易服输的性子。

  而且阿济格带的可是正白旗的精兵,在巴布泰看来,延川县的明狗一定守不住,一旦阿济格打下延川县、黑家堡,到时候局势就会为之大变,形成自己和阿济格两面夹击明狗的局面。

  不但不会丢了延安城,说不定还能是一场不亚于太祖萨尔浒之战的大捷!

  所以仍然觉得大有可为的巴布泰,一边让人看着城防,一边积极的布置着城内。

  这五六天来,已经有近万的清军在几个外围据点和城外的厮杀中被损耗,所以此时的延安城还有可战的清军约三万余人。

  巴布泰将延安城的府库尽开,作为整个清军西路军的核心要点,军械财务简直是堆的如山一般。

  各种武器、盔甲将这三万余千人武装到了牙齿,不论是满蒙八旗还是汉八旗、绿营,俱是人人披甲,甚至许多人都是双层甲,更有悍勇之士披三层甲!

  只要自己身体扛的动,巴布泰是任由下面的将士取用,反正守不住延安城也是便宜明军,还不如现在拿出来物尽其用。

  然后就是大堆大堆的金银财物被一堆一堆的取出来码放的整整齐齐,对明顺联军的每一颗头颅都明码标价,只要拎着人头就可以过来换赏赐。

  这一番刺激之下,延安城的三万多清军几乎人人眼里都是浓烈的战意,尤其是那些穷苦的蒙古人。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