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244章 守不住便一起尽忠吧

第244章 守不住便一起尽忠吧

  “这事,各位怎么看?”

  “殿下,请治李定国、冯天纵擅改战略、私自退兵之罪。”

  “围延安、取延川、清涧之战略,乃是殿下及秦帅亲自制定,李定国、冯天纵两人岂可轻易变更如此重大的战略决策?”

  “且未经殿下同意便私自退军延川县,致使广西军团第二师对清涧县的围城之势土崩瓦解,更是不能轻饶。”

  朱至澍话音刚落,督军使蒋进站了起来,对朱至澍行了一礼后说道。

  督军司的份内事便是整肃军纪、监督将领对命令的执行情况、核实军功等,所以李定国和冯天纵的此番作为,正是撞到了身为督军使的蒋进的枪口上,自然要站起来说一番话。

  不然,不是显得自己失职?

  “殿下,万万不可。”

  “冯军团长和李将军的信文中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西路军主帅阿济格亲领两万正白旗主力援助清涧县,其中更有一万五千骑兵,加上吴三桂本有的一万骑兵,清涧县的骑兵总数达到了两万五。”

  “这种形势下,很明显清涧县的战事已经不可为,所以末将认为冯军团长和李将军当机立断的命令大军后撤至延川县,极大的保存了我军的实力,同时还保证了延安府围攻战的顺利实施,非但无过、且有大功。”

  “至于说‘擅改战略、私自退兵’之罪。”

  “清涧县距离延安府近300里路,即使信使快马也得两天两夜才能赶到,若是请示殿下后再行动,那最快也是四五日后,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瞬息万变,何况五日乎?”

  “这万一要是有个变故,那我广西军团第二师又第一师的两个旅共三万五千人,岂不是要葬送在清涧县?”

  “故请殿下明察!”

  对于督军使蒋进的一番话,第一个出来反驳的便是秦翼明。

  蒋进说要治冯天纵、李定国的罪,是在行使他督军使的权力和职责;而秦翼明出身维护冯天纵和李定国,也是在行使他一军主帅的权力和职责。

  再说了,在秦翼明看来,两人的确没有做错,且有大功。

  但这事,不论是蒋进还是秦翼明都说了不算,得看朱至澍的意思。看書溂

  而朱至澍,此时就坐在上首位置,不紧不慢的品着茶、听着两人的辩论,同时心中也在快速的思考着该如何处置。

  他当然知道秦翼明说的两人有功。

  的确,救了三万多人,可不是有大功吗?也的确来不及回报,又不是后世一封电报、千里如眼前的事情。

  所以冯天纵和李定国的做法完全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临阵做出正确的决断,哪怕这个决断和大本营的命令相悖也坚决执行,这也是一个合格的、堪当大任的边疆大吏必须具备的能力。

  但是不处置又不行,决不能助长这种肆意妄为、不把中枢放在眼里的军头做法。

  现在这种情况虽然情有可原,而且自己也信得过冯天纵和李定国,但自己的一举一动,代表了对这件事情的态度,自己要是这一次什么话都不说,那下次违背命令的谁知道是谁、会是什么情况呢?

  所以为了防微杜渐,自己还是要有个态度;但也不是真的责备,免得扼杀了将领们的主观能动性。

  这就是治国的难处了,人心啊,太难揣摩了。

  “那便发个信文,让他两人守好延川县,不可放清军一兵一卒过来;”

  “同时再加一句事急从权、就此揭过,但下不为例吧。”

  “是,殿下。”

  “是,殿下。”

  朱至澍定了调子,而且处置也是公正,蒋进和秦翼明便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同时自有书办开始草拟公文,等写好后朱至澍看过无误、加盖蜀王印即可。

  “这事就先这么的吧,说另外一件事。”

  “黑家堡的战事,明天能结束吗?”

  延川县那边的事商议完成后,紧接着就是黑家堡的事情了。

  “启禀殿下。”

  “姜茂财的两个旅、孔庆元的两个旅,加上大营这边支援的一个旅和5000骑兵,已经将黑家堡之敌团团围住,明日定能攻破黑家堡镇,请殿下放心。”

  “好。”

  “其它人不论,但是那个尚可喜尽可能的活捉吧,带回西南再论罪处斩。”

  “是,殿下。”

  秦翼明再次站起来说道。

  “既然黑家堡的战事明天也可以结束,那延安城这边也便开始准备吧。”

  “今日已经是十一月二十九,还有一个月就过年了,早点打下延安城,大家也能早点回家去过个好年。”

  “谢殿下。”

  偌大的会议室这一次彻底沸腾起来。

  围歼延安府的四万余守军,这可不比围歼七千人的延川县,是一项浩大的多的工程,考虑的方方面面也更多,需要更加细致的全盘布局。

  延安的大营正在激烈的规划着对延安城的最终之战的时候,黑家堡这边也是同样的激烈,甚至激烈到拔出了刀子!

  “砰!”

  尚可喜拔出腰刀,一刀砍在冬月宝面前的桌子上,将上好的红木桌子砍了个的缺口,这下就卖不上好价钱了。

  “冬月宝,本王忍你很久了!”

  “本王大儿之死便和你有莫大关系,但为了战事的全局考虑,本王都暂且搁下仇恨,不与你计较。”

  “如今战事败坏,你又三番五次的讥讽本王,真当本王没有脾气不成?”

  “还是你看本王已经年逾四十了,便觉得本王不如你这二十多岁的汉子,要和本王比划比划?”

  “哼!”

  “何来讥讽?”

  “智顺王此番丢了延川县城,哪里还需要小将来讥讽?”

  “有这气力,不如留着,想想怎么打退城外的敌军、和延安城的巴布泰将军汇合才是。”

  冬月宝也一点都不虚这气急败坏的尚可喜,反倒继续讥讽道。

  “本王丢了延川县?”

  “要不是你这废物守不住黑家堡,本王何必派亲生儿子和穆苍古大人领一万多大军来救你?本王不分兵来救你,延川县又岂能丢?”

  “你当真是狼心狗肺、寡义廉耻,代善大人怎么招了你这么个女婿?!”

  被这冬月宝又讽刺了两句,尚可喜更气了,也挖起冬月宝的痛处来。

  放在平日他还会有有所顾忌,但如今反正黑家堡眼看着就要守不住了,大家也要一起死了,自己都要死了还怕什么,临死前也要把气给出完了,免得做个气死鬼!

  “你再说我岳父大人一句试试?”

  “莫不是以为我真不敢砍了你?”

  “来啊!”

  “咱们便比划比划,也别满人汉人的了,刀子上见真章!”

  “来啊!”

  “来啊!”

  说完,冬月宝也作势便要抽出腰刀,要和尚可喜比划一番。

  “够了!”

  “大敌当前,你们两还起内讧,成何体统?!”

  穆苍古对这幅两个小孩子吵架一般的场景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愤怒的一拍桌面,起身制止道。

  “有这么多的精力不如早点回去歇息,明日做好厮杀的准备。”

  “我看这明顺联军攻城也就在这一两日了,守得住就活,守不住便一起尽忠吧。”

  “死在敌人的刀下,也胜过你们俩这窝囊死法!”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