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192章 筑京观

第192章 筑京观

  李墨白双手仍然搀扶着高义,在一旁不卑不亢的说道。

  但他也没有其它多余的动作,免得引起那些士卒们的警惕,一时之间走了火可就麻烦了。

  虽然对面那些西南来的军队的火器看着有些眼生,但李墨白还是认识的,大体上还是和以前的鸟铳差不多。

  “哦?”

  “你又是何人?”

  李墨白的话,成功的吸引了孙凯的注意力。

  “你认得此物?”

  看到李墨白盯着自己士卒手中的燧发枪打量个不停,显然是认得,孙凯好奇的问道,同时握着腰刀的手也紧了几分。

  一个盐户不但认识燧发枪、而且还不怕?这可就太耐人寻味了。

  “回军爷话前,容小人问个问题。”

  “贵军能毫无阻碍的到达此处,难道是已经击败了驻扎在旅顺口的建奴辽东水师?”

  “你究竟是何人?!”

  孙凯一听李墨白的回问,心中大惊。

  认识燧发枪、而且还不怕就已经很可疑了,现在竟然三言两语便推测出自己等人已经击败满清辽东水师的事实,如何不让孙凯起疑!

  孙凯没有兴趣再回答眼前这名男子的问题,挥手之间,雪亮的腰刀便架在了此人脖颈处,只要下一句话不对,便是歃血当场。

  “原大明辽东水师统领徐墨白,见过军爷。”

  “哦?!”

  “原大明辽东水师统领?还是位同僚?”

  “即是辽东水师统领,怎么流落于此?”

  听到李墨白的回话,竟然是同僚,孙凯眼中的警惕这才松懈了几分,但也就是将架在此人脖颈上的腰刀偏了几分而已。

  谁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大明在辽东战败,辽东水师提督想要降清,小人不愿,便独自逃了出来,后来流落到这里。”

  “这是我的腰牌,可以作证。”

  “而且辽东水师小人也认识不少,例如那雷深,军爷回去一问便知。”

  说完,李墨白从腰间摸出一块腰牌,递给眼前的孙凯。

  孙凯看了几眼,看起来不像是假货。

  而要是真的是原辽东水师统领,那这一切也就解释的通了。

  知道八九不离十估计就是如此后,孙凯心中的警惕才算是下去了不少。

  “说的倒是像真的,但我一个粗野军人,不会辨识,还是委屈你跟我们走一趟先。”

  “来人,先把此人绑了,带回去让督军司的人查验。”

  “至于你这老头,问我们是不是招募百姓南下种地干嘛?”

  处理完这名叫什么墨白的人的事情后,孙凯将话题带回了正题。

  “小人想去西南耕种,所以想问问军爷是个什么章程。”

  “小人世代盐户,到我这已经是第三代了,眼看着小人也五十有一了,想着后人别再受晒盐的苦,可以的话,南下种地过过安生日子。”

  “军爷,这位墨白兄弟是位好人啊,这两年在咱们这盐场,帮了不少忙。”

  高义看到这名军爷脸色好了一些,这才敢继续说话,解释了一番自己为什么关注南下耕种之事后。

  而且虽然为好好的李墨白变成了徐墨白而感到惊疑,但还是为李墨白求起了情。

  “他好不好人你们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

  “他的事也和你们的事不一样,要是假的,少不得当头一刀;要是真的,少不了一场富贵,所以你不用瞎操心。”

  “倒是你,说想南下耕种,你们有多少人?”

  对这个什么墨白的处置,孙凯知道已经超出自己的权责范围了。

  这要真是个统领,那比自己不知道大多少,哪有自己说话的份?还是忙活好自己找人的事就好,多收罗些人,说不定功劳能多几分。

  “回军爷话,老汉这盐滩,有一百二十户、五百三十二人。”

  “这么点啊?”

  孙凯抱怨了一句。

  其实已经不少了,但谁会嫌功劳多呢?

  “军爷要是嫌少,老汉可以去走动走动。”

  “这附近都是苦了几辈子的盐户,能有安生日子过谁不想?老汉在这一带还有几分脸面,可以去帮军爷走一遭,多带些人回来。”

  “哦?”

  “那感情好啊。”

  “老丈你尽管去,人越多越好,到时候功劳少不了你的,我也可以在上峰面前给这位墨白兄弟美言几句。”

  “那就太谢谢军爷了,老汉这就出发。”

  说完,和家里人打了声招呼,高义便出了门。

  看来他对李墨白是真的很看重,一刻都不愿意耽搁。

  “不对,应该是徐墨白才是。”

  “我就说墨白兄弟怎么懂得那么多,原来是个大官。”

  “哈哈哈,还是老汉我的眼睛毒啊,一眼就相中了这金龟婿。”

  “墨白兄弟,我这番救你,我那闺女,你总不好意思拒绝了吧?哈哈哈......”

  ......

  五天的时间期限已经过去了四天,此时的蓬莱城下,已经繁忙如同集市。

  旌旗招展、人山人海。

  不但有在城门不远处列阵以待、封锁蓬莱城的水师陆战队,还有这些天收集而来的数万难民。

  大明官军的身份、加上到了西南每个成年男丁分田十亩、其余人丁每人两亩的吸引,使得许多山东汉人趋之若鹜,几天的时间而已,蓬莱城下前前后后就汇集了超过三万人。

  毕竟都是汉人,大部分人还是不愿在建奴的鞭挞下苟活的。

  远处还不时的有百姓跋涉而来,然后在军官的指挥下,走到特定的区域等待查验。

  此时的岸边,已经摆开了一百多张桌椅,每个桌椅之后都有几名士兵和一名书办。

  难民们一个一个的来到桌椅前,经过士兵检查没有携带违禁品后,将会在书办这里登记造册、领取身份牌。

  然后经过洗漱后,将会按照身份牌开始登船,先一步回返庙岛。

  几万人可不能说接收便轻易接收,万一有些居心否侧之人,就会引发巨大的动乱,所以一定要经过仔细的查验。

  而且洗漱卫生也是很重要的,接下来他们将在海上漂泊超过半月,万一带上去疾病,那将是一场灾难。

  这种查验、造册、洗漱的工作流程已经持续了好几天,大家都熟能生巧了。

  加上安排的岗位很多,所以速度并不慢。

  但王成仁却还是很焦急。

  “派游骑出去,通知在外的队伍,未时之前一定要赶回来!”

  “让查验的人也加快速度。”

  “莱阳城的援兵已经接近蓬莱了,我们要回返庙岛了。”

  “对了。”

  “那京观就垒在蓬莱城北门下,让那些清狗知道,我大明,不是他们可以肆意凌虐的地方!”

  外出的骑兵带回来不只是难民,还有不少的首级和缴获。

  虽然大多清军都是龟缩在城中,但也有部分这时候还在外面游荡掠夺,然后难免就会和北征军的骑兵撞上。

  所以这几日陆续带回了五百余颗清狗的首级,其中有不到一百是真建奴的、一百余是蒙古鞑子的、两百余是汉八旗的。

  加上登陆那日的五百多颗,加起来一千多了。

  王成仁打算留下点纪念,便打算将这一千多颗人头筑成京观,让那些耀武扬威了这么多年的清狗也长长记性。

  汉人,不全是那么好欺辱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