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180章 李自成

第180章 李自成

  很多时候都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这些数字报出来时,牛金星都有点心颤。

  这可是一千多万两的银钱、几十万的兵马啊!

  银钱也就算了,攻占北京的时候,大顺足足从北京那些官绅手中严刑拷打三千多万多两的白银(网上说七千多万两,想着太吓人,打个对折吧)。

  所以即使有损耗有贪墨、又和蜀王的交易去掉了一千多万,但是府库中仍然还有一千多万,尚且充盈,只要打赢了这场仗,就不用太担心。

  但是那损耗在战场上的几十万兵马,却不是短时间补得上来的。

  满清的战斗力实在太强,强到大顺军打起来也是极为吃力、伤亡甚大。

  打仗可不是一人发一把刀、发一件甲就可以的。

  哪怕是最简单的步兵,都要练习搏击、军阵、号令等基础军事内容,而且还要见过了血才真正的站得住脚,不然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如果是弓箭手、骑兵等技术兵种,那就更难练了。

  而经过山海关之败、保定之败、太原之败后,大顺军中的老卒,早就十去四五,战力下降许多。看書喇

  所以派往延安、潼关方向的军队,其实很多都是匆匆编练、各方面都还不完备的新兵。

  但就算是这样,新兵的补充也快要跟不上了。

  新兵也得有最基础的训练、也得有最基本的装备不是?

  其实如果不是这一年来蜀王的大力支持,只怕新兵早就补充不上了。

  大顺现在是有钱,可去哪里造这么多的甲胄、兵刃啊?这里的大头,都是那蜀王在提供呢。

  “唉......”

  想到这里,牛金星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他太难了。

  此时的他更加怀念自己、李岩、宋献策、顾君恩四大谋臣齐聚的时候了。

  如果他们都在,这种破事,就不用自己一个人担着了。

  可惜,自己当时怎么想的,怎么就非得构陷杀了李岩、逼走宋献策呢?

  现在好了,李岩死了、宋献策出走至今下落不明、顾君恩无心政事也和自己合不来。

  自己是真正的自作自受!

  “想明白了吧?”

  “不是不想派,是真的没兵可派了啊。”

  “这一年多来,损耗太大了,补充不及,连西安城防,现在都只有五万人而已。”

  牛金星陷入懊悔之中的时候,倚坐在龙骑上的李自成说话了。

  一开口就切中了问题的要点,这李自成,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么颓丧,反而是对大顺现在的情况心知肚明、知之甚详。

  “算了,派一万兵马去延安吧,西安城防留个三万人也勉强应付的过来;还有一万人,给潼关备着吧,只怕那边求援的信使,这几天也要到了。”

  “另外,多支些钱粮过去;兵马没有,钱还是要给够的。”

  虽然知道困难,但是李自成还是做出了决断,选择了将手头上所剩不多的军队拆分出一部分,支援镇守延安的李过。

  “是,陛下。”

  牛金星没有再多言,此时的他,也不知道这种绝境该如何是好了。

  “对了,去道密信问问那蜀王,可否愿意派支兵马协防陕西。”

  但牛金星没想到的是,李自成再次语出惊人!

  “陛下,这万万......”

  “别万万不可了。”

  “按这趋势,陕西的民力,总有被我们耗干的那天,满清也迟早会打进来。”

  “我们这些造反的死了就算了,但陕西这几百万的百姓,朕又何以忍心带着他们跟我们陪葬。”

  “听闻那蜀王的口碑还不错,从这一年多的贸易来看,的确把川蜀经营的井井有条,不然也不会有此丰厚的物力。”

  “真要不行了,给了那蜀王也就那样,总比给了建奴要好。”

  不等牛金星那句万万不可的传世名言说完,李自成便打断了牛金星的话。

  一番简短得分析,也让牛金星哑口无言。

  对啊,总会守不住的。

  那还不如趁着手上还有筹码,卖个好价钱。

  要不怎么书李自成会是陛下,而自己只是个臣子呢?

  大顺已经是一棵行将就木的大树,但自己却还放不下这树上的三瓜两种;而这棵树的真正主人,却已经在想着怎么样让这棵树,能够有个体面的结果了。

  这拿得起放得下的魄力,真的远非一般人所能及啊!

  ......

  “阁老,江北史督师来报:”

  “八月起,清军再次发兵攻打李贼延安、潼关两地,兵威甚重、战火绵延。”

  “高杰、刘泽清、刘良佐三镇恐清军暗度陈仓、顺势南下,请求朝廷拨济粮饷军资,以充军备、巩固江北防线。”

  “三镇?当真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江北四镇,堪用的也就黄得功了。”

  “清军在陕西和李贼都僵持一年了,哪有精力来攻伐我等?这史可法是老糊涂了不成!”

  听到下属的禀报,马士英皱了皱眉头,心中对嚣张跋扈的江北四镇愈加不喜,也对自己的政敌史可法,心中多了几分意见。

  “算了,史可法督师江北也不容易,那些个军阀没有钱粮也的确不容易弹压,多少还是要给一点的。”

  “那就每镇拨银五万、粮草5000石,黄得功那里也是同数,别寒了忠臣的心。就这样,下去吧。”

  “对了,请阮大人来府上议事。”

  几句话交代完对史可法呈请军需的折子后,马士英又想起件事,让下人请阮大铖过府中商议事情。

  没过多久,户部尚书阮大铖便赶到了马士英的府中。

  首辅相邀,他自然不敢有片刻拖延。

  “阁老,今日这么仓促的招老夫过来,可是要商议那西南之事呀?”

  待斟茶的美妙侍女退下后,心急的阮大铖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先开始了话题。

  “一半一半吧,这西南之事,阮大人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这蜀王端的是胆大包天,竟然敢蓄私兵、拥私军!如今更是截留了四川、贵州、广西、云南四大布政使司,本应早就运抵朝廷的赋税;”

  “老夫更是听闻,这蜀王竟然坏了太祖之法,私自设立盐、铁、酒之政,还对西南的官制大家改革,官吏谁上谁下、一人决之。”

  “故这蜀王,不臣之心已是昭然若揭,老夫认为,应当速速遣人斥责下罪;如果这蜀王不知悔改,更是要挥师西向,收复西南、擒下这蜀王治罪!”

  阮大铖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看法,语气逼人至极。

  已经59岁的他,说起西南之事时的语气,就像不是一位即将花甲的老人、更像一位二三十岁的壮年一般。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