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164章 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

第164章 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

  二月初十这天,朱至澍收到了沐天波请求来成都出访的呈请公文,同时附上来的,还有孙恭铭的密信。

  看到孙恭铭说的沐天波对自己的仰望,以及开始在云南境内为自己编练骑兵的事,朱至澍乐了好几天,直道还是这种小年轻好忽悠。

  也让自己心中压着的这块云南之石,彻底落了地。

  而且这下好了,不用动兵不说,还白捡了一万骑兵,只待练成,川蜀便可以多出一万骑兵了。

  步兵好练,骑兵才难啊,不但费钱、时间也一点打不了折扣。

  只是朱至澍还是习惯自己的练兵方法,虽然看似大把的时间浪费在了练队列、练军姿上面,不过这些都是值得的。

  这样训练出来的军队,会用更加顽强的毅力、更加严格的纪律来回报自己。

  但这个好消息还没让朱至澍难得的放松几天,福建也传消息回来了。

  潜伏在福建的密使,联系上了郑芝龙和郑成功。

  ......

  “侯爷,我家殿下,是带着极大的诚意来和侯爷您结交的,还望侯爷您能慎重考虑,墨某就在寒舍,等候大人的好消息了。”

  福建布政使司泉州府一处气派非凡的府院前,墨亦诗对着郑芝龙等一行送行的人行了一礼,一丝不苟的说道。

  “嗯,一定一定,请贵使先在客栈歇息,一切花费,挂在本候名下即可。”

  “待本候和家人商议一番后,再请贵使来府上共饮。”

  郑芝龙也领着送行的家人回了一礼。

  毕竟是蜀王府来的人,不能够过于怠慢了。

  别看郑芝龙留着寸长的络腮胡子,五大三粗,还因为海风摧残的原因黑头黑脑的,便以为他心无长计。

  但其实他却是兄弟五人当中,最有谋略的那位,所以自然明白远来是客的道理,更何况,还是如今风头正劲的蜀王府的客人。

  “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等那自称来自川蜀的使者离开后,郑芝龙这才进了府门。

  在跨过门槛的瞬间,郑芝龙对着身后的郑芝豹气愤的说道:

  “芝豹,让人去盯着他,一举一动我都要清清楚楚!”

  “还有,把下面办事的人也整顿一番,别人找上门了咱们才知道,这算怎么回事?”

  “是,大哥......”

  很快,一行人就来到了议事堂中。

  屏退续完茶水的下人后,郑芝龙先是扫视了下面一圈人。

  下面坐着的人里,有自己的四弟郑鸿逵、五弟郑芝豹、七弟郑芝鹏,还有自己的大儿子郑森。

  自己的兄弟不少,但真正能做事的、眼下正好又在泉州的,只有这几个了。

  自己的儿子也是一样,虽然不少,但如今能够办点事的,也就自己的大儿子郑森,今年已经21岁,可以学着处理些事情了。

  自己还有个二儿子,叫做郑宗明,今年正好19岁。

  按理来说也能出来帮家里做点事情了,但是被自己过继给了在东瀛的妻子的娘家。

  而其他几个儿子,都还太小,所以眼下,只有大儿子在旁听。

  “人都到齐了,便开始吧。”

  “这使者是蜀王的人,看来不是假的,那这使者说的,蜀王打算和咱们联盟一事,大家怎么看。”

  “有什么想法都说一说,别藏着掖着,各抒己见。”

  和往常议事一样,仍然是郑芝龙先开头。

  只是今天所议之事,却是重中之重,算起来,郑芝龙往前的大半辈子里,都没几件事情的重要性比得上这件事情了。

  “既然没人说话,那便我先开个头吧。”

  等了一会看还没人说话,郑芝豹先出声说道。

  他是兄弟几人中最有文化的人,曾经当过国子监太学生,所以大多时候都是作为郑芝龙的军师和智囊的角色存在。

  而四哥郑鸿逵则是以勇武出名。

  本来叫做郑芝凤的,后来因为考武举人,便改名叫了郑鸿逵。

  “蜀王,名叫朱至澍,原本除了个藩王的身份之外,称得上是声名不显。”

  “但却不知如何,在去年的八月份,协助川蜀巡抚龙文光、总兵刘镇藩等人,挡住了那张献忠的攻势,成功的守住了成都。”

  “虽然对外都是说是巡抚龙文光、总兵刘镇藩等人的功劳,但也有不少知情人说,更多是仰赖这蜀王开仓济民、济军,成都城才有了一战之心。”

  “在这之后,这蜀王挥师攻打张献忠盘踞的贵州、广西等地,击败了张献忠,招降了张献忠的义子李定国、刘文秀等人,击杀了孙可望。”

  “之后更是继续南下安南,攻克了交州了。”

  “从这些情报上来看,这个蜀王朱至澍,的确是一时之人杰,很有几分能耐。”

  一口气将自己收集到的关于蜀王的情报说完,郑芝豹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几口茶水润润嗓子。

  “五弟你这要说就一口气说完啊,别卖关子。”

  “你这吹了蜀王如何如何半天,都还没说正事呢,大哥问的是这事该如何处理啊,你要总是这么不紧不慢、婆婆妈妈的,你那几房小妾怕是不答应吧?哈哈哈......”

  看到这郑芝豹停下了讲话,竟然开始慢条斯理的喝茶了,武举人郑鸿逵等的不耐烦了,不大不小的开了个玩笑,让一堂子人之间本来严肃的气氛缓和了几分。

  看得出来,这个郑鸿逵也并不是练武就把脑子给练没了,还是有几分心思的。

  “四哥莫急嘛,不得先介绍下那蜀王。”

  “至于决策,只怕大哥心中早就有了定数,我等等着大哥说出来便是。”

  “呵...”

  “五弟,打小就是你心眼多。”

  “不过五弟说得对,这事,我还真有想法,我先说说我的想法,大家一起议一议,看看是否行得通。”

  听到郑芝豹的话,郑芝龙也没有否认,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五弟说的那些情报,我刚才也看过了。”

  “不得不说,这蜀王还真是个人物。”

  “要这么打下去,这大明的帝统到底保不保得住,我心中的信心,却是多了几分;至少这建奴,要拿下大明,也就多了几分难度、没那么容易了。”

  “但这帝统保住了之后,这帝位谁来做呢?”

  “大哥你这话说的,弘光这位子都坐了一年了,还能拉下来不成?”

  郑鸿逵听到郑芝龙说的,心中觉得不以为然,忍不住打断道。

  本来就是嘛,哪有皇帝做了一年被换下来的道理嘛。

  “谁说没有,夺门之变这才一百多年呢,四哥就忘啦?”

  郑芝豹也忍不住插话了。

  “那不一样,那本来就是英宗的。”

  “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这可没有什么本来就是谁的说法,弘光帝不也是被马士英那些人推上去的?谁知道到时候有没有人推另外一人呢?”

  “这不是造反嘛?”

  “这天下哪里不在反?”

  “......”

  郑鸿逵还是不服气,想再争论几句,却一时想不到论据,哑口无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