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74章 重庆三监

第74章 重庆三监

  “殿下,这是为何啊?”

  “知府大人,快帮下官求求情啊......”

  常乾刚搭两句话,心中的欣喜还没来得及落下去,就被按倒在地。脖子上传来的寒意,让他动都不敢动,只能出声求知府唐基给他求情。

  “殿下,这?”

  唐基也是一脸懵逼。

  这本来和声细语的蜀王殿下,怎么说翻脸就翻脸、说架刀子就架刀子呢?

  但是以他对蜀王的了解,也觉得蜀王殿下并不是一个无的放矢、无中生有、性情多变的人,便没有直接替常乾求情,而是先问下情况先。

  “你的侄子在城门内纵马伤人,差点冲撞本王的队伍不说,还撞死了一名妇女。”

  “本来伤了人,态度良好认个错、赔钱,抓起来关个几年也就算了,可你侄子可了不得,不但破口大骂,还想把死者的女儿一同送上路。”

  “本王看不惯,便让人斩了他。”

  “但是想来一个普通人应该没这嚣张的底气,结果他也自觉,说是知府衙门通判的侄子,看来你就是他的背后靠山了。”

  “所以,你侄子三生修的好啊。”

  随着朱至澍婉婉说来,一名护卫来到马车前,掀开车帘,露出尤在滴血的妇女尸体。

  怀中的小女孩,听到朱至澍不紧不慢的说出娘亲的悲惨遭遇,看到马车上自己娘亲的尸体,勾起了心中的悲痛,又哇哇大哭了起来。

  朱至澍则拿出洁白的手绢,再次给小女孩擦拭起泪水和鼻涕来。

  路上已经擦过一次了,这又哭花了。

  “殿下,臣冤枉啊!”

  “都是臣那个畜生侄子的错,和臣没有半点关系。”

  “臣平日还时常训斥他要遵纪守法、切莫为非作歹,这实在不是臣的错啊。”

  常乾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心中早就已经把常威这个王八蛋骂了个体无完肤,只恨他怎么没早点死,竟给自己闯来这个祸事!

  “你冤不冤枉后面再说,现在先闭嘴,给本王关起来,等我腾出手来再处置你。”

  “唐大人,本王对重庆府的秋收情况很是上心,请唐大人为本王解解惑。”

  “是,殿下,这边请。”

  唐基转身带路,向着衙门内走去。

  看都没看跪在一边的常乾。

  在他的眼里,常乾已经是个死人了。

  好死不死的这种事情被蜀王殿下撞上,你不是谁死?果然是三生修来的呢......

  跟着唐基进了知府衙门,来到宽敞明亮的正厅里。

  唐基将朱至澍引到主座上,朱至澍也不客气,径直坐了上去。

  然后唐基又对着下人细声吩咐了几句,下人点了点头,转身便出去了。

  “殿下稍等,我已经让人去把此番秋收的材料搬来了,一会殿下就可细看。”

  “殿下请先用些茶水解解乏困,虽然这茶叶比不上王府的清香浓郁,却也是巴州高山所产,别有一番风味。”

  “唐知府志趣高雅、见多识广啊。”

  吩咐王成仁带着小女孩去玩后,朱至澍安坐下来,和唐基磨起了嘴皮子。

  “本王是个大老粗,喝啥都差不多,唐知府要是政事这块做的好,改天本王差人送几斤王府的茶叶来,犒劳唐知府在重庆的辛劳。”

  “那敢情好啊,小臣在此先谢过殿下了。”

  “负责秋收的官员已经来了,让他给殿下详细的汇报一番吧?”

  “好,事不宜迟,开始吧。”

  朱至澍也没继续客套耽误时间,将茶杯放下,翻开下人送上来的秋收账册,细心的查阅起来。

  重庆府里负责秋收事宜的官吏,也开始介绍起本次秋收的情况。

  自离开成都,一路走走停停,时间不知不觉过去已近半月,九月中旬的时候,也进入了秋收的高峰期。

  对于朱至澍三令五申的秋收事宜,唐基领导的重庆府还是很放在心上的。

  不论是主管官员的现场讲解、还是记录秋收事宜的账簿文书,又或者是一路过来的所见所闻,整体上还是让朱至澍比较满意的。

  将近两刻钟的时间,朱至澍都在仔细的听主管官员介绍重庆府的秋收情况,不时的打断,问些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主管官员和唐基解答的都让朱至澍相对满意。

  “不错,秋收这块,看得出来唐知府用了心思、下了很大功夫,看来你对我的那几斤茶叶,是势在必得了啊。”

  对于做得好的地方,朱至澍也不吝褒奖。

  “殿下过誉了,臣诚惶诚恐。”

  “作为一地之父母官,让境内的百姓安居乐业、吃饱穿暖,是应尽的义务;作为殿下的臣子,执行殿下的决策、为殿下分忧解难,更是本分之事。”

  唐基脸上笑吟吟的,说话滴水不漏,显然朱至澍的夸奖,让他很是受用。

  “好一句本分之事。”

  “不知本王布置的另一件事,唐知府完成的如何呢?”

  朱至澍端起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

  同时眼角微微的瞟向唐基,观察他的反应。

  果然!

  原本笑吟吟的唐基,在听到朱至澍说另一件事情的时候,脸色骤变!

  但在朱至澍放下茶杯的短短几个呼吸间,唐基的神情便恢复如常,平静地问道:

  “秋收、剿匪、安民、吏治、三监等等等等,临行前殿下着实交待了臣不少事情呢。”

  “不知殿下说的另一件事,是哪件事呢?”

  “是吗?原来本王安排了这么多事情啊?”

  “那就捡重要的说,就说说三监吧。”

  “三监这件下抚民生、上拓财源。本王三番五次要做好的事,不知道唐知府做的如何?”

  “老狐狸~~”

  朱至澍也微微的笑了笑,心里却暗暗的骂了一句。

  既然唐基要装傻,那便顺着他,看他如何把这场戏演下去!

  “殿下交代的事情,臣自然不敢有分毫懈怠。”

  “重庆府盐、铁、酒三监,不论生产还是发卖,都已尽收归三监所有,民间商户可申请六成的售卖权,但售卖权还在招募中,暂时还是三监直属的官卖为主。”

  “三监新政一出,重庆百姓购买盐、铁、酒,不但价格比平常便宜数倍,质量更是以前那些黑心商人不可比。”

  “重庆百姓,无不对殿下感恩戴德、铭记于心。”

  “哦,民间真是如此?”

  听完唐基一番颠倒是非的彩虹屁,朱至澍明知道是假的,但还是没有戳穿,仍旧笑吟吟的问道。

  “可不是吗,殿下之仁德,必将千古流芳。”

  唐基脸不红心不跳,继续笑着的说道。

  连朱至澍都不得不佩服这个五十出头的人的强大内心、以及脸皮之厚、演技之强了。

  “启禀殿下、大人,门外有位自称是王府长史的人求见,说是和殿下约定好了。”

  正说着话,一名知府衙门的下人在外通传道。

  “哦?本王的刘长史到了!”

  “快请他进来,让他和唐知府,论论重庆的三监!”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