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54章 战阵演示

第54章 战阵演示

  送别出征的将士后,朱至澍手上的紧迫事便少了不少,剩下的多为按部就班的水磨事情了。

  趁着这个时间,朱至澍从王府中选了几个得力的人员,乔装打扮一番后,便派出了城。

  他们的目的是北面,身上还带着朱至澍的密诏。

  “我得拉你一把啊,不然一开年,你就得被阿济格打的狼狈逃窜了。”

  “虽然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总比直接面对清军好。”

  “所以为了我的韬光养晦,我可是冒着大不韪主动和你接洽贸易、变相资助你了,你可得在陕西多守阵子啊......”

  朱至澍转身,将一本册子放回书架。

  册子的封面上写着:“与大顺军贸易记要”。

  ......

  在上午练兵、下午教学,偶尔和龙文光、张继孟讨论政事的安稳日子中过了几天后,终于又迎来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董水井师傅的蒸馏设备做好了。

  朱至澍特意去看了下,效果很不错,一天能蒸馏出近一石的高度酒,比以前的蒸馏设备效率足足高了一倍不止。

  这一石高度酒再经过两三次的反复蒸馏后,就能够提取到约70%浓度的酒精,已经很接近后世75%的酒精,足以用于伤病的治疗了。

  所以当即下令王府不再酿低度酒,全部改成提取高度酒精。

  反正酒精勾兑一下也是极好的烈酒,一样能卖出高价,一举两得。

  只是等酒监成立了,自己王府酿酒也要去申请许可证才行了。

  自己是王府、又是此事的推动者,更应该以身作则才是。

  第二件事:50杆的火绳枪到货了!

  随之一起送过来的还有50杆长矛。

  长矛没什么技术含量,无非就是朱至澍对质量的要求更高而已,所以生产起来很快,唯一决定长矛生产速度的,就是火绳枪的产量。

  这批装备一送到王府,朱至澍就急不可耐的带着装备直奔新军营,连教学的事情都先放下,让那批一起旁听的书办先按老办法教一会先。

  新军营再过几天就要搬到城外的已经临近建好的新营区了,朱至澍得抓紧时间。

  朱至澍来到军营的时候,正好看到秦翼明拎着剑鞘,板着张黑脸在训练教导队。

  几个简单的口令和动作,秦翼明早已熟记,所以充当教官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还不用自己在烈日下傻站暴晒,多美的事。

  但是一看到朱至澍来了,秦翼明脸色就变了。

  “完了!”

  “殿下怎么下午也来了?”

  “我又要回到队列里傻站着晒太阳啦?”

  秦翼明心如死灰,但还是快步迎上前,向着朱至澍行礼。

  “免了免了,赶紧的,我给你看看好东西。”

  朱至澍哪里有功夫和秦翼明客套,挥了挥手,身后的随从便从车上搬下一个又一个箱子和一杆杆长矛,很快空地上就摆了一大片。

  “用过火绳枪的,也就是火铳的人举手!”

  朱至澍拿过一杆火绳枪,熟练的装上一尺多长、尖处闪着寒光的三菱刺刀,威风凛凛的站在队列前说道。

  十多只手举起。

  “好,你们到第一排前坐下。”

  “后面人都围过来,一起看着本王教你们使火绳枪。”

  “这家伙以后叫做火绳枪,不叫火铳了,记住了吗?”

  在新军里将火绳枪的名字定下来后,朱至澍开始详细的向在场的所有人演示如何操作火绳枪。

  包括装刺刀、倒入火药弹丸、通条压结实、火门处装引火药、装火绳等等,每一个步骤都做的一丝不苟。

  然后举起装好的火绳枪走出人群,瞄准远处的营墙,扣动了扳机。

  “砰!”

  火绳枪顺利击发,远处的墙上冒起一阵烟尘。

  “不错,火铳坊的人用心了。”

  火铳坊的大匠方好工将这批火绳枪送过来时,亲口和朱至澍保证过:每一杆火绳枪,质量都不比前些日子展示给朱至澍的样品差;

  并且每一杆火绳枪,都经过了十发的试射,没有一发出问题,才送过来给朱至澍。

  朱至澍验货时也是每杆枪都看了一下,的确和方好工说的一样,每一杆的质量都非常不错。

  看得出来,在自己加薪、定要求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还是很不错的。

  这也可以看出,其实大明的工匠都还是非常不错的,只要待遇给够、管理尽责,并不像后人认为的那么差。

  并且方好工也说了,这些日子招募了不少工匠和学徒,下一个五日,预计能给朱至澍提供80杆火铳。

  朱至澍开心的很,随口又赏了方好工100两银子。

  至于钱怎么用朱至澍就没问了,但是也自然有人和他说。

  锦衣卫的人回报,这个方好工人还不错,之前的100两赏赐并没有独吞,只是自己扣下了10两,其余的90两,都发给下面的工匠们。

  朱至澍很满意方好工的做法。

  太贪的人一般都会离心离德、不值得信赖,但这个方好工还不错,有度。

  这也是会再赏赐100两的原因。

  就当做给火铳坊的人发福利吧,毕竟他们苦了那么久,也该补偿下。

  自己前几日定下的那点工资不高,除了大匠师傅外,学徒小工等也就够个温饱。

  只是没办法,现在百废待兴、到处等着用钱,只能委屈下,等情况好了,朱至澍自然会给他们加薪。

  自己亲手示范了一遍后,朱至澍便给刚才举手的18个教导队成员发枪,让他们空枪演示一遍。

  那18个以前就用过火铳的成员,用起这个火绳枪也是不在话下,只是可能是有阵子没摸过了,有点手生,但很快就适应了过来。看書喇

  即使是面对从来没见过的枪托、三菱军刺,适应起来也很快,并且大赞朱至澍这两个别出心裁的设计。

  枪托可以让射击更加稳定、握持更加舒服;三菱军刺则可以对付冲到近前的敌军,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

  看到18个人每个人都熟练后,朱至澍很满意。

  把18个人分成三组,每组6个人,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三段击尝试。

  大明的火器使用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么落后,早就有了三段击的使用记录。

  后期火器部队战斗力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更多是因为武器质量、薪饷、战斗意志等等,而绝不是因为不知道三段击。

  所以这18个人很快就列成了三个横队,前排举枪、瞄准、射击,转身从人缝中后退装弹;

  第二排上前,举枪、瞄准、射击,转身从人缝中后退装弹;

  第三排上前.......

  从第一排射击后撤、到第三排射击完毕,不过20秒左右,三排就射击完毕,快到退到最后面的第一排还没装药完成......

  朱至澍仔细的算了下时间,发现第三排射击完毕后,第一排装弹完成仍然需要5秒左右,也就是说,一名士兵,再次装填的时间,约25秒-30秒左右。

  这个时间,会有5-10秒左右的火力空档期,以至于无法形成连绵不断的火力。

  而且这个时间,还是在现在这种完全没有影响的情形下,战场上因为伤亡、心理因素等不确定的原因影响,可能时间会更长。

  这个问题朱至澍一直都知道,而眼下更是亲眼的看到了现场、了解到了具体的时间,心中更加有数了。

  解决办法朱至澍也总结过。

  第一就是举着五米长矛的长矛手。

  他们可以为火枪手争取一定的时间;

  第二就是定装火药。

  现在装药还是从药壶中倒火药进枪管,倒多倒少全看经验和临场发挥,非常耽误时间,所以定装火药的事情,刻不容缓了;

  最后就是多加训练了。

  这18名队员,还是有点手生,毕竟太久没摸枪了,等熟悉后,装弹时间应该能压缩不少。

  朱至澍很满意这第一次的尝试,又叫出18个人分发了长矛。

  同样也是三排,每一排都将长矛放平在腰间,直直的面向前面。

  五米长的长矛,即使最后一排外露的长度也足足有近两米。

  看着这一尺多长、晃闪闪的矛尖,朱至澍都觉得不寒而栗。

  “这三层矛尖加大盾、身后还有不断射击的火铳,到时候还有更加凶猛的火炮,就问你们过得来吗?”

  “你过来啊!”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