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12章 清发欠饷

第12章 清发欠饷

  城外大西军群雄激愤的时候,城内总兵刘镇藩的衙门里,却是清净雅致的很。

  朱至澍一边品着茶、一边翻看着桌面上这堆保密级别相当高的军事文件。

  按理来说,作为藩王的朱至澍是没有资格看这种军事上的文件的,但谁让朱至澍之心已是路人皆知,且又家底深厚、手段强硬呢?

  已经是川蜀背地里一把手的朱至澍,要看这些文件已经是水到渠成了,尤其是在最先投靠的总兵刘镇藩这里。

  “在编将士共计四万七千三百名,战马五千匹,各类甲胄两万三千具,腰刀三万五千把,长枪三万六千支,各式弓弩一万七千余具,箭矢六十万支。”

  “火铳五千六百支、虎蹲炮65门、佛郎机炮20门、红夷大炮12门,火药一万八千斤。”

  “成都城不愧是川蜀中心,本王也是第一次知道成都城的武备情况。”看書溂

  “这么多兵力和物资,调遣起来可不是件容易事,刘总兵费心了啊。”

  朱至澍对成都城的武备心中有了点底。

  如果将士人人用命,加上成都城近五丈高的城墙,守住成都城还是有很大把握的。

  虽然城外张献忠的兵马足足有二十余万,但贼兵本就不擅攻城,随身携带的重型装备肯定数量也有限。

  更何况,张献忠的背后,就是秦老夫人、左良玉两支援军,城下的大战一旦拖久,等两支援军一来,张献忠就是腹背受敌,再也没有拿下成都城的机会了。

  “不知秦老夫人和宁南侯(左良玉)现在到了哪里呢?”

  成都城守不守得住,关键还在于两支援军,所以朱至澍特意向刘镇藩问起两支援兵的进度。

  “前日趁着大雨有探马回报,秦老夫人的五万援军已经过了南充、宁南侯的十万大军,也过了内江,算下来,今日应该已经到了德阳和资阳。”

  “按着进度,估计再有个三两日,张贼就要分兵前去堵截援兵了,到时候从张贼大营的动静就能看出来。”

  听完刘镇藩的话,朱至澍有点疑惑,这么重要的情报,怎么还是前日的呢?

  但随即又想到了。

  现在大明的军队是什么战斗力,朱至澍虽然没亲眼见过,但是心中还是有一定估量的。

  既然战斗力不堪,成都城已经三面被围,剩下的那面,也是视松实紧,情报的传递必然被张贼阻断。

  所以刘镇藩说的,趁着大雨才有探马回报,也就能理解了。

  虽然情报侦查能力的丧失,在身为后世海军陆战队上尉军官的自己看来,是不可思议、不能原谅的事情。

  但时代有局限性,很多东西不能划等号去看。

  现在丧失情报侦查能力,严格来说刘镇藩肯定有责任,但是又能如何呢?只能面对,并积极应对吧。

  “等挺过这次大战,军事上的变革,一刻也耽误不得了!”

  朱至澍心中想着,继续翻看着文件。

  “对了,不知这次大战,将士们的赏格和抚恤是怎么个章程呢?”

  “战死者发半年饷,重伤者发三月饷。”

  “贼军头颅,一颗一两,五颗可升一阶。”

  “守城大胜,所有将士赏银一两。”

  刘镇藩一边说着,朱至澍一边在小本上记着,只是越听这些数字,朱至澍的眉头就皱的越紧。

  “人命,也太不值钱了。”

  “这种待遇下,谁会愿意真正的卖命呢?”

  “怨不得官军的战斗力差啊。”

  朱至澍停下笔,叹了口气后才说道:

  “这也太低了。”

  “素闻近些年来,官军欠饷严重,不知刘总兵这边情况如何啊?”

  “殿下仁义。”

  刘镇藩对着朱至澍拱了拱手,对于朱至澍对将士性命的重视,身为带兵将领的刘镇藩,自然深有感触。

  以前的那些文官和贵胄,哪个会对大头兵的生死价值有丝毫的关注?

  不说抚恤赏格,连最基本的军饷都是自己求爷爷告奶奶才争取来的,就这还被上头的那些文官们这里咬一口、那里扣一块呢。

  尤其是这些年,真正每月能领到的物资和军饷,能有个五成,自己都觉得是文官老爷们开恩了。

  但是殿下可不一样,之前说的支援自己的精粮20万石、畜粮10万石、银钱10万两,当天就交接了,刘长史亲自过手,分毫不少。

  之后说的加饷的那一两银子,也是如实送到。

  这不是明主是什么?崇祯爷和弘光爷哪个做到了这种程度?

  现在刘镇藩已经认定了蜀王才是真正体恤将士的明主,只要不是弘光爷站到自己面前,自己就只认蜀王殿下了!

  “殿下其实也知道,我等武人,历来不受重视。”

  “物资和军饷,已经很久很久没有领到过实数了,全靠下官抠抠搜搜、再加上当兵好歹有口饭吃,这架子才稳得住,不然......唉。”

  刘镇藩叹了口气,颇有些英雄迟暮、回天乏力的沧桑感。

  “不过,幸亏殿下仁义,前后不说粮草,光现钱就给了十五万两,下官这才把这些时日欠下的饷银发下去。”

  “但羞愧的说,就这,还有近八万两的缺口没补上呢。”

  “这些赏格和抚恤,已经是牙缝里挤出来的,下官的这副枯骨实在是挤不出更多油水了啊......”

  “砰!”

  朱至澍看到刘总兵这身高六尺的魁梧男儿,竟然被些许钱粮逼的几欲落泪,心中满是愤慨,忍不住一拳锤在案桌上。

  下方就坐的刘之温和秦翼明脸色跟着一紧,尤其是秦翼明,手已经扶上了自己腰间的佩剑。

  “可恨!”

  “没有将士们在前面拼杀,文官能在后面好好办事吗?怎得如此没有见识,龙巡抚当真是老糊涂了!”

  朱至澍一拳锤在案桌上,愤愤不平的说道。

  “殿下息怒。”

  刘镇藩看到朱至澍动了气,心中也有些紧张,急忙安抚道。

  “也怪不得龙巡抚。”

  “龙巡抚前来川蜀接任时,局势已经是败坏不堪,当真称得上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真要说,也是前任巡抚陈大人的过错,但陈大人已经在重庆为国尽忠,是非功过,也就都过去了。”

  刘镇藩没有落井下石,较为中肯的说道。

  听完刘镇藩的话,朱至澍便也释怀了。

  谁说不是呢,前任巡抚陈士奇虽然目光短浅、败坏了川蜀的局势,但是已经在重庆为大明尽了忠。

  就算是眼前的刘镇藩和龙文光、张继孟,在原来的历史中,也都是与成都城俱亡,并未逃生苟活,更未投降张献忠。

  抛开能力不说,就这份为大明尽忠的心,自己就没什么好说的。

  “唉,算了,着眼于眼前吧。”

  “这赏格也太低了,将士们怎么会用命?”

  “战死者发两年饷,重伤者发半年饷、由军队妥善安置。”

  “贼军头颅,一颗二两,三颗可升一阶。”

  “守城大胜,所有将士赏银五两。”

  “照此施行吧,不足差额,由王府补足。”

  “另外,所欠的八万饷银,刘长史一会一并补齐给刘总兵,尽快发下去。”

  “钱粮落袋、将士们才好拿回去安家,也才有心在前方奋战。”

  朱至澍一边说着,一边将这些内容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

  事情越来越多,不拿个本子记着,怕自己忘记。

  “报!”

  正记着的时候,一名小校,带来了一个紧急情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