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扬明> 第839章 首善书院

第839章 首善书院

  万历年间,因为"国本之争"的缘故,朝野之上的衮衮诸公们争论不休,逐渐划分出了多个党派,大多以出身籍贯划分,例如"浙党","齐党"等。

  但随着"东林党"横空出世,朝野之上纷争不休的局面逐渐被平息下来,东林党出身的官员大权在握,排斥异己,对于其余党派的朝臣们多加打压。

  出乎大多数人预料,东林党的魁首并非在朝野之上呼风唤雨的朝臣们,而是三名致仕多年的"夫子"。

  顾宪成,万历八年进士,因事触怒万历皇帝,于万历二十四年被削去官籍,回到家乡讲书,重修"东林书院",自号院长。看書喇

  与他一同重修东林书院的还有高樊龙以及邹元标,故而时人将这三名称为"东林三君子",虽然不在朝中,但却依旧享有莫大的声誉。

  天启元年,高樊龙升任左都御史,并着手在京中修建书院,为避免触怒朱由校,故而将其取名为"首善书院",设在北京宣武门内。

  待到高樊龙辞职回乡之后,此地便成为了剩下的东林党人"高谈阔论"的地方所在,平日里可谓是"人影绰绰",尤其是前些天京中"谣言"一起之后,此地更是热闹异常。

  ...

  ...

  "让开,让开!"

  赶在太阳落山之际,玄武门内突然涌入了一群手拿着兵刃的差役们,耀武扬威的朝着首善书院而来。

  首善书院因为是高樊龙和邹元标所创,平日里往来的皆是东林出身的读书人,这些人虽然声名不显,但大多是有官职傍身,也能算是"往来无白丁"。

  若是寻常时分,这些平日里差事不过是缉捕盗贼,维持秩序的五城兵马司衙役们可不敢在此地放肆,更别提如此耀武扬威。

  但是就在半个时辰之前,他们的顶头上司却是突然下达了查封首善书院的命令,随后也不待众人有所反应,便见得一名身穿斗牛服的锦衣卫领着不少缇骑出现在众人身后。

  对于这些只能在底层挣扎的兵役来说,或许不清楚斗牛服对于锦衣卫意味着什么,但是却清楚锦衣卫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

  锦衣卫,皇权特许,可先斩后奏,天子亲军,除天子之外,无人可以调动。

  如此招摇的一群人,自是迅速引起了街边百姓的注意,皆是大着胆子远远的跟在这些差役的身后,想要弄清这群差役意欲何为。

  待到来势汹汹的差役们行至首善书院门前,并且当着众多"读书人"的面为书院贴上了封条之后,这些百姓们才意识到发生了何事。

  "站住,你们是要做什么?"

  经历过最初的不知所措之后,人群之中迅速便有一名身着青色官袍的中年人面露狰狞之色的朝着一众差役喊道。

  这些臭丘八们,莫不是脑子疯了,这首善书院是什么地方,岂容他们放肆?

  兴许是身上的官袍对周边的差役们起到了震慑作用,不少五城兵马司的差役们都是下意识的停住了手中的动作,有些无助的瞧着身后。

  见状,那名青袍官员的脸上不由得涌现了一抹得意之色,当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来首善书院撒野。

  "奉皇命,查办京中一切私设书院。"

  还未等到青袍官员脸上的笑容持续太久,便见到一道有些懒洋洋的声音自人群之中响起,令得青袍官员脸上的笑容为之一僵。

  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名身穿斗牛服的锦衣卫领着几名心腹在一众差役敬畏的眼神中缓缓行至人前,死死的盯着面前的青袍官员:"你不服?"

  锦衣卫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是清晰的传入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令青袍官员身后所有的"读书人"脸色都是为之一变。

  随着刘一璟,高樊龙先后去职,他们东林党人在京中的日子便是愈发难过,官职最高的也不过是前些天刚刚辞官回乡的钱谦益。

  现如今,东林魁首钱谦益不在,在场的东林官员颇有些"群龙无首"的意思,面对着咄咄逼人的锦衣卫,竟是连半点反驳的声音都无法发出。

  见得这些"读书人"如此反应,锦衣卫指挥使赵吏不由得轻蔑一笑,有些讥讽的摇了摇头,示意愣在原地的差役们继续行事。

  这些读书人当真是读书将脑子读傻了,不想着好好报效国家,反而是一门心思的想要与天子作对,也不知是哪来的勇气?

  真当本朝与前宋一般,"赵与士大夫共天下",觉得天子不敢将屠刀对准他们?

  不知是不是"群龙无首",还未等到那名青袍官员败下阵来,便见到其身后的读书人四处溃散,瞧那架势,竟有点落荒而逃的意味。

  "魏大人,你要抗旨不成?"

  瞧见面前的那名青袍官员不为所动,依旧硬着头皮挡在自己的身前,赵吏不由得微微眯起了眼睛,声音中满是阴寒。

  赵吏知晓,眼前这名叫做魏大中的工部给事中是东林魁首高樊龙在京中"硕果仅存"的弟子,算是京中这些读书人最后的"精神领袖"。

  早年前,这魏大中也算正直,多次出使地方,而没有对当地百姓造成任何困扰,赢得一片美名。

  但即便是这样的"君子"也在东林党的影响下,由一名立志于报效国家的士子变成了只会弹劾他人的政治家。

  东林误国,绝不是一句妄言。

  兴许是觉得面前锦衣卫的样子不似作假,魏大中强行咽下了一口唾沫之后,便是微微侧身,默默的退到一边,心中一片沸腾。

  作为现如今在京东林官员的"主事人",魏大中几乎是亲手主导了北京城中的"漫天风雨",但他却没有料到,天子竟是如此之快便怀疑到了他的头上,亦或者是怀疑到了东林的头上。

  但依着国朝律法,这首善书院的确算是"违建",本就该禁,但这禁止的时间实在是有些太过于巧合了...

  天子此时选择对首善书院动手,是不是已经找到了十足的证据,自信有手段镇压一切的"阴谋诡计"。

  也不知老师那边,谋划的如何了,钱谦益的计划又能否成功?

  魏大中此时对于身后传来的动静没有半点反应,只是呆呆的望向南方,心中忧愁不减。

  这一次,他们东林党能否逆天改命,笑到最后?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