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扬明> 第197章 小冰河临近

第197章 小冰河临近

  十一月的北京城是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度过的,人们一直沉浸在前段时间的宣府战事中。

  为了防止蒙古人与辽东建奴卷土重来,朱由校下令,再度派遣五万大军,由鲁钦率领着前往大同镇守。

  紧张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十二月,笼罩在紫禁城上方的乌云才稍稍淡去,紫禁城才逐渐的恢复了往日的祥和,人们的脸上也重新的浮现出了笑容。

  京师里也逐渐出现了一丝年味,战争所带来的阴影也逐渐消散。

  在前段时间,蒙古方面也传来了消息,建奴从宣府退往草原后,并未立即返回辽东,反而是重整旗鼓,出其不意的突袭了察哈尔部,甚至一度打到林丹汗的察汉浩特城。

  努尔哈赤率领着他麾下的八旗军在林丹汗部烧杀抢掠,大肆掠夺了一番后,在科尔沁部的接应下,从容的退回了辽东赫图阿拉。

  一时间,努尔哈赤威震草原,蒙古大汗林丹汗颜面扫地。同一时间,内喀尔喀部宣布与大金正式结盟,林丹汗的威望遭到进一步打击。

  而后金也凭借着在草原上的劫掠,成功的获得了他们过冬所需的牛羊物资,相信这个冬天他们都不必再为食物担忧。

  相反,林丹汗的察哈尔部实力大减,迫于无奈,林丹汗遣使臣向明廷求援。

  ...

  "抚恤都分发下去了吗?"

  站在紫禁城西苑的豹房内,朱由校一边看着眼前的国宝大熊猫,一边向身后的王安问道。

  "皇爷放心,此事由骆大人亲自盯着。"

  王安知道朱由校对于此事的看重,听到朱由校问询,便连忙开口说道。

  听到王安提起骆思恭,朱由校脸色缓和了一点,微微颔首。

  因为宣府的战事,骆思恭与魏忠贤没有去成南京。闲来无事,索性骆思恭便亲自带人盯着兵部对于阵亡战士们的抚恤一事了。

  "命令当地官府好生对待这些阵亡将士们的家属,责令兵部年年派人走访。"

  "奴婢知晓了。"

  王安暗暗的将朱由校命令记下,没有丝毫犹豫。

  "左光斗回来了吗?"

  前些日子,何宗彦请求他下旨训斥熊廷弼,追究其责任。朱由校索性便将有过出使辽东经历的左光斗给派了出去。

  "皇爷,还没有,不过算算日子,也就这几天了。"

  见朱由校转身,王安连忙快走几步,跟在朱由校的身后。

  "又要过年了。"

  裹了裹身上的衣物,朱由校突然没来由的说出了这句话。

  "是的皇爷,奴婢总觉着近些年的冬天好像越来越冷了。"

  王安注意到了朱由校的小动作,连忙担心的说道。

  朱由校自然清楚这是小冰河的时期,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冰河带来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天灾也会越来越多。

  "周边几省可有流民?"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话从来不是简单说说而已,几乎每年冬天都有流民因为贫穷饥饿而被活活冻死。

  尤其是如今明朝的土地兼并严重,几乎每年都有活不下去的百姓们流离失所。看書喇

  "皇爷,照东厂的情报来看,除了山东等地有少许流民,已经得到了妥善安置外,其余几省倒是未曾发现状况。"

  "陕西呢?"

  朱由校不会忘了这个在后世受灾最严重,影响最大的省份。

  "爷,陕西各府近日并未有折子提到关于流民一事,想必今年陕西的收成还不错,百姓们能过个安稳日子。"

  王安虽然不知道朱由校为何如此重视陕西,但依旧事无巨细的讲给了朱由校听。

  "朕记得,前些日子不是说陕西推行农政一事并不顺利吗,朕还为此特地下旨给了秦王,肃王,庆王等人,如今推行的如何了。"

  朱由校回过了头,看向身旁的朱由校。

  陕西乃是重中之重,绝对不容有失,明朝就是在与这些农民军的缠斗中,渐渐地失去了最后一点元气,从而才被关外的建奴给夺了天下。

  "陛下,朝廷前些日子倒是派了人前往陕西督促农政,但是路途遥远,迄今为止尚未有信传来,相信有了皇爷您的旨意,几位王爷定然也会奉旨执行。"

  有着蜀王府的前车之鉴,朱由校相信陕西的那几位王爷不会脑子犯热,在这个时候还敢与他正面对抗,抵触他的农政。

  "给朕传旨山东巡抚,令其妥善安置流民。若有异变,即刻来报。"

  朱由校揉了揉自己有些发酸的太阳穴,略微疲惫的向王安说道。

  历朝历代以来,几乎每年都有老百姓因为活不下去而揭竿起义,只是这些人的动静比较小,没有在历史的浪潮中掀起水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行动。

  "皇爷放心。"

  王安有些心疼的看向朱由校,明明这些都应该是内阁的事情,朱由校却依然要操心。

  "再发内帑白银五十万两,让骆思恭亲自押着前往山东。"

  想了片刻后,朱由校还是有些不放心山东。

  毕竟如今的大明朝廷早已腐朽,地方官员们层层瞒报,虽然对中央言说流民并不严重,可实际上不一定到了何种程度。

  毕竟此时才刚刚十二月,天气并未彻底转凉,山东已经出现了流民,倘若要是处置不当,不知道会酿成何等后果。

  "再传旨京营秦良玉,令京营继续募兵吧。"

  此次宣府血战,折损了不少兵丁,需要补充新的血液。

  不过让朱由校颇为欣慰的便是,通过这场战争,他直观的看到了如今京营所具备的战斗力,最精锐的这一部分人已经初步具有可以与建奴野战的能力,这让他大为欣喜。

  不过朱由校也明白,明军与建奴铁骑还具备一定的差距,毕竟建奴真正的精锐并未倾巢而出,选择了在一旁观战。

  而且通过此战,再度让朱由校意识到了骑兵的重要性。当张家口堡的援军到达的时候,体力充足,战意高昂的援军们却对剩余的建奴们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建奴扬长而去。

  是时候要练出真正的一支骑兵了。

  "传旨孙传庭,令其给朕练出一支精锐骑兵。"

  "赐名,关宁铁骑。"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