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扬明> 第90章 方从哲请辞

第90章 方从哲请辞

  朱恭枵千恩万谢的跟着骆思恭离开了乾清宫,前往城外寻找徐光启。

  朱由校相信徐光启会安排好一切的。

  等到二人的身影渐渐远去,已经瞧不清的时候,朱由校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他万万没想到周世子朱恭枵给了他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或许是他低估了藩王们对自由的渴望?朱由校不由自主的想到。

  他本来想着,借着送郑贵妃出宫的由头,来要求福王在洛阳种植土豆,红薯等物。可是没想到福王这边还没有搞定,倒是先搞定了开封的周王府。

  需知福王朱常洵虽然号称富甲天下,但是毕竟底蕴较浅,就藩距今也不过六年时间,他的一身富贵全都来自于神宗皇帝的赏赐。

  但是周王府不一样,周王府自初代周王就藩开封以来,可是足足积累了两百多年,恐怕就连周王世子朱恭枵自己都不清楚他周王府有多少财产。

  周王世子朱恭枵来得快,去的也快。

  他没有领略京城的繁华与风土人情,带着从徐光启那里领到的人和物,便匆匆离开了京城。只是拜托了骆思恭代他向朱由校辞行。

  朱由校看着回来复命的骆思恭,露出了一丝无奈的笑容。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周世子居然如此急切。

  "要是宗室人人都如周世子这般就好了。"朱由校冲着骆思恭和王安不由自主的感慨道。

  二人听后不敢接话,只能在一旁陪笑。

  "行了,忙你们的去吧。"

  朱由校对着二人吩咐了一句,自顾自的坐在了案牍之后,准备开始看奏折。

  随后拿过了内阁送过来的第一封奏折,只是扫了一眼,朱由校脸上的笑容便逐渐散去。

  "王安,去将首辅请来。"

  正要离去的王安听了朱由校的命令后,先是一惊,这是什么事,居然要请首辅来一同商议?带着这样的疑问,王安快速的离开乾清宫,朝着文渊阁而去,那里是内阁大学士们的办公地点。

  朱由校将手里的奏折缓缓的放在了一旁,闭上了眼睛,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

  "臣,方从哲见过皇上。"

  方从哲的声音,打断了沉思中的朱由校。

  抬头一看,发现方从哲已经跪在自己的面前了。

  "首辅快起,给首辅赐座。"

  朱由校连忙唤起方从哲,并令人给方从哲搬来凳子。

  "首辅,您坐。"

  王安亲自搬来了椅子,对着方从哲说道。方从哲回报以微笑。

  "首辅,何事乞骸骨?"

  朱由校一句道破了他将方从哲请来的原因。

  大明帝国的首席大学士,要辞官回乡了。

  王安听了朱由校的话后,瞪大了双眼,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大事。

  方从哲显然做好了朱由校召见他的准备,听到朱由校问询,不慌不忙的说道:"皇爷,臣自出仕至今已有三十七年。时至今日,臣已年老体弱,不足以担任首辅的位置。还请皇爷恩典,容臣告老还乡。"

  坦白的说,朱由校对方从哲还是挺满意的,至少他上位的这几个月来,没有感受到过内阁给予他的压力,在辽东的事情上,也对他表示支持。

  这其中或许有没有触碰到东林党人利益的关系,肯定也有方从哲的一些功劳。

  他在此时突然提出乞骸骨,朱由校还真的有些不知所措。

  下一任的内阁首辅还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他吗?

  其实在之前他便见到过几封弹劾方从哲的奏折,不过当时没有在意。

  朱由校随后又与方从哲深谈了一会,多次挽留无果,这才明白方从哲是真的想要致仕了,而不是做个样子给朝臣看。

  眼见得挽留无用,朱由校也只能无奈的问道:"首辅走后,朕当以何人为相。"

  方从哲听到朱由校的话后,由衷的露出了一丝笑容。

  "皇爷天生聪慧,自由决断。臣不敢妄言,但东阁大学士刘一燝为人光明忠厚,善处大事,可为股肱耳目。"

  按照旧例,每当内阁首辅请辞的时候,皇帝都会向他问询下一位内阁首辅的人选,一般情况下皇帝都会加以采纳。

  朱由校听了方从哲的话后,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首辅说的,朕记在心里了。"

  这就是便向的同意方从哲的请辞了。

  方从哲起身,跪拜。

  "臣,叩谢皇恩。"

  朱由校连忙亲自从案牍后走出,将方从哲搀起,并亲自将方从哲送出了乾清宫。

  古代大臣如果请辞,皇帝为了表示他的重视,以及对他臣的尊重,会驳回他前三次的请求。直到第四次,才会下旨同意大臣乞骸骨。

  朱由校对方从哲也是这样。

  接下来的几天里,方从哲接连上书请求乞骸骨,惊动整个朝堂。方从哲身为大明文官的首领,一举一动都牵扯着无数人。

  果不其然,朱由校听到方从哲请求乞骸骨,皆是"不准。"只是态度一次比一次松动。

  终于在方从哲第四次上书请求乞骸骨之后,朱由校才勉强答应了方从哲的请求,下旨加封方从哲为中极殿大学士,赏赐银币、蟒衣,派遣行人护送他回乡。

  并擢升东阁大学士刘一燝为新的内阁首辅。

  方从哲这位兢兢业业了七年的首辅,也终于可以卸下了身上的担子。

  ...

  "季晦,日后这重担便交到你的身上了。我也终于可以歇歇了。"

  北京城外,前首辅方从哲一脸笑意的对着前来送行的刘一燝说道。

  刘一燝,字季晦。与方从哲同为明光宗朱常洛任命的顾命大臣。在原本的历史上,在移宫案中出力不少,力保朱由校登基。

  此时的方从哲卸去了身上的重担,再也不用游离于各党派之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刘一燝听后,也从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

  方从哲随后又与熟识的官员们各自攀谈了几句后,便在众人的目送中,踏上了回家的路。

  直到踏上回家的路,方从哲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离开了曾经魂牵梦绕的朝堂。随后他回头,朝着北京城的方向一笑,从此纷纷扰扰与他无关了。交给那些人头疼去了。

  世界那么大,他该去看看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