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横财

  第二天。

  王家父子又跟罗德进行了深入交谈。

  可后者在子弹价格方面一点都不肯退让。

  最后在王家答应一次性购买五百万两白银的武器弹药之后,罗德把毛瑟步枪价格降低到了15两。

  随后双方签署分批交付的协议,所有枪支弹药都是货到付款。

  首批三千支步枪将在三个月内完成交付。

  第四天。

  拿到了五万两定金的罗德才带着黎云一起离开长安。

  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雍州王家大批量购买进口枪械”的小道消息迅速传遍了本土大陆。

  幽州卢家和扬州张家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纷沓而至。

  雍州周围没有什么强敌威胁,王家还大肆扩充军备。

  这样的行为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其他世家也不甘落后,纷纷开始求购军火。

  而罗德兵工厂依靠精良的品质和巨大的产能迅速抢占市场,成为世家进口军火的首选合作对象。

  订单如雪花般飘来,洋州位于吕宋群岛的兵工厂也开始了疯狂爆产。

  短短三四个月,罗德就在本土拿下了金额超过三千万两的军火订单。

  在大机器流水线的批量生产下,罗德兵工厂一把毛瑟栓动步枪制造成本还不到3两银子。

  售价却高达15两,堪称暴利。

  但要说最赚钱的,还得是子弹。

  因为洋州大陆提供了大量优质廉价的金属原材料,现在1两银子可以生产10发8mm口径子弹。

  一发子弹卖一两,利润接近十倍。

  这三千万两的订单,李逸“含泪血赚”两千万。

  果然军火才是最暴利的买卖。

  罗德作为兵工厂负责人同样收获颇丰,他占据的一成股份光分红也有两百多万两白银。

  看到军火销售如此恐怖的敛财速度,他振奋得几天睡不着觉。

  天天挖空心思准备给本土世家多推销点“先进武器”。

  就差被世家们追授“国际友人”称号了。

  这笔横财李逸打算用到陆战队的火炮采购上,给卫元忠一个满意的交代。

  王府下这么大力度扶持陆战队士兵,可不是因为心血来潮。

  洋州现在已经收复了大夏的所有海外殖民地。在接下来十年内,海上都不太可能爆发大规模海战。

  所以要开始把军队发展的重心逐渐转移到陆战队身上来。

  以防备将来可能出现的本土大战。

  大夏本土有13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地和4亿规模的庞大人口,这谁看了不眼馋啊。

  他主动把快要落伍的栓动步枪卖给九大世家,就是为了把世家兜里的银子掏过来用于发展洋州军力。

  最后再用装备先进武器的陆战队把世家通通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不过这件事需要徐徐图之,刚刚吞下东南亚的王府现在需要时间来积攒家底。

  远东地区在经历了这场大规模海战之后硝烟彻底散去。

  各方在吕宋协议签署后都对未来几年局势有了一个和平发展的共识。

  列强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西方,东瀛在掌控高丽之后低调闷声发财。

  就连一直国内冲突不断的沙俄,也在政治格局稳定后开始大力发展经济。

  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李逸制定的发展计划也终于出炉。

  ……

  1908年6月3日。

  卧龙港。

  王府会议厅内,正在进行一场热闹的会议。

  参会的全都是洋州军政要员和各个行业的话事人。

  小白站在会议桌旁,拿着内阁工作文件汇报道:“王府现今拥有三个州的合法统治权,经内阁核查,面积约91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120万。

  但文字语言不统一,文盲率高达75%,其中只有开展义务教育的洋州识字率较高。

  因为大规模开采石油,半年来爪哇州的原油产量翻了三倍,已经出现供大于求。

  新建的大型矿场、水泥厂、化工厂、钢铁厂均开始产出,医院和学校也投入运营。

  得益于橡胶和机械加工产业的繁荣,王府今年前五个月的财政收入已经达到5000万两。预计两年后财政部年收入将超过1.5亿两白银。”

  全球八成的橡胶都产自东南亚,掌控定价权的王府直接把原料价格涨了50%。

  如此一来,单是橡胶公司一年就能赚三四千万两。

  周围众人在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也不约而同的瞪大眼睛。

  “嘶……1.5亿?”

  “咱们洋州的收入都能按亿算了吗?”

  “大夏朝廷一年也赚不了这么多钱吧?”

  “这也太骇人听闻了。”

  “……”

  李逸环视四周,轻咳一声开口道:“小白所说的数据都是经过两次核查的,绝对没有水分。这些本王可以保证。”

  王府的统计方式有内阁、情报局、粮帮三个方向。

  由李逸亲自检查对比,最后得出的预计财政收入绝对靠谱。

  而且在他看来,1.5亿两还是说的保守了,像他个人投资的罗德兵工厂就没有计算在内。

  众人见洋王亲口承认,顿时没有了半分怀疑。

  随后在李逸的示意下,卫元忠也站起来总结汇报道。

  “洋州海军经过扩充,已经达到满编16万人。其中包含陆战队六个步兵师11万人,两支舰队4万人,外加航空一师1万人。”

  不知不觉间,经过扩充的王府士兵已经达到了16万,这么庞大的军队编制消耗的资金也是海量。

  幸亏掌控了富得流油的东南亚群岛,不然以洋州的底子完全养不活扩建后的海军。

  今年因为造舰计划花销,财政部的军费开支一度超过总收入的40%。

  好在随着经济支柱产业的持续升级,王府收入会在两年后迎来一波暴涨。

  李逸给小白定的目标是“4年内将军费开支压缩到25%以下,把超过四分之三的财政收入都投入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上。”

  这样才能保证王府麾下领地健康稳定的持续发展。

  “十几万士兵在和平时期会不会太多了啊?”

  “这光陆战队就占了11万。”

  “咱们王府治下岛屿居多,有舰队守护就足够了,是不是把陆战队裁撤几个师下来?”

  众人纷纷议论起来。

  洋州安全依靠制海权和制空权来保证,而陆战队在这两方面没有任何贡献,他们都认为应该裁撤掉一部分编制减轻财政负担。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霸业天子
  2. [历史军事]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3.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4.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5.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6.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7.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8.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9.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10.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11.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2.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3.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4.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5.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6.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7.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8.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9.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20.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21.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2.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3.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4.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