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八百九十三章 说客

第八百九十三章 说客

  就在西蜀打得热闹之时,天下间的其他诸侯同样没有闲着,其实对西蜀有想法的,又何止张扬一人?

  刘表受限于实力,虽然蒯氏兄弟几次劝谏,但他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发兵入蜀,以至于到了后来再想出兵之时,晋军攻破葭萌关的消息已经传来,再想出兵却已经来不及了。

  当然,这其中还少不了孙策的作用,周瑜和徐庶都是聪明人,他们当然知道被张扬夺得蜀中会是一个什么后果,但放任刘表去攻打西川,他们同样不乐意。

  原因也简单,西川为刘表所得,固然使得张扬无法扩充实力,但刘表的实力却无疑将会大大的增强。江东...说白了就是半个扬州,哪怕再加上刚刚得到不久的交州,孙策的实力最多也就和刘表相当罢了,在遏制张扬发展和扩大自己实力这两个抉择中选一个,只怕是人就会选择后者。

  毕竟哪怕能遏制住张扬,与目前的江东也没什么关系,但如果能攻破荆州,那实力增强的将会是江东,这个选择题并不困难,不是吗?

  相比于打生打死的大汉南方来说,中原无疑沉寂了不少。汉中正在攻伐凉州,张扬自然不会去招惹曹操、袁绍这两个大敌。而曹操经历一场失败之后,急需时间休养生息,并没有主动攻伐的能力。袁绍的情况和曹操差不多,年前和李渊之间的一场大战没占到便宜不说,还将整个幽州让了出去,虽说对于冀州和青州来说,幽州这个边境并非那么重要,但战马来源再次被断绝却让袁绍头疼不已。况且和高句丽之间的关系谈不上好,有这么一个大敌在眼前,再去招惹曹操或者张扬有些不智。

  不过,就在袁绍以为今年注定平淡之时,一个人突然出现在了邺城的齐王府中。

  阚泽不卑不亢地立于大堂之上,侃侃而谈道:“袁公,曹操篡权,立伪帝于许昌,实乃国贼!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袁公又为当朝大将军,总领天下兵戈之事,何不讨伐国贼,以正汉名?”

  袁绍阴着脸,冷笑不止。

  “大将军?孤记得孤这个大将军应该是你口中的伪帝所封,孤和晋阳那位可没一点关系。张子昂命你来,只怕是其正在攻打蜀中担心孟德起兵攻伐,这才想让我出兵攻伐孟德吧?”

  “大将军此言差矣。”阚泽从身后亲兵的手中接过一封圣旨道:“陛下日前已拜袁公为大将军,有圣旨在此,岂能作假?况且如今汉室江山,正于风雨飘零之时,正是我辈一展身手,报效国家的大好时机。袁家四世三公,于我大汉忠心耿耿,此乃天下人所共知之事。我家大王有言,复汉室者,除我家大王和齐王之外,还有何人?”

  这话说出来,袁绍自己都不信,袁家忠心耿耿,那在诸侯之中第一称帝的袁术算什么?看書喇

  不过晋阳朝廷愿意拜他为大将军,却让他心里有些美滋滋,这是不是说明小人屠那个家伙向他认怂了?

  看看张扬这一路征战,借以强硬示人,不能说他没战败过,但他这征战的十余年间,却从来不曾服软,自己这算不算第一人?

  不过,真要让他出兵,却不太可能,毕竟刚刚和李渊大战一场,虽说不至于让袁绍大伤元气,但总是损失不小,略微休整总是要的,出兵为张扬牵制曹操,就凭一个大将军的空衔,那小人屠倒是打得好主意!

  阚泽正色道:“齐王殿下,如今天下群雄并立,之前殿下为天下第一诸侯,但如今幽州却被异族所据,大将军虽起兵相争,但...如今我家大王将取西川天府之国,殿下若不奋起,又如何与我家大王一争天下?”

  “我家大王曾有言,天下英雄,非孤与冀州袁本初莫属,殿下如今甘于安乐,可还有进取之心?”

  “常言道,攘外必先安内,若殿下起兵灭曹贼,不仅可得豫、兖、徐三州繁华之地,还可奉迎天子,到时候我家大王取荆州,殿下取江东,谁胜谁负,再凭本事便是,殿下觉得如何?”

  如果丢掉幽州最让袁绍心痛的,不是失去了唯一一个产马之地,而是失去了天下第一诸侯的名头。

  袁绍好名,这不是什么秘密,最重要的是,奉迎天子这件事,其实很让袁绍动心。

  张扬和曹操两个人凭什么能给这个封官,那个封王,还不是因为占据了皇帝这个大义,若他袁本初也能奉迎皇帝,岂不是要比看人脸上好上很多?

  而且阚泽的话有一点说的很对,袁绍既然有心定鼎天下,那就不能止步不前,而如今看来,袁绍想要扩张势力,只有两个选择。看書溂

  一是向北,继续和李渊死磕,夺回幽州。不过之前已经打过一场,袁绍并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再打一次,结果可能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退一步讲,就算能够击败李渊,自己损失惨重这暂且不说,所能得到的利益却不多,幽州、辽西、辽东,哪怕把高句丽的老家都占下来,地盘是不小,但这些地方都是地广人稀的地方,又有什么用?

  第二,自然是向南攻伐曹操,抢夺豫、兖、徐三州。曹操的实力,同样不能算作弱小,但在袁绍看来,张扬既然能屡次击败曹操,自己定然不会比他要差。

  更重要的是,攻打曹操有利可图,兖、豫、徐三州皆为富庶之地,虽说这些年的大战,这个富庶要打上一个问号,但哪怕再残破,也比幽州要强。

  想到这里,袁绍心中那根弦,不自觉地颤动了一下。

  虽然脸上还是没什么表情,但目光却柔和了不少,冷笑也已经隐去。

  阚泽既然能被张扬选为使者,这察言观色的本事乃是一流,只不过这么一个细微的变化,却没能逃过他的眼睛。

  “我家大王愿出兵为殿下牵制幽州李渊,若是放手施为,曹孟德如何是殿下的对手?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还望大将军三思。”

  这一点,其实阚泽卖了个乖,如果张扬真敢动兵的话,他一定会先去彻底平定西川,而不是去帮袁绍牵制什么高句丽,毕竟又无利可图,不谈打不打得过,就能能赢,幽州哪有益州好?

  不过这话倒也不是成心忽悠袁绍,毕竟张扬还指望着他能和曹操、李渊等人死磕,并不希望他过早地消亡。

  这事,是刘伯温、贾诩等人根据情报推断出了李渊如今粮草不足,别说现在,哪怕秋收之后,也未必有能力发动大战。根据锦衣卫和贾诩得来的消息,攻下幽州就是李渊的极限,若是之前袁绍能再多坚持一段时日,李渊还真未必耗得起,但可惜的是,袁绍自觉没什么希望夺回幽州,便主动撤兵,给了李渊一个修养生息的机会。

  但就算如此,李渊想动兵至少得在明年开春冬麦收割以后,否则的话,粮草堪忧,所以张扬才这么大方地做出了承诺。

  袁绍深吸了一口气,曹操的三州之地,自己的两州,大汉十三州,哪怕加上西域这个甘州,自己将占据足足五州之地,而这五州还都是富饶之地,这种诱惑,让袁绍怦然心动。

  不得不说,在一开始,曹操只有兖州一地的时候,袁绍还是觉得自己这个老兄弟不错的,但随着曹操的地盘越来越大,袁绍对曹操的不满也就越来越严重。

  区区一个阉宦之后,凭什么占据三州之地?还有张扬,不过一黄巾贼寇,又何德何能高踞庙堂之上?在袁绍的眼中,只有他袁本初才配占据这天下,一开始他占据三州之地,世人皆称他为天下第一诸侯的时候还好,可随着幽州易手,这天下第一诸侯却无人肯再提,人们反倒开始争论,张扬和曹操两人,究竟谁才是天下第一诸侯,这袁绍如何能忍?

  张扬倒还罢了,丢了幽州的袁绍没能力飞过太行大山去找张扬的麻烦,但曹孟德...

  阚泽敏锐地察觉到了曹操的变化,开口道:“我家大王说了,殿下要是觉得实力不济,我军可以出洛阳,分散曹操的兵力,只是事后,豫州当为我军所有。”

  之前没想法的时候,阚泽要是敢说这话,袁绍肯定说上一句慢走不送,然后坐观曹操和张扬大战。但如今袁绍已经将曹操的地盘看成自己的地方了,岂容张扬染指?

  不过袁绍终究不是没有城府的废物,开口道:“此事且容我三思,阚先生不妨先暂居于我府上,待一有消息,我当通知于你。”

  阚泽却笑道:“殿下盛情,泽不胜感激,不过晋阳事务繁忙,泽还得早些赶回晋阳,否则可能就来不及了。”

  事务繁华?西川在大战不假,晋阳能有什么事?

  袁绍略微思考一番,便将阚泽的话理解为只要他不出兵,张扬便会出兵攻取豫州。

  不过,袁绍却始终没有表态,反而让一旁最受宠爱的三子袁尚将阚泽恭恭敬敬地送出了城。

  阚泽走后,袁绍不住地在心里盘算起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2. [历史军事] 水浒:什么异族?都去帮我放牧去
  3. [历史军事] 唯有华夏
  4. [历史军事] 大宋第一奸臣
  5. [历史军事] 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
  6. [历史军事] 我不是文官
  7. [历史军事]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8. [历史军事] 重回三国当霸主
  9. [历史军事] 这县衙深藏不露
  10. [历史军事]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11. [历史军事] 三国:开局斩杀刘备!
  12. [历史军事] 大齐好男人
  13. [历史军事] 鸮尊女娇
  14.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15. [历史军事] 崇祯是我老丈人!
  16. [历史军事] 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
  17. [历史军事] 天下盛宴
  18. [历史军事] 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
  19. [历史军事] 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
  20. [历史军事]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21.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22. [历史军事] 焕光划夜
  23. [历史军事] 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
  24. [历史军事] 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